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取之于民,也当用之于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墨从天上拽下来。

    包括撮合秦墨与元嫚,也是存着这等心思的。

    可现在,他的目标以另一种方式达成了,把秦墨从天上拽下来了。

    但似乎,秦墨落得不是地方,直接掉进泥潭里,淹了个半死不活,精气神都没了。

    这绝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爱卿,可是怪朕不体恤,派卿来查办袍泽?”

    嬴政不知该怎么宽慰秦墨,只得将话题扯到自己身上。

    这一招果然奏效,秦墨立即摇头道:“臣来查办,至少还能给他们留个全尸,不必遭受腰斩酷刑。”

    “陛下不怪臣纵容他们避刑,已是对臣最大的体恤!”

    嬴政拍了拍他手臂,笑道:“既然爱卿也知,彼辈能自刎已是大幸,便无需耿耿于怀了。”

    “爱卿对得起的袍泽情谊,理应无愧于心。”

    “彼辈便是入了九幽,想来也当感佩爱卿,顾念照拂之恩情!”

    秦墨惭愧一叹,却没有再接话。

    还是那句话,事情不落到自己头上,谁都能说两句,只有落在自己头上时,才会知道厉害。

    “爱卿……”

    “臣有万言书进奏,将来或可免于南阳之事重演,至少应该能避免一些!”

    嬴政还想在说些什么,但话还没有说出口,秦墨正好也从怀里掏出一沓白纸,献于他面前。

    嬴政愣了愣,伸手接过查看。

    白纸以丝线穿钉成两册,一册开头写着军制该略,一册开头写着官制该略,也没有什么封皮,入眼尽是以炭笔写就的蝇头篆字。

    如此厚实的一沓白纸,写满蝇头篆字,这可是‘真·万言书’了!

    “陛下可知,南阳军大小将官,为何要与郡守司马徽同流合污,鱼肉百姓搜刮民财?”

    秦墨献了万言书,心中似乎放下了一块大石,再次开口道。

    嬴政摇头表示不知,反问道:“难道不是贪心作祟?”

    秦墨苦笑:“也是,也不是。”

    “或许有贪心作祟者,但更多却是戍卒逾期已久,自备资财衣粮用尽,难以为继。”

    “彼辈将官纵然贴补岁禄,也断无法养活数千戍卒,不想让手下袍泽兄弟饿死,便只能从旁人口中抢食!”

    嬴政哑然,却是无言以对。

    照秦墨这么说,南阳军的大小将官,铤而走险搜刮民财,完全是朝廷逼出来的!

    好半晌,嬴政才突然又道:“为何不向朝廷申调借贷……”

    但说完之后,自己也摇头了:“是朕想得太简单了!”

    士卒向朝廷申调借贷,利息是非常高的,放在后世妥妥就是驴打滚的高利贷。

    一旦抵还不上便要受罚,大秦常年有大量刑徒可用,大都是还不上借贷的服役士卒或百姓。

    放在六国统一之前,士卒在前线打仗,资财用完后,借也就借了。

    毕竟不论自备的还是借贷的,都是先期投资,只要能砍下敌人