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墨家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主张上出现了一些偏离,所为的是在激烈变化、动荡的时代谋求生存和实现自身的政治理想。然而就其根本而言,还是因为墨家的学说过于理想化,或者说就是一种空想。

    虽然墨家思想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其最根本的主张是兼爱,几乎一切观点与主张皆由此生发。可是兼爱的这个观点太过于理想化,理想到什么境界呢?到了现在都没有实现的程度。现在的社会虽然没有了阶级,但是有了阶层,而他兼爱的观点是在没有阶级分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去实施的。因此,所有理论观点的基础,也就是兼爱本身就过度理想化,又如何能指望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观点,能够为社会所接受呢?

    重视生产,乌托邦空想,宗教专制构成了墨子思想体系的三大支柱,这三大支柱相互渗透,很难分割。虽然说他有着剥削阶级所缺乏的重视劳动和讲求互爱的光辉观点,但总体上客观来说。墨子的主张并不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的。

    以上的那些说法,其实追本溯源,最最关键的,也是最最重要的,还是他轻视了人心人性的“本恶”属性。

    我们之前说的“人心人性是混沌的,而且人性本恶,且趋利避害”。这个更是叶枫的主张。

    其真正的理解和运用方式,应该是,你在考虑到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能偏颇单一的善或者恶,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人是善恶黑白交织的混沌。而如果一件事情,你从人性善或者人性恶去考虑的话,会得到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坚持“人性本恶,且趋利避害”作为思维起点,以及考虑选择优先级。

    就是说,你在思考过程中,千万不能忘记人是善恶两面,但是一旦到了要出结果,到了必须善恶二选一的时候。一定要将“人性本恶”放在第一位、优先去考虑。

    墨家虽然也承认人心有善有恶,但是他却认为人性本善,不然,“兼爱”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而且就和墨家“尚贤”是一样的,因为墨家太追求完美,因此太过于极端了。

    说到底墨家自身还是有很大的缺陷,加之它忽略、轻视了人心人性。

    而这些也是叶枫不喜欢墨家的原因。

    最终墨家也没能存活下来,成为了历史上的一缕尘埃。

    。。。

    叶枫从那厚厚的《新华校训》中,能明显感觉到其中蕴含的浓厚的部分“墨家”精神。对,你没有听错,是部分,而非完全的墨家精神。毕竟在洪荒仙域本土,是不存在墨家的。

    但是这个也从侧面反应了,墨家思想的出现,体现的是底层人们追求公平和正义的不懈执着。

    因此即便没有墨子,墨家的思想也会跨越时空的阻滞,来到任何的地方,即便只是部分的影子。

    只要人们还有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墨家思想就不会消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