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这是一项笨工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手足无措,红着脸回道,“报告领导,额家也没什么好吃的。今儿晌午吃杂面馍馍、咸菜,喝牛骨疙瘩拌汤。”

    赵大领导一怔:“牛骨汤?你们生产队里的耕牛,有出问题的病牛、老牛?”

    生产队里的耕牛,金贵的跟个啥样的。

    除非是老死病死,平常是没人敢杀耕牛吃的。

    “报告领导,不是咱生产队里的耕牛,都好着哩!”

    姬转转赶紧解释:“这个牛骨汤,是我们集体饭店给社员们分的。”

    听了姬转转的解释,赵大领导还是有点不太明白。

    所以他便扭头看着汪春花。

    妇女组长汪春花,赶紧向他详细解释:

    塞北的生活苦寒。平常这里的社员,他们一年到头,是很难见得到油荤的。

    但在北边,

    那里有着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青草碧连天,自然饲养了无数的牛羊。

    自从十里铺生产队的饭店开业以后。

    李会计在罗旋的授意下,专门托北边的司机,请他们拉煤南下的时候。

    顺带就把煤矿食堂里面,人家便宜处理的牛骨头,给捎带到饭店里。

    这种牛骨头虽说被剃的干干净净,上面一点肉都没有。

    但骨头里面,有着大量的骨髓。

    饭店里花点小钱,买来这种相当于、几乎是别人白送的牛骨头。

    厨师会将筒骨砸开,然后用小火慢慢熬制,最终做成营养丰富的骨头汤。

    然后再由生产队出面,

    组织社员轮流去饭店里,把这个骨头汤给挑回来,分发给全体社员。

    以至于现在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们。

    都欢天喜地的说:咱生产队里那个饭店,年终到底能分多少钱?

    这还不知道呢。

    可眼前这个骨头汤,倒是把人给喝舒坦了!上面白汪汪的漂着一层油,真是解馋滴很。

    喝起来,实在是美气!

    明白了这些骨头汤的由来,赵大领导,也是由衷的替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们感到高兴:

    “这个法子好!既没有花多少钱,又能给生产队的社员们补充营养。”

    赵大领导连连称赞:“好好好,喝着牛骨头汤长大的娃,以后他们的身子,恐怕会壮实的跟牛犊子一样哩!”

    十里铺生产队的社员们,都是分散开来、在各自负责的沟壑里忙活。

    所以他们的饭食,都是带到工地上来吃的。

    赵大领导随后又问了一下:别的社员,是不是同样也有牛骨汤喝?

    在得到了生产队长窦建德的、肯定回答之后。

    大家伙心中,便有了一个初步的对比:官庄生产队做出来的成绩,怕是有点流于形式

    而十里铺生产队社员们的生活,更为贴近真实一些。

    关心完社员们的日常生活,赵大领导站起身来,仔细观看十里铺生产队独创的这种:炸塌山崖、修建人工堰塞湖的水利工程。

    袁领导与他并肩而立。

    一脸嫌弃的开口道,“向来修建水利工程,无不是向大江大河要水。

    可十里铺生产队,他们这种想在开春时节收集融化的雪水、在大夏天收集雨水的做法,我怎么感觉不怎么靠谱啊?”

    赵大领导点点头,“我心里面,对,十里铺生产就在这种做法,也是没个底儿。”

    随后赵大领导又摇摇头,“只不过,你我都不是学水利出身的。

    我们俩都没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也没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

    所以啊,我建议,先还是不要一概否定它走,咱们下去看看。”

    随后两位领导在众人的陪伴下,走到围堰的底部。

    “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袁领导指着土坝上,一根用水泥做成的管子问老李头:“在这上面,怎么还有几个窟窿?”

    在这个土坝底部,有一条用三合土、加上条石垒砌的排水沟。

    而与这条排水沟连通的,则是刚才赵大领导问的、那根水泥管道。

    这跟水泥管道,与底部的排水沟,形成了一个“<”形状的造型。

    而在上面这根斜着的水泥管上,还有几个窟窿。

    上面有一个用铁链,连接起来的铁盖子。

    中间用橡胶圈密封。

    老李头累的满头大汗,此时的是他的身体也有些乏了,真想停下来歇歇气。

    听见有领导问,老李头顿时来了精神:“报告领导,这是未来堰塞湖的排水设施。”

    “哦?”

    赵大领导问,“它是怎么个原理,你能跟我说说吗?”

    老李头当初,也是不懂这种设计的用意。

    只不过好奇心重的老李,借着经常晚上跑到罗旋那边去,闲话家常的时候。

    最终他总算搞懂了、这种设计的高明之处。

    从此,这也成为了老李在生产队里,卖弄自己学识的得意话题:“报告领导,是这样子的。”

    老李眉飞色舞的说道,“由于我们这边的水土流失很严重。不管是融化的雪水、还是下暴雨的时候,顺着沟壑留下来的山洪。

    其中都夹杂着大量的泥沙。”

    “时间久了的话,这些泥沙会在堰塞湖的底部,形成一层、一层很厚的淤泥。”

    “时间久了的话,这些淤泥就会把最下面的排水孔,给彻底的堵死。

    往往到了这个时候,最底下那个排水孔,便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老李解释道:“这样一来,排在倒数第二个那个排水孔,便能起到开闸放水的作用了。”

    “哦——”

    赵大领导听明白了:

    这个堰塞湖在最早期,它所积蓄下来的灌溉用水,是可以通过水泥管道最底下的一个排水孔。

    将宝贵的农业用水,引流到土坝外面的水渠当中去。

    而等到后期,

    堰塞湖底部累积的芋泥,已经越来越厚。

    最下面那个排水孔,就会被泥沙堵死。

    以此类推

    等到3,5年以后,这条水泥管道上所有的排水孔,都将失去它应有的作用。

    到了那时,堰塞湖里的水。

    就只能通过土坝、最顶部的排水渠。将多余的水量给排出去。

    但同时到了时期,堰塞湖真正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个时候淤积的泥沙,已经基本上与土坝齐平。

    只需要在旁边挖上一条排水沟,把多余的水引流走。

    那么这个堰塞湖,就会彻底变成一块、全部由淤泥堆积而成的良田!

    至此,

    前来视察工作的各级领导,他们总算明白了:十里铺生产队,为什么要在千沟万壑之中,修建如此之多的人工堰塞湖了.

    只是这种法子,见效比较慢。

    若是和官庄生产队,那种在河道里筑坝取水的方法比起来。

    十里铺生产队这种笨办法,未免也太吃亏了.

    还讲究一个“多快好省。大干特干”的环境下。

    十里铺生产队这种水利工程,由于它的好处,需要过几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这样做,很不利于向上级展示成绩啊!

    非常的不利于个人的前途.

    尤其是对于,提出这种施工方案的罗旋来说.要想得到上级部门的赏识和重用,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看看人家许大良!

    他都已经隐隐成为了,所有插队知青里面的优秀代表、杰出典型了。

    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