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赤霄立府辟太清(一万字大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跟我打过招呼。如果大家不争抢,他打算收一个伏家族人当徒孙。”

    “这……”卜玄略有些迟疑,打量伏白唐和伏丹歌二人。

    伏丹歌展现出来的资质,以及其出身,卜玄不打算放任在掌山一脉之外。但他的确不方便收徒,而且下一任掌山要在二百年后任命。以伏丹歌的修行时间和资历,下一任绝对当不上。但可以作为下下任的备选,正好给自己做徒孙。

    可如果伏丹歌和伏雪客都当了再传弟子,那么伏白唐的地位就需好好思量了。

    为表示对伏家的看重,卜玄最初的想法是,让同辈出一人收伏家子为真传弟子。不然,自己开神元大殿作甚?

    本来,这个人选就是伏白唐。毕竟他辈分的确比其他二人高,未来三人在赤渊修行,可能会以其为主。给他的师承辈分高一点,也方便约束和照拂其他二人。

    “曹师弟说,他要一个徒孙?他不打算收徒亲传吗?”

    王鹤道:“师弟多少年不曾收徒了。这个徒孙,还是替紫涵讨要的。”

    “……”卜玄皱了皱眉头。

    单灵庆不悦道:“这仨都是小子,她一个女儿家的,如何收徒教导?女师父,也不怕日后传闲话?胡闹!”

    彼时,陪坐众传功长老末席的一位中年人开口。

    “曹师兄若青睐伏家,打算从伏家收一个徒孙。天羽山上伏家人众多,眼下没有,日后总能寻一个合紫涵师侄眼缘的。届时助她化解心魔,总比寻一个男弟子强。”

    “凌师弟言之有理。”边上,有两位劫仙开口。

    凌家?

    伏玄戈看望过去。

    论辈分,其是凌天仇祖父一辈。也是靠着他,赤渊道派才能融合混元、八极之妙,将《赤岳籍》缔造出来。

    此外,他的孙女是凌家新生代中,唯一觉醒“慧心”之人。

    “他就是靠着慧心,得上代掌山青睐的那位凌家俊杰吗?就是不知道,比起堂弟,他的慧心水平又如何?”

    虽然这段时间,凌家未曾登门来碧水山庄。但伏玄戈在赤渊道派打探了不少情报,对凌家目前处境知晓不少。

    当初凌家有三个遗孤在家仆保护下来到右大陆。察觉赤渊道派在此,他们商议后便选择投靠。这位觉醒慧心的族人靠着天赋,得赤渊上代掌山青睐后,据说被一位赤渊的大前辈收徒,辈分和卜玄等同。

    也真是凌家当年有一人拜入赤渊,作为当代掌山的师侄。所以卜玄才复刻旧例,打算给伏家等同的待遇。

    在凌元征的安排下,自家两个侄儿拜入赤渊。可这俩族人资质平平,只在赤渊混了一个记名弟子,无法列入真传。待他们修行一段时间后,便离开赤渊外出建立家族。

    做法和伏家天羽山一脉类似,靠着早前留下的“精元”,在地脉重新培养子孙后代。目前凌家之繁盛,比天羽山伏家更胜。而凌元征在赤渊经营多年,也终于站稳脚跟。在凌天仇这一代时,可以通过人脉将凌天仇等几个孙辈送到几位师兄门下。

    凌元征察觉伏玄戈目光,含笑点头后,转对卜玄道:“师兄,我观伏丹歌得二代祖师垂青,是最契合《赤岳籍》的修行者。何妨让其拜入师兄门下?师兄无暇,便让王师侄教导如何?”

    王瑜,卜玄门下大弟子。

    “至于伏白唐……哪位师兄愿意收徒?如果不愿意,小弟却之不恭。”

    “你要收徒?”

    卜玄、王鹤等人惊讶了。

    凌元征虽然靠着“慧心天赋”,得赤渊看重。但他本人目前只是一位金丹修士,尚未化婴。

    因为慧心缘故,众人不认为他不能教导伏白唐。

    但——

    她是凌家出身。

    他教导伏家人,伏家人会怎么想?

