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坐而论道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意装糊涂取笑于我。你也知道任何人都不可能全对或者全错,部分对部分错才是常态。那么与别人正确的看法相同,于别人错误的认知相异,不正是后世之人进步的本质吗?”

    叶枫顿了一下道:“举例来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也’,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就说明他们都知道善的标准,但是标准是表,他们只要表面做到善,就会被认为是善,即便内里做了不善之事也依旧会被世人认为是善。

    “按照人心人性本恶的思维起点,那些把善特殊化、标准化的人,心里就必然是恶的。因为一个真正善的人,早就把善平常化,根本就不会去标榜善。就好像有的人做了一点好事就要宣扬一番,但是有的人默默地做了很多的好事,因为在他的心中,这些事是人应该做的,既然是应该做的,何必要去标榜。特殊化标准化的善,其实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更多是被那些心存不善的人所利用。就好像那些陈规陋习,比如父母死后披麻戴孝,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些子女就会被世人认为是孝。殊不知太多子女在父母健在之时,对老人不管不问,老人病在床头唯恐避之不及,根本未尽一点孝道,但是最终却获得孝子之名,真的是何其可笑的世界。

    “诸如此类的,比如筷子不能倒查米饭之上等等,这般看似善的标准,其实都只是无聊的表面形式罢了,关键还是要修善心,致良知。

    “在这一点上其实和庄子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庄子的错误只是以偏概全,扩大化、绝对化罢了。我认同庄子的‘偏’,喷的是庄子的‘全’而已。”M..coM

    阳明先生大笑道:“说的没错,说得好,值得再喝一碗。”

    二人又是对饮一次后,轮到叶枫问阳明先生了。

    “王兄,你的心外无物,良知之外更无知之,吾性自足,可否为小弟解惑?”

    阳明先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主场,清了清嗓子,正了正纶巾,意气风发地道:

    “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实这个世上一切的答案都能在心中找到。世人无论是追寻快乐、痛苦,还是信仰责任,都是从外物上去找。岂不知一切都是从心中发出,无论是什么情绪、情感,它的根本都是心。若没有这颗合乎天理的心,任何的东西在你面前,你也不会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因此我们除了追求身体的活着,其他的都是心里本就带有的东西。若能如此,便可无所不知,因为所谓的无所不知,不过也只是原本就能理解的东西,而这个一切的关键就在良知上。因此心本就广阔无垠,本自具足,何须外求。”

    说完阳明先生看着叶枫小心地道:“叶老弟,你应该没什么要喷的吧?”

    叶枫笑道:“不,我完全认同,我的核心之中,‘好事看心’并非只是判断善恶的准则,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对于完善本我,提高自我的万事万物,其实都可以归为‘好事’一类。那么那些好事发挥作用的关键,就是‘心’。所以这一点,我和王兄的看法并无不同,不如说是完全一致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