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造化会元功妙玄,天书问道自西游(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灵风为主,是我借鉴咱们家镇族心法推演的前置。回头能直接修炼咱们家的《九度扶风仙经》结丹篇。”

    修行功法有天地玄黄四等。

    黄级筑基,玄级铸丹,地级升仙,天级问道。

    伏家传承的《九度扶风仙经》便是一篇地级升仙之法,但只有其中的结丹篇。

    前置步骤没有,金丹后的修行也没有。

    伏衡华对伏家的意义在于,帮族人将前路铺上,搭建族人们顺利修行《九度扶风仙经》的桥梁。

    《扶风经》缔结的金丹,虽然无法达到最圆满层次,但不出意外,铸就的都是上三等金丹,战力远胜一般金丹修士。

    “风华诀修行,要在体内十二正经炼十二道真元气旋。之后,十二漩涡归一,练就玄风灵胎。这篇功法,对提升经脉坚韧度有帮助。我帮你在足少阴上略作添加。气旋运转时,在这边缓一缓。心脉那边,三哥的心脏韧度很强,可以试着运功时多在心脉运转一度。”

    衡华给向风讲解一个个修行注意事项,并在木偶身上运转《风华诀》。真元自“手太阴肺经”起,如同一道旋风在十二正经转动。

    时不时地,衡华提笔写下木偶运功的要点。

    向风站在边上,默默记下这部改良后,专属自己的《灵旋风华诀》。

    演法师的用处就在这里。

    前人功法从创造后代代传承,却并非适合每一个人的体质。演法师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微调。

    用衡华的看法来说,就是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

    作为教练,要时刻确保自己的运动员处于完美状态。

    “这本功法在我这有拓本,三哥拿回去慢慢看吧。”

    讨要伏向风的身份玉牌,衡华办理借书手续后,嘱咐道:“扣掉三个小功,按照规矩是借三个月,但我给你算六个月。记得,别弄脏,这可是我亲笔写的。

    “哦,对了。如果你有什么修行心得,可以写在功法后面的留白页。”

    衡华不仅为他人推演功法,也建议其他人在借阅功法时,写下自己的练功心得。通过这些心得,他不仅可以调整族人的修行进度,还对自己创造功法有帮助。

    伏丹维想着五大家族当下的情况,在向风办完借书后,祖孙俩匆匆离开。

    衡华把二人送出琅環馆,风一样冲回三楼演功房。

    “怎么样,怎么样?”

    恒寿守在边上,指了指演功房中央的玉俑。

    玉俑表面的金缕玉衣已经损毁,化作玉屑洒了一地。

    但玉俑本身无损,无疑说明这次的功法不仅成功,且顺利度过天妒之劫。

    “哈哈……哈哈……老子终于把自己的功法推演出来了!”

    袖袍一扫,散落的玉屑化为乌有。

    三十年了!从搬入琅環馆开始,衡华一直在为自己推算最合适的功法。

    如今总算完成!

    他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

    但猛然看向窗外,衡华捂住嘴巴,默默念叨:忍住,要忍住,祖父他们刚刚出门。

    可他的心情着实是激荡澎湃。

    黄级筑基,玄级结丹,地级升仙,天级问道。

    伏衡华两世为人,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前途止步金丹?

    找不到天书地典,那么我就自己造。

    “虽然只是前三层心法。但是——值了!”

    伏衡华创造的功法名叫《造化会元功》,借鉴前世看过的小说《西游记》。

    在前世,经常有人说《西游记》是一篇道教修炼口诀。伏衡华听过便罢,不当回事。

    而到了这个修仙的世界,他在研究创造最合适自己的功法时,偶然联想起了前世的道教修行口诀,对他启发极大。

    起初以《西游》制作练功法门,只是伏衡华儿时的游戏之作。但和本世界的主流修炼体系对照,竟然很奇妙的对上了。

    炼气九层,是筑基前置,也是修行最初的阶段。

    延龙水域这边有两种主流修行。一种是吐纳真气,熬炼精元,在气海丹田运功。另一种入定存神,开辟脑内泥丸宫,从而观想修道。

    伏衡华创造的《造化会元功》便属第二种。

    西游记第一章有言:“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

    如果将此比作人体。作为三岛十洲,一切经脉源头之祖的,自然是大脑天庭。

    书中又道:花果山乃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乃百脉交汇之意。

    自百会穴向下,最底便是会阴。此二者乃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摄地气,统合任督二脉。

    故衡华认为:花果山暗喻大脑,那么花果山之上,天地孕育的仙石,自是泥丸宫。

    他的《造化会元功》第一重,即泥丸宫观想仙石灵胎,然后孕育属于自己的灵猴心猿。

    接下来,要证菩提,闹天宫,一步步完成炼气九层的修行。

    而筑基一关,在衡华设想中是“五行山”。取先天五行之气镇压心猿,收摄杂念,以奠定道基。

    可惜,高明的功法在创造时有劫数相伴。

    衡华将会元功第二重“五行山·筑基篇”推演后,当即就是一道天雷轰顶。

    那时没有防备,衡华直接重伤。后来有了防备,也会时不时中招。

    十年了,他不知经过多少次的雷轰实验,才琢磨出其中奥妙。

    修行本乃逆天之举。天书地典更道尽大衍至理,伴随重重劫数。

    地级功法长生成仙,书成之时有九九重劫。而天书在诞生之初,便有劫数临头。

    行天书者,要面临比寻常修士更强大的道劫。

    衡华在泥丸宫存神灵胎,观想心猿,所创造的练气九重功法太扎实了。这是八万道书的智慧结晶,以五行山筑基,是天书层次的道基强度。

    因此天道示警,要其自退一步。

    五年前,衡华删减《造化会元功》,又借鉴伏家仅存的几部地级功法残篇断章,修出一部地级仙诀的筑基篇。

    以灵猿入天宫为练气九重。以“拜玉皇,尊天道,入仙籍”作为筑基的划分。

    书成之时,劫数未至。

    但同样,功法威能比天书弱了许多。

    纠结之下,衡华反复实验删改天书。

    总算在保留天书品质的基础上,借助避劫秘术削减天劫威能。不至于让自己修行之初,就被天上打下来的雷霆劈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