    伏玄戈一脸错愕,在凌元征回了一个善意微笑后,他迅速看向伏衡华。

    “多谢前辈美意。不过前辈化婴在即,伏白唐入师后,恐难有时间教导。”

    衡华道:“当然,以您的天赋,预先留下道法给白唐,让他自行领悟倒也无妨。只是……”

    凌元征洒脱一笑:“看来,贤侄已有人选。我猜猜,是温师兄吗?同样研究火法,他的确更适合教导伏白唐。”

    他此次出言,只是为了给伏家留下一个印象。

    成不成,皆无妨。

    说到底,伏白唐有伏衡华这个堂哥,根本就不需要其他人帮忙指点功法。

    他所给予的,只是一个和杨岱同辈分的真传身份,方便伏白唐在赤渊行走。

    而之所以如此释放善意,也是凌家不甘心和伏家、阴家等老亲们,彻底断了干系。在南洲,他打算与伏家联手,只是伏家那边却死活没有回应。

    至于缘由,凌元征心中有数。

    毕竟当年的烂账,可是凌家前人干的。

    伏家再怎么正人君子,关乎一位宗师老祖的暴毙,也不可能对凌家放开心怀。

    想要修复关系,比想象中能难啊。

    凌元征心下叹气。

    他不求着和老亲戚的关系有生死与共那等亲密。但至少在出事时,可以有个帮助。而不是像曾经一样,三家围攻时,剩下两家冷眼相待。

    卜玄等人回想凌家与伏家的往事,再想想师长们提及过的言语,自觉明白几分。

    王鹤好奇问伏衡华:“小友希望伏白唐拜入温师弟门下?唔……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温师弟他……”

    “所以,我才打算亲自去帮忙嘛。总不能让白唐未来没了师尊吧?”

    “倒也不必。宋师弟去了,温师弟不会有事。至于伏白唐拜师温师弟,的确可以。”

    虽然温荣没在,但卜玄已经打算帮他敲定这桩事。

    他平日一个弟子都不收,天天逍遥自在的。在我们为门下发愁时,一个个在旁边风言风语,的确也该折腾折腾他。

    王鹤点了点头:“回头我先写入玉牒,等师弟醒来,再通知他吧。”

    ……

    伏白唐努力咬牙坚持,最终在日头即将从中天滑落时,来到神元大殿。

    伏丹歌与伏雪客已等候多时。二人等待时,早已把法力恢复,神采奕奕。

    “你可算来了。”

    伏雪客上前施法,帮法力即将耗尽的伏白唐恢复气力。伏丹歌做法扫去身上的灰尘、汗水。然后他们一左一右,夹着伏白唐急匆匆走入神元大殿。

    除却卜玄一辈的劫仙、长老外,杨岱一辈亦有诸多宗师、金丹在列。王瑜、田师善这两位师尊皆准备就绪,含笑望着自己即将入门的弟子。

    虽然自己没有话语权,但这弟子是真不错啊!

    二人对视,看到彼此苦中作乐的念头。

    三人之中,因为伏白唐要拜师温荣,是第一个出列行礼的。

    只是给几位祖师画像磕头后,他茫然看着周围的劫仙们。

    貌似,没有一位劫仙出来表示。

    自己的敬师茶,到底要给谁?

    单灵庆:“你师尊不在这里。先把他洞府密匙给你,你先安心修行。功法嘛……可以问你堂兄,也可以问我。”

    师尊不在,这也能收徒啊?

    伏白唐话在嘴边,欲言又止半响,还是乖乖称是。

    没办法,一群劫仙,都是高人,惹不起,惹不起。

    但这种奇怪景象让旁边不少宗师、金丹修士瞧见,一个个露出不悦之色。

    “这些师长们,终究如宋师伯所言一样,到底还是排外的。”

    “温荣师伯的衣钵,他们到底不肯让我们南洲人继承。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依旧会让东莱修士继承。”

    几位宗师默默握紧拳头,心中满是不甘。

    而接下来王瑜、田师善收徒,更让人不开心。

    田师善虽然母亲是南洲人,但父亲是东莱遗民,昔年随赤渊道派迁移而来。他属于中立派不假,但身边多是东莱出身的修士,显然不被南洲人视作一家人。

    “可笑,真是可笑。三个东莱人来拜师,结果还是被他们自家收徒了。所谓东南一体,不分彼此。到底是笑话!”

