第九百二十六章 赐婚(四)(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不过,李琳虽说没有陪着齐太后去寿康宫,但李彧却是立刻搀扶着齐太后离开了。

    既然李彧和齐太后都离开了,很快,李文栋以及其他官员也陆续离开了。

    在回去的路上,李文栋却是突然问道:“这便是你出的主意?”

    一旁的陈安晏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正是!”

    随后,他也将自己请李淡给李之仪写信之事告诉了李文栋。

    而在得知李之仪的回信之后,李文栋也觉得十分奇怪。

    以他对李之仪的了解,这位韩王爷似乎并不想卷入党争。

    而齐太后想要给李琳赐婚,她的意图显而易见,所以在李文栋看来,李之仪应该不会同意才是。

    见到李文栋似乎不太相信,陈安晏也只能拿出了李之仪其中的一封回信交给了李文栋。

    李文栋看过之后,却是十分不解。

    因为他认得出,这上面的确是李之仪的字迹。

    见到就连李文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陈安晏也只能作罢。

    好在今日总算是让齐太后答应李琳,在替李琳择婿的时候,李琳能以武功身手去考量。

    如此一来,对于李琳他们来说,也不算太过被动。

    而且,在定下了这个计划之后,李琳便已经开始按照陈安晏的要求,用心练功。

    这次随李淡兄妹来京城的人手之中,可是还有着一些侍卫。

    因此,在昨日李琳跟着李淡进宫为齐太后祝寿之前,她已经练了差不多有一个多时辰的功了。

    见到李琳这般勤奋,李淡也有些不忍。

    不过,他也知道,若是李琳这时候多用功一分,那他们就多一分机会。

    就这样没过几天,齐太后便传召李琳进宫,说是已经替他物色了一个人选。

    此人名为邹于修,乃是翰林学士邹士贤之子。

    这邹士贤虽说只是一个从四品的翰林学士,但据说在当年高中之后,便一直留在了翰林院,所以也算是有一定的人脉。

    另外,一般来说,他这个翰林学士若是再与升迁,便是正三品的詹事府詹事,甚至六部侍郎都有机会。

    一旦外放,也有机会升至布政使或者按察使,这在外官之中,已经是仅次于总督和巡抚的官员。

    而像邹士贤这种翰林出身的官员,本就比其他官员升迁更加容易。

    所以,尽管如今的邹士贤不过是一个从四品的翰林学士,但在齐太后放出消息之后,大部分官员倒是也觉得这门亲事也勉强算得上的门当户对。

    因为他们知道,若是邹于修能娶到李琳,那邹于修便不能再入朝为官,但邹士贤却是能凭着跟韩王府的这层关系连升数级。

    齐太后传召,李琳也不得不去。

    等李淡陪着李琳来到了寿康宫后,齐太后却是已经迫不及待的向李琳介绍起了邹于修。

    这邹于修今年十九岁,比李琳大了三岁。

    其实,这邹于修看上去倒是跟单修以及王奕川他们这些纨绔子弟稍有不同。

    按照齐太后的说法,邹士贤在翰林院这么多年,邹于修自小也耳濡目染,所以他在这些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读圣贤书。

    只不过,李琳早已心属陈安晏,因此,尽管她对着邹于修并不了解,但并没有什么好感。

    不过,李淡他们倒是也看出来了,这邹于修在听说齐太后想要撮合他跟李琳的时候,看上去似乎也有些懵。

    很快,李淡便猜到了,想来这邹于修还不知道今日被传到宫里是为了何时。

    只是,在他身旁的邹士贤却是一直不停的给他使眼色。

    而事实上,在见到李琳的时候,邹于修的确有些动心。

    毕竟,在他眼里,李琳跟京城的姑娘多少也有些不同。

    这邹于修今年也已经十九岁了,父亲在朝为官,也不像单修他们这些纨绔公子有那么多的恶名,所以在最近几年,媒婆也都要踏破他们家的门槛了。

    只是邹于修一直想考取功名,所以凡事上门的媒婆,无一例外都被邹家推了。

    而邹于修在听了齐太后的介绍之后,也很快就明白了齐太后的意思。

    就在他刚要拒绝的时候,一旁的邹士贤却是立刻轻咳了一声。

    显然,邹士贤对于此事,并不反对。

    而就在邹于修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邹士贤却是又瞪了他一眼,将他的话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就在这个时候,李淡却是朝着齐太后行了一礼之后,朝着邹于修问道:“看起来邹公子似乎也是读书人,不知可曾考取功名?”

    邹于修听了,倒是露出了一丝傲气,说道:“回世子,草民在去年已经考取了秀才,明年便准备乡试!”

    其实,在十八岁考取秀才,也算不上有多了不起。

    但是跟京城的这些纨绔公子相比,却也算得上是一股清流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