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曲解(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品行,天地不容。古今之意南辕北撤

    再比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古文里面的“无毒”其实应该是“无度”,没有度量的意思,没有度量就不是大丈夫,而不是不狠毒不是大丈夫。是不是很令人唏嘘啊?

    其实连孔夫子的道理都有人能曲解,比如“以德报怨。”在现代语境,以德报怨是褒义词,但是要知道说这句话的孔夫子是把它定位成贬义词的。因为“以德报怨”的语境里还有一句话,那就是“何以报德”。原语境是这样的。《论语·宪问》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这段说的是,有人向孔子请教,受人害了,不作计较,反而以恩德回应,这样做法对吗?对于这种说法,孔子反问到,如果报答仇怨要用恩德,那么,受人恩惠之德又将如何报答?孔子的本意是:善者善之,恶者恶之,以公正无私的率直平和心态对待人和事

    简单总结孔子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以德报怨的人都他妈的是二笔蠢货。

    而“以德报怨”的曲解情况就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情况,那就是断章取义忽视语境。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出自漫威《蜘蛛侠》中蜘蛛侠的叔叔本·帕克之口。单纯看这句话是一句充满正能量的话,但是还是那话,任何道理都要有限制条件或者语境的

    不理解吗?“尊老爱幼”是hua夏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年轻人应该给老年人让座。但是事实是什么,公交车上老人见年轻人不让坐,就不由分说直接对年轻人扇了十几个耳光,后来年轻人让座了,但是那个年轻人是只有一条腿的残疾人.c0m

    呵呵呵。。。哈哈哈哈。。。这个就是人心人性,是哪个王八蛋提出的“弱者都是善良的”。老弱妇孺就是一定是善良的?农民就都是淳朴的?

    有的时候,现实会十分恶心人,这些所谓的“弱者”,却利用“弱者”的身份,去干着“强者”才干的出来的恶事

    原因为何,因为他们都是人,人心本就是自私鬼蜮的,不然法律为何会存在。

    这样的例子还需要我再举几个吗?

    再正能量的道理,再正确的古语名言都是“死的”工具,终究只会被别有用心的“现在活的人”所利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连法律不都会被人钻空子拿来中饱私囊,所以你觉得呢?

    同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最直接的“败笔”有二:

    第一个就是被那些所谓的自私的弱者,拿来道德绑架那些有能力的人。但是试问,自古以来,责任和权利是必须绑定一起的。你要求那些有能力的人,负起责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给予他们相应的权利?蜘蛛侠救人,但是警察不一样把蜘蛛侠定为罪犯吗?

    第二个就是某世界第一强国,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为思想,自诩世界警察,为维护世界和平,肆意干涉他国内政。见势不对,拍拍屁股走人,徒留他国一地鸡毛,百姓深受苦难。真踏马的王八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