    好些长老看得憋闷,却不好正面扫了长辈们的兴致。???..Com

    赤渊内部分歧诸多。

    在劫仙一级,多是昔年的东莱旧人。少数如单灵庆等,不愿意掺和所谓的立场争斗,算是中立派,一心研究道法传承。

    宋玉那样的南洲出身而历劫成道者,少之又少。反倒是下面的元婴、金丹层次,南洲人逐步增多。而在筑基期,南洲人种与东莱人种出身,几乎已经持平。

    可以预见,未来的赤渊道派高层,会一代代出现南洲修士。东莱劫仙们的传承,会被南洲出身的弟子们逐一继承。

    虽然劫仙们对此早有预知,可事到临头终究是不甘心。

    所以,在凌家、伏家前后到来时,东莱劫仙们展现足够的热情。

    凌元征目前的金丹修为,就能在诸位劫仙师兄、师姐间混开,与东莱人身份脱不开干系。

    而伏家三人还没来,就能预定真传身份,更有人拜入劫仙门下,看得南洲出身的长老们一个个暗暗生气。

    衡华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心下暗暗惋惜。

    可惜我不是天魔之身来此,不然来这里走一遭,可以收割多少魔念,炼化多少六欲魔头?

    人心恶浊,利欲熏心,正是天魔大昌的征兆啊。

    东莱长辈们乐呵呵给“伏家三人”主持一场隆重的入门礼仪。

    随后,待众人散去时,单灵庆独自走过来,询问伏衡华何时讲道。

    “就明日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在赤岳寻一处地,开坛讲法。不过我所讲内容,可能和赤渊道法另有不同。”

    “无妨,只要能以‘山历’阐释。纵然和当今传承不同,也可以再开一道脉。”单灵庆道,“回头,你便是作我家一脉别祖也无妨。眼下赤岳上的七十八峰,就是七十八个研究不同道法课题的团体。”

    然后,他拉起伏衡华的手低声道:“赤渊门阀重重,可不仅仅是所谓的人种血脉之争。这道统之别,才是最紧要的。你明日讲道,只管讲道。其他事,一概别掺和。”

    对衡华的手轻轻拍了三下,然后转身离开。

    “衡华——”

    伏玄戈领着伏白唐走过来。

    伏白唐一脸茫然,满是不知所措。

    “堂哥,我这就被甩下了?我那师尊会不会已经……”

    他已经从周围人的言语中得知,自家那位师尊目前正在战场,而且处境不妙。难不成,自己这所谓的真传,其实就是继承遗产?是帮人家延续道统吗?

    “想太多。”

    衡华无语道:“温荣前辈不会出事,回头就来教你了。不过在此之前,有问题去寻单前辈,明白没?”

    “我懂。入门之后,自然不能再时刻找你,毕竟要展现对宗门的亲近。不过我眼下怎么办?你要讲道,来我师的火师洞吗?”

    “灵焰峰火师洞一脉传承,是赤渊传承数代的道脉。你师虽然没有亲传,但也汇聚一群弟子在那里听讲。勉强算是记名?”伏玄戈对赤渊这边的规矩很不理解。

    他们虽然看重师承,但又不完全按照东莱的习俗。

    每一位劫仙都会开辟灵峰,建立自己的道脉,并传下自己的修行道法。

    有些是与祖师契合,也有人是自立门户。

    放在太玄或者两阁,这些自开一脉的人应该出师,在外自成一脉。但在赤渊,他们仍属于赤渊道派弟子。

    只要是山历体系,那就是赤渊门下。

    至于未来道果是什么,随意。

    各道脉可以自己敲定。

    而道脉收徒,可以从赤渊外门招收,也可以自行在外择选。

    而如果不乐意收徒,自己这一代后可以将灵峰封印。然后等赤渊外门弟子入内门后,挑选功法选择灵峰时,再来开启这一脉灵峰。

    而道脉灵峰,并不只是赤渊劫仙遗留。当年赤渊邀请各路山历高手讲道,有些人的道法在赤渊内流传,被赤渊弟子继承后整理,开辟灵峰得以传承。

    单灵庆邀请伏衡华讲道的,便是这一类惯例习俗。他讲道若被赤渊弟子认可,未来会有弟子追寻伏衡华的道,在赤岳之上建立传承衡华道统的道脉。

    赤渊,是真不在乎这类“道果道统”。他们唯一在乎的,在于“山历”。

    一切道法,都必须以山为根基。

    “赤渊能经久存世,自然有他们的生存智慧。能跟太玄宗打得平分秋色,一度压下太玄宗气焰,自然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我们是客,姑且随他们的习俗。”

    衡华招呼堂兄、堂弟,在赤岳群山之中游览。

    最终,他挑选一处千仞峰头。

    “便是这里,此处便是太清峰。”

