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调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时之间陈宅上下的气氛都有些怪异。

    不过,陈安晏倒还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在之前自己带着薛启堂离开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黎雨竹一开始是跟着喜儿帮忙,但实际上,陈宅上下也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事,所以黎雨竹每天都有大量空余的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里,她翻看了一些薛启堂的笔记。

    在陈安晏他们离开陈宅之前,黎雨竹也曾经数次前去帮薛启堂整理药材,所以,黎雨竹也是陈宅之中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进薛启堂院子的人。

    看了一阵这些笔记之后,黎雨竹却是发现自己对医术很感兴趣,之后又看了一些医书,甚至还学着给陈宅的一个之前受了风寒的下人开了个药方。

    那个下人倒是也十分大胆,竟然还真的拿了黎雨竹开的药方去抓了药,最后还真的治好了他的风寒。

    因此,在之后的这段时间里,黎雨竹经常拿陈宅里的护卫和下人练手,替他们把脉。

    昨日陈安晏带着薛启堂回到陈宅后,喜儿见过了陈安晏之后,便立刻带着黎雨竹去向薛启堂炫耀,说是黎雨竹通过他的笔记以及一些医书自学医术,还开过几个药方。

    原本两人都以为薛启堂会十分高兴,却没想到薛启堂直接将两人都训斥了一番。

    用薛启堂的话来说,医术之道博大精深,黎雨竹光是看了一些医书就给人开方子,简直是害人害己。

    他甚至还表示,倘若黎雨竹是薛家小辈,私自给人开方子,轻则数年之内不得再学医,只能去药房,重则直接逐出薛家。

    就算当年自己小神医的名声在外,在坐堂问诊的时候,依旧有家中的长辈把关。

    可黎雨竹竟然凭着看过几本医书,就堂而皇之地替人开方子,薛启堂自然会生气。

    两人听了,明显都有些慌乱。

    她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日里一向对她们都十分和善的薛神医,这次竟然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从薛启堂那里离开之后,喜儿原本是想去找陈安晏“告状”,但却被黎雨竹拦了下来。

    尽管她比喜儿小了几岁,但却隐隐明白了薛启堂生气的原因。

    于是,她再次找到了薛启堂,除了认错之外,她还想请薛启堂指点她学医。

    尽管薛启堂心中生气,但好在黎雨竹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总共也就只开了那一张药方而已。

    而且,黎雨竹还将那个下人的症状,把脉的情况以及她开的药方都记录了下来,显然是想等薛启堂回来之后再请教薛启堂。

    只是刚才被训斥之后,她也忘记提这件事了。

    薛启堂看过之后,虽然药方有些稚嫩,用药略微有些霸道,但诊治的方法还算得体。

    另外,在他们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黎雨竹甚至已经将整个陈宅所有人的身体都已经检查了一遍,还将结果都一一记录了下来。

    尽管据薛启堂所知,其中还是有一些疏漏,但在这个年纪,接触医术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十分难得了。

    特别是黎雨竹为人亲和,身为官员之女,竟然愿意替陈宅的那些下人治病,因此,这也让薛启堂对她生出了爱才之心。

    不过,因为昨日回来一路舟车劳顿,薛启堂也只是简单指点了一番,便休息去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黎雨竹几乎一晚没睡,都在钻研薛启堂的指点。

    到了第二天一早,虽然已经十分困倦,但她还是向薛启堂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薛启堂对此十分满意,便提出了愿意收黎雨竹为徒,教她医术。

    陈安晏得知此事后也十分诧异。

    他将黎雨竹留在陈宅,原本只是想护住黎雨竹的性命。

    既然黎雨竹有学医之求,薛启堂也有收徒之意,他自然不会反对。

    提到收徒学医,陈安晏倒是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之前在陈宅修缮宅子的那些工匠。

    陈安晏对他们的手艺都十分满意,只是对于自己来说,眼下并没有要修缮的地方了,不过,他却想到了一个给他们安排差事的地方。

    之前他收到了从杭州传来的消息,说是医学堂办得十分成功。

    原本按照陈安晏的计划,来医学堂学医之人,至少得学三年时间才能开始问诊。

    但是,这第一批报名的实在太多,而且其中有许多原本就是医术还不错的大夫,他们之所以来医学堂,一方面是想要学一些他们之前不擅长的病症,另一方面则是,这里的药材齐全,他们能在这里做一些试验。

    因此,这医学堂办了才不过一年左右,已经有不少大夫返回他们的州县坐诊了。

    其他省份见了,也都上奏朝廷,要办这样的医学堂。

    这杭州的医学堂是陈安晏出钱出力,至于其他地方,自然得等朝廷的拨款了。

    其实,这样的拨款对于朝廷来说,算是一个投资,因为用不了几年,朝廷便能从这些医学堂中得到收益。

    不管是学费还是诊费,都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医学堂能给各省、府、县的百姓源源不断地培养大夫,让各省、府、县的百姓不至于看不起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