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池海仙會撰天書(三合一,万字大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苹果。

    随后勾起莲子、松仁、火枣、核桃四品坚果。

    再挑选龙脑、丁香、甘草、苏合香四类香品。

    翻阅金册,又挑中蜜饯瓜条、桂花莲藕、腌梅子、糖山楂。

    待菜品一一上桌,菩提默默点头。

    的确是土精,施隐身法帮我们搬运菜品。

    土精虽然长相不好,但总比五鬼搬运术强。且仙山灵脉孕育的精灵,皮相应该很好看吧?

    又点了一杯清茗,并四个茶点。他慢悠悠坐在那里和沙金阊二人说话。

    不久,东墨阳也到了。

    小组人打过招呼,东墨阳坐到宇文春秋身边,询问玉圣阁对赤渊传人的应对。

    “能如何?反正,不让他去玉圣阁。我们的打算,今天就把这件事都解决了。”

    宇文春秋指着宴席场上的众人。

    “你们看,除却咱们博物的自己人外。这次宴会还来了不少玄玉水域的俊杰。”

    他一一指点。

    除玉圣阁的几位金丹真传随武正新而来外,玉明剑洲也来了几位剑修,其中便有伏衡华认识的何振宇,以及伏家的老对头许子文。

    “你们瞧,羽仙洲几大门派的真传俊杰都来了。”

    羽仙洲,是玄玉四座步仙洲之一,洲上也有劫仙坐镇,宗门林立。

    “杨岱来玄玉挑战,大家清楚他的战力深浅。懒得再拖延,索性今日一并让他打了,然后打发到你们金方去。”

    沙金阊咂舌道:“你们这要全盘认输啊!”

    宇文春秋无奈苦笑。

    没办法,的确打不过啊。

    钟离子涵拿着仙剑都败了。

    换成自家的几位师兄又能如何?把仙器借出,让他去跟杨岱别苗头吗?

    倒不如服个软,随便打发一个真传去应付差事,权当自家没有动用全力,还能保全几分颜面。

    菩提面色平静,慢悠悠端着香茗慢品。

    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一个人输,丢人。一群人输,谁还在意?

    只要把杨岱架起来,捧起来,没人计较都谁输了。

    突然,他脸色变化,手中茶盏差点摔掉。

    却是伏瑞应、伏丹维、薛开、葛留来了。

    伏家两位宗师在博物后期帮助凤凰一系完善,在邀请之列。

    薛开相助天璇子演绎圣人之道,亦在邀请之列。

    至于葛留,算是凑数的。但作为天下闻名的医修高人,加上龙血炼体的讨论中频频有亮眼之言,劫仙也把他邀请了。

    当然,葛留那个不记名的弟子在遗洲救治不少修士。间接帮延龙水域的医修扬名,也让葛留的名声多了一分光彩。

    菩提心中默默念咒,维持心态平和。

    宾客络绎而来,待人数到齐,劫仙轻敲玉磬,众人纷纷停下说话,看向沧澜子。

    他伸手一指,宴会中央多出一大二小,彼此相连的球体。

    博物天鉴!

    众人神情骄傲。

    看到自己等人的成果,内心十分喜悦。

    沧澜子对众人举杯。

    “博物事毕,我等又为东来修行界完成一件天罡法。日后,凡东来后人参悟‘胎化易形’,可事半功倍。”

    他举杯庆贺,众人齐齐起身,举酒杯相迎。

    饮尽后,酒水自动添满。

    “自菩提道人与我发起博物,我等用数十年完成此事。对比前辈们炼雷池、挪山河,时间甚短,可喜。”

    菩提闻言,连连谦虚,不敢居功。

    劫仙笑道:“你无须谦虚,此事能成,你我有牵首之功。他日史书记载,传于后世,少不了你我名讳。”

    之后,他再向各路宗门长老道谢。若非各大宗门的典籍支持,弟子辅助,也没这么快完成。

    最后,又是第三杯共贺。

    待三杯酒水,宴会开席。

    菩提撤去前面的茶点果盘,开始点凉菜、热菜并汤菜,共十二道。

    除酸辣瓜条,炒金银丝这种爽口的常见菜肴外,菩提道人也趁机挑选一些自己根本没见过,或极少吃到的食物。

    其他修士也是如此。

    龙肝凤髓、犴鼻獬爪、犼肉麟角,这些神兽的部件,他们去哪里找?

