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要通广播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那种滋味儿,只有谁切身体验过一回,才能懂其中那种酸爽。

    但好在车上的人,精神状态还不错,一个个亢奋的的如同像打了鸡血一样。

    尤其是其中有一位背着行李、戴着眼镜的的年轻人。M..coM

    此时,他更是在那里神情激昂、满怀豪情地向大家讲述着外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们晓得不啦,南云省那边,这一季的玉米产量,高的很!”

    说着,他便列举了一个数字

    他的这句话一出口,顿时引得架子车上的众人一阵惊呼!

    其中也有人表示怀疑:“玉米的产量,能有这么高?咋我们生产队里,一亩才180来斤呢?”

    只听那年轻人身边,看起来像是他的伙伴的人,开口道:“那是你们干劲不足!这都是...哼,还能有假?”

    年轻人用一根食指,推推自己鼻梁上的镜框,扭头对那位质问自己的老农民道感叹道:“你们呐,还是不会科学种田、没有那种敢想敢拼的劲头!

    要知道,等永兴水库一修好,咱们红星乡的耕地,统统都能旱涝保收。

    到时候,你们这些社员们再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我们可以向地里要粮食、向贼老天争个风调雨顺嘛!

    地里的庄稼大丰收,田间地头再种上些杂粮、黄豆。

    到时候,一斤大的白面馒头,你们只管敞开了的吃!”

    架子车上的众人,一个个都听聚精会神,纷纷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中。

    倒也暂时忘却了坐在架子车上,给身体所带来的那种酸痛。

    等到刘富贵儿开口,问这两位看起来像是吃公家粮的年轻人,问他们在哪个单位上班?

    直到此时。

    大家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两位年轻人,是被上级刚刚调到红星乡的广播员,叫张维。

    而他的同伴,是负责维护广播设备、提供技术维护的干事,叫戚勇。

    此时,只听张维补充道:“等永兴水库建设完成,我们红星乡就要通电了...”

    一位年轻姑娘赶紧接过他的话题,开口问他,“那我们红星乡到时候,是不是就和城里一样,也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到时候,是不是也有电影看了?”

    张维显然不喜欢自己的话,被人打断。

    闻言不由冷声道:“你们呀!还是思想觉悟太低、认知高度不够啊!有电了,你们这么就只想到享受呢?

    我告诉你,有电之后,你们就不用挑水去抗旱了,电闸门一推,那河里的水,就能自己流到山上去!

    你们也不用舂米、推磨磨面了,到时候打米机、面粉机哗哗的往外流淌大米白面!

    大家伙儿好好想想,到时候,山上的旱地,也能变良田!以后,社员们过的,那是什么样的好日子?”

    “噢!水能自己往山上流!”

    “天呐,以后我们真不用自己舂米?那也太好了!舂一次米,真的能累死人!”

    “是啊,在石臼里舂一次米,累人不说。还得多让人吃三碗饭,太浪费粮食了...”

    人群之中,有不少人真还不懂什么是‘广播员’,于是就有人一脸卑微的向戚勇和张维讨教。

    只见那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人,很是耐心的给大伙儿科普:“广播,就是通上了电,然后乡公所的干部们坐在一个话筒前,就能够将上级的精神,及时的通知到所有的大队部里。

    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要靠通讯员下乡去,一个生产大队的挨个儿通知。而负责给大家讲解正册、播报新闻的人,就是广播员。”

    刘富贵儿听完点点头,很有权威的下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很重要、很光荣的岗位!”

    于是,

    架子车上的人纷纷对那那两位年轻人,投去无数惊叹、羡慕、崇敬的眼神。

    唯有罗旋听到这些他们的这些对话之时,心中不由一动!

    现在已经不愁吃喝的自己,要是能够在里面找到一份事情来做的话,该多好啊!

    可自己年龄太小,也没门路,又怎么才能进得去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