    “堂哥,这处山峰虽然高一些,但灵气寡少,一个灵穴都没有。”

    对修士而言,这座山峰就是垃圾。

    “如此之地,方可彰显我辈手段。须知,仙山、仙山……不是仙山成就仙人。而是有仙人所在,才是仙山。”

    双手一拍,清气袅袅而起,将整座山头包裹,好似披了一件青衫。

    “变。”

    造化之气洗礼沐浴,这座平平无奇的山峰逐渐散发一丝丝灵气波动。

    “既然要以山为根基。那就告诉他们,山为道,无名亦为灵山。”

    伏衡华托起头冠,大赤元珠射出丹光,搅动云霄。

    隐隐然,一片赤气在太清峰盘结。八条真龙若隐若现,龙吟传向远方。

    “明日辰时,我在太清峰开讲《大赤书》。有缘者,皆可前来。”

    ……

    单灵庆刚刚回云阁歇息,便见赤气凝聚天宇,不觉笑道。

    “果然如传闻所言,是一位张扬的小朋友。也好,明日点齐门下,一起去听一听讲吧。”

    王鹤回去记录玉牒,刚把手头工作忙完,便见几个弟子跑进来。

    “师尊!师尊!我听说,那位伏衡华所讲《太清大赤书》和我们是同源的?”

    “他的道书是推崇初代祖师吗?”

    二代祖师山灵子后,许各道脉自立道果传承。但初祖传承的“大赤天尊”依旧是主流。哪怕时代变迁,赤渊来到南闫福洲,“大赤道果”已然被《赤岳籍》取代。依旧有不少道脉在继续研究,如何参悟《大赤书》,走上“大赤天尊”的道路。王鹤这位管理宗门人事的劫仙,其所领导的“寿阳峰”便是其中一脉。

    “淡定,”王鹤冷冷看着几个弟子,“慌里慌张的,不像话!”

    “他的《大赤书》我看过。的确和初祖是一脉道果,可偏偏不是‘山法入赤天’。而是参悟一种奇怪的‘太清气’,炼太清而成道霄。终点相同,但路途不同,和我们并非一家。”

    若真是同路人,何必单灵庆跑过去结善缘?我早凑过去了。

    “他的《大赤书》,你们不用听。倒是地煞之术,你们可以学一学。”

    王鹤轻叹道:“虽然没有亲眼所见,但这位小朋友身上凝聚的‘造化’,比我们都不差了。”

    这说明“七十二地煞”合炼“斡旋造化神通法”,在他手中比当年,肯定更强了。

    当年击飞杨岱的一指,他现在施展起来更加自若。

    神元大殿,卜玄笑眯眯望着外面的赤云异象。

    开辟太清峰?

    讲道大赤书?

    随便,你可能不输,但我一定会赢。

    “这次,我们赚大了。”

    本来请伏衡华来,是感念昔日对杨岱的恩情,顺带拉一个“天书传人”过来,共同探讨研究天书大道。

    可没成想,对方一来就送来三个足以作真传,甚至可以在赤渊开山立宗的人才。而且,他还在“交流论道”中帮自家再度完善《大赤天书》的另一条路线。

    至于什么门阀、道脉争斗,利益纷争芸芸。我辈修仙之人,目标自然是长生问道。

    甭管伏家有多少心思,自家是得到一条“太清证大赤”的新天书思路。以二代祖师传承的赤渊道派而言,不能修炼。但从初祖的角度,可以考虑保全。毕竟未来此道走通,初祖可借此而复生。

    除此之外。

    《赤岳籍》多了一条完整的炼气、筑基路径——火焰山法。

    《山海经》思路得以补全,可以着手实践。

    还有一个专修南明离火,继承先天离卦的真传。进可为赤渊补全“火师一脉”传承,研究新的天书。退可为《赤岳籍》打通一条别传之路,补全《赤岳籍》。

    作为一派执掌,没有什么比自家道统、理念进一步补全、完善更值得欣喜。

    但很快,他的目光落向地渊,又再度阴沉起来。

    魔神之口,终究是赤渊道派的威胁。只要这个威胁不解除,自家纵有道法三千,也难得长生逍遥啊。

    “还是要督促他,快些准备五彩石。”

    不过在此之前,伏衡华的些许举动,自家可以多多捧场。

    求人,总要拿出求人的态度。

    昨天、今天的,一起补上。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