    菩提点了炙烤龙肝、红烧狴犴、麒麟脑、大鹏血。

    沙金阊点了炒麟蹄筋、炖朱雀羹、烧玄龟、煅蛇骨。

    宇文春秋要了一份龙凤羹,一盘红烧獬爪,其他皆为灵果。

    之所以众人不多点,是因为这些灵膳材料虽是人工造就,却又蕴含充沛灵力,需慢慢品味消化。

    在众人仔细品味时,杨岱上门了。

    沧澜劫仙知道他来挑战玄玉水域的年轻俊杰,直接将水上尚未建成的灵兽园划出,作为他们的战斗场所。

    “年轻人的意气之斗,你等都去看看吧。”

    将宇文春秋、东墨阳这些年轻人撵走,沧澜子对在场众人道。

    “博物结束,但后续事仍未结束。

    “云海中,我等已提及‘天演树计划’,今日正式开启。”

    他看向颜羽源。

    颜羽源起身,讲述自己和劫仙这些日子协定的计划。

    武正新等人是第一次听闻,纷纷惊诧。

    而当初在云海内的众人却不以为意。

    早就清楚的事,而且他们此行特意带来珍奇木种,便是为搭建灵池,以供天演树生长。

    待劫仙下令,远处的土丘冉冉升起。

    丘上玉栏围圆百丈,内中灵液翻滚,核心处隐显一颗大木。

    “我等将各自所持木种投入灵池,以待变化。”

    劫仙率先出手,收罗果山、香山、素山的木种。

    滚滚神风卷着万千种子没入灵池。

    随后,元婴宗师们纷纷出手,将袖袍内的种子洒入灵池。

    菩提道人看到天璇子把天乙宗的几种孤本灵根折枝投入灵池。祖父和大长老则将延龙千种植物投入其中。还有几位宗师把白玱、炎水、赤藻、元明等水域的植物投入灵池。

    最后,他抖出遗洲诸树王送来的木种,也投入灵池。

    灵池卷起一个又一个漩涡,里面积存的灵藻吸收众多木种的生命信息,不断孕养变化着……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劫仙旋即把灵池落下。

    他看了一眼菩提。

    菩提道人坐正:来了!

    “除天演树外,我还欲行一事。纳天下珍兽于此,打造一座万兽园。”

    万兽园?

    伏丹维看向天璇子等人,他们也是一脸茫然。

    这消息,他们事先皆不知情啊?

    “前辈,您……您建立兽园,是为了……”

    为了吃吗?

    “我前番与菩提论道。”

    菩提道人见视线尽数投来,回了一个礼貌的微笑。

    令狐丹雅笑道:“又是您两位?你们上次鼓捣博物,这次又想干嘛?”

    “我二人探讨大道,偶悟天机,有所得。”劫仙抬手一指,密密麻麻显现千百道赤文,讲述《八九玄功》之妙。

    众修阅读赤文,一个个神色惊诧。

    伏瑞应低声和伏丹维道:“炼体的?怎么瞧着,立意有些古怪?”

    武正新也跟身边的师兄们讨论。

    “不对,一篇仙书,他二人何至于拿出来讨论?”

    另一位长老低声骂道:“他们疯了吗?那个念头也敢动?”

    天璇子惊疑不定,和卢江夫妇低声讨论着。

    令狐丹雅:“他们合力造就道法,这……这是要玩天书了?他们胆子好大。夫君,你学着点!”

    让劫仙兴师动众,郑重其事跟他们讨论的功法,可能简单了吗?

    果不其然,劫仙随后招来一朵紫色天火。

    呼哧——

    火焰焚烧赤文,而那些赤文在不断流转间,形成介乎虚实之间的奇特载体,竟无惧天火焚烧。

    颜羽源神色振奋,抚掌大笑:“真经不怕火炼,前辈果真要创造天书吗?”

    这是神州时代的一个典故。

    相传,赤渊派祖师与两阁祖师合谋,前往太玄宗寻道圣论法。

    与诸修辩驳时,道圣将太玄天书投入仙火。

    任由几位仙人合力催火,也难损天书分毫。

    自那之后,诸修才明白,天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经书,而是一部天地生成的灵宝。

    以火煅真经,也是一种立志天书,对所有人宣告“我要创天书”的仪式。类比伏衡华在修炼“斡旋造化”时,特意沐浴净身,摆桉祷告。

    古来,行此仪式者不下百数,却只有三人成功。???.biQuPai.coM

    众修震动,天璇子忙道:“天书?前辈,您要创造天书?您当下,有功夫干这件事?”

