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京城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靠山,如此涉及到了权力,自然埋怨很多。

    另外一个,则是那些无法适应科举制而失落的读书人,由于无法通过科举来获得权力,自然愤愤不平。

    比如,有的人擅长律法,而不会诗词,策论,那么自然连秀才都难考。

    还有的会算术,或者其他的偏科人物,自然而然,他们也无法适应科举制。

    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即使是最低一级的秀才试,也需要考明经,算数,诗词等,而且还要过三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压力自然可想而知。

    这对于偏科人士,自然是极为不好。

    “科举这张网,还是有所偏漏啊!”

    李嘉摇摇头,像前唐时期,那科举几十科,乱七八糟的一起考,着实有些过分。

    但,这也确实能够网罗一些偏才,毕竟人无完人嘛。

    不过,列出明经,明算,明法,这三科为杂科,作为进士科的补充,也确实不错。

    自己当时一次性把这三科全部并入进士科,也着实有些孟浪了。

    “罢了罢了!”

    李嘉想了想,还是要给那些偏科的人一次当官的机会的。

    “那么,从下科起,进士科由六十人,扩充到一百二十人,再以明法,明经,明算,每科十人,总共一百五十人,列为科举正途,为官正流,也着实不错。”

    十人,是李嘉最后的容量了,偏科的人,也不能要太多不是,有个机会算不错了。

    其实科举的扩容,早已经在他心中酝酿了,之前孙钊提出,否决,就是为了不让他获得威望。

    六十人,还是太少,但像北宋那样,一次性五六百,甚至上千人,又太过夸张。

    毕竟,有举人,秀才作为补充,中低层的官吏,已经不怎么太缺人了。

    这样的喜讯,在皇帝的有意无意地言语下,逐渐地被放出,从而得到了大量的欢呼。

    进士科的扩容,让文人们欢喜过头,机会又增加了一倍。

    而对于某些偏科的人来说,更是意外之喜。

    洛阳,某个偏僻的巷子中,一个男人快速地奔跑着,一边喊道:“从文,从文,大喜事啊!”

    “怎么?”破旧的小院之中,一个年轻人坐在地上,也不嫌弃脏乱,拿着算盘,在齐人高的账本旁,不断的拨弄的算盘,啪啪作响。

    “封从文,你可能成进士了!”

    男人气喘吁吁的说道,满脸的欢喜。

    “怎么可能?”封从文诧异道:“我只在算数上有所天赋,无论是策论,还是明法,都无多大本事,怎么可能会成为进士,秀才都过不了啊!”

    “哈哈哈,如今能过了!”

    男人歇了口气,说道:“据我朋友的消息,陛下有意再出明法,明算,明经三科,各科十人,算作是进士科的补充。”

    “不需要经过秀才、举人试,直接去考,就成了。”

    “真的?”封从文大喜过望,他忙不迭地放下算盘,啰嗦道:“我就知道,我就知道,陛下发明了算盘,怎么可能让我们这些算术之人难过?”

    “只要考算法,某就什么都不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