    “是啊?您都快渡劫了,现在鼓捣这个?”

    “所以,我打算广邀诸位同道,一起研究这部天书。此书暗合九转之妙,共有八十一变化。其中有九种变化为圣人法度,又称‘圣人九度’。”

    提及圣人之道,天璇子默默坐下,耐心听他讲解。

    劫仙所讲,是近日和菩提讨论过的最后一版。

    圣人九变为立轴,再寻八变为横轴,然后罗列八条晋升路线,最终包罗天地万物的变化。

    这是一部以“变化”为主旨的天书。

    修士们思量着,又看向劫仙摆在宴会正中央的三个球体。

    这是与《博物天鉴》配套的天书,他们来研究,的确比旁人的成功率更大。

    颜羽源看到劫仙投来的目光,主动起身做托:“咱们完成博物之举,为后世开先河。如今可以更进一步,创造一本天书。岂非更能彰显我辈手段?”

    一位宗门长老轻哼:“天书道坎坷,古来有几人成功?我等创造天书,绝难功成。”

    “失败又如何?”菩提笑道,“无非是经验积累,给后人提供一个例子。让他们少走弯路,也是好事。”

    劫仙附和:“成不成,总要试一试才知。眼下,咱们就论一论道。若大家觉得可以,我便继续开一处云海。若不成,我们便此作罢,如何?”

    见劫仙决心已定,众修不好反驳,便随劫仙心意,一起讨论这部变化天书。

    菩提道:“天书包罗万象,自身即为一方天地。八九玄功变化,其最后一步融合九九之功,便可道满归根,身为乾坤。”

    沧澜子:“因此,第一变修行,即为圣人变。圣人既是开篇根基,也是未来道果。每一次境界提升,都是将圣人之体进一步纯化。”

    天璇子:“每一重境界的其他八变,对应八种晋升路线,我们不妨先把最顶上的几重变化定下?有博物天鉴球,最顶点的几类,很明显吧?”

    众人闻言大笑。

    是啊,若是这一步都不了解,他们这些年岂非白干了?

    卢江:“神龙、凤凰、玄龟、麒麟,这四变为第九重的四类兽形变化。此外,植物也有一种——天演树?”

    颜羽源:“自然。”

    “金石也该有一个。”

    菩提:“石在土中,石的最终形态,离不开土。应为息壤?而大地生金,最终这一变,应该是大地变。大地孕养金石,乃一切物质之基。”

    众人看向三球。

    看着金石构成的地球,纷纷点头。

    不错,有道理。

    然而——

    另一位专攻金石博物的宗师摇头道:“菩提道友虽言之有理,但金性终究不等同土性。金性不朽,其体征应该为金丹。应该有一变化留给金丹,作为天下金精的源头。此亦为道友提及的金箓之本啊。”

    菩提哑然,暂时想不出反驳的话。

    又有修士道:“金石暂且搁置,你们说,鬼魅是否要单独列出?还有元气,我们勘悟世间万物,树立博物天鉴,只在实相,对虚相涉猎甚少。”

    变化天地万象,不能变成凤霞雷火,不能变化鬼魅幽魂,怎么算包罗万象?

    但如果这些包含进来,岂非要有专门的幽冥变和元气变?

    众人再度开始下一轮探讨。

    武正新等宗门长老虽然也有自己的观念。可到底和众人不亲,也不熟悉沧澜云海众人的习惯做派。

    有时,他们刚说一句话,很快就被其他声音淹没。

    而众人虽然吵得面红耳赤,却又把彼此的话仔细记下来,并借此不断深入研究。

    最终,经过几个时辰的讨论。

    众人将第九重的九变总结:分别为圣人变、神龙变、玄龟变、凤凰变、麒麟变、祖木变、天星变、地岁变、阴阳变。

    前六变改无可改,后面三变皆为暂定。

    天星变为金石变化的极致。

    菩提等人争论不休,沧澜子一时也难分辨。

    忽然,他灵机一动,看向金石构成的地球,脱口而出:“此乃星辰也!”

    仿佛大道天成,众修一时间思忖起来。

    金石构成地球,而地球的确可以视作一颗星辰。

    星辰之上有什么,土石以及金铁。

    论构造,和脚下大地别无二致。

    此外,魂魄归于星天。鬼魂的变化,自然也与星灵有关。幽冥变,被列入第四重修行,归入天星九变之一。

    至于地岁变,是菩提道人一力主张,把菌类一系单独列出,还用太岁等神兽作举例。

    他之所以列出大地变,也是为了将那些细菌、真菌归类到一个总纲下。

    经天璇子施展星法考证,“太岁”与天星变的星辰之法,似乎有隐秘的联系,但又处于相对立的一面。于是,便暂时列在九变体系之内。一切不入其他变化的杂类,统统划归到地岁变化中。

    至于阴阳变,乃变化天地间的一切元气。风雨雷电,水火阴阳,莫不如是。

    最上层九变划定,众人再度着手设定其他的变化。

    青龙变、幽冥变、太岁变、天风变、玄火变等一一被举例列出。

    每一种变化后,还有修士专门翻找的变化咒术。有古籍记录,也有当场编写。幸好在场修士人多势众,又背靠天玄道台的场外求助。

    一日后,总算将八九玄功的九九八十一种变化枚举妥当。

    而在讨论间,玉圣

    阁诸位长老喜形于色。

    我家的天书有望恢复了!

    他们听众人讨论“圣人九度”,突然灵机一动。

    圣人,玉圣。

    还是圣人层层进化蜕变。

    仅单把“圣人九度”提出来,就是一篇入圣修行的仙书!

    而这部天书,恰好可以补充玉圣阁理念,恢复他们在这个时代的天书。

    武正新等长老顿悟,立刻传消息回玉圣阁。隔空请来诸位同门相助,一起推演“圣人九度”。而他们如此用心,也间接帮助《八九玄功》的圣人变完善。

    紫皇阁一脉在变化之法上,便没有玉圣阁的好机缘。

    一位长老低头研究天星九变中的真阳变,另一位长老研究阴阳九变中的玄火变。

    变化之道,对紫皇阁的用处没有那么大。

    沧澜子观看二阁长老们的神态,暗暗思忖:“玉圣、紫皇同为大道本相。但一个重变化,一个重不变,可谓相类而又不同。”

    再看其他人,随着《八九玄功》的推演,皆有所得。

    菩提最在意的,无疑是天星变和地岁变。

    天地二变涉及星灵与太岁的演化。

    “岁,岁星、太岁,时间,六十甲子,星之暗面?星煞?”

    衡华隐隐觉得,这一点似乎涉及到万神图的演化?自己需要在山河社稷诸神之外,再树立一些魔神,象征地煞?

    但不是有地煞七十二星神?还需要额外的地煞魔神吗?

    衡华反复琢磨着,突然灵机一动:等等,地煞,七十二变。

    他把早年那个小神通体系的想法翻出来。又结合圣人九度之外的七十二变,鼓捣一门贴切恒寿修行的变化法术。

    伏丹维和伏瑞应二人对阴阳九变中的天风变最为在意。和诸修商讨时,借各位宗师的才智来推演天风变。

    风本无形,元之动也!

    伏丹维与伏瑞应传音交流,仔细推敲自家的《扶风仙经》。

    扶风仙经如果要提升层次,要从元气变化入手。

    此外,有一位宗师从天风变、玄火变、真水变参悟三宝之道,炼水火风之理,结合自身功法,创造一部《三宝地书金册》

    有一位宗师参悟四瑞神兽变化,修出一部《五虫变化书》,专门变化毛羽鳞介蠃,五虫之属的形象,亦是地典仙书。

    天书为树,地典为枝。

    每一部天书都是一个独立体系,可以从中衍生众多仙书、道法。

    哪怕沧澜劫仙的《八九玄功》刚刚起步,众人仅仅看到一个总纲,便从中获得莫大启迪。结合自身所学,大道感悟越发精深。

    诸修研讨共计三日,便从中启迪二十余本仙书思路,创造五本完整仙书。

    沧澜子收起文稿,对菩提道人笑道:“你可是福星。在你之前,我等交流固有所得,却绝没有这三十年来的精进。”

    诸位宗师默默点头。

    天玄道台在最初的思想碰撞,大道借鉴后,逐渐走入平缓期。没有新人来刺激,无法让他们更进一步。

    直到前些年,菩提道人横空出世。

    他的一些奇思妙想,让平静的湖水再度活跃起来。

    颜羽源对身边几人道:“我看,《博物天鉴》还要有一处修改。菩提,智也,慧也。菩提树必然有一种物性,与智慧有关。日后,我等不妨多多在家种菩提树,说不得能使灵台清明,增进智慧呢。”

    众人纷纷哄笑,更有天璇子过来勾肩搭背,寻菩提道人讨要枝桠,打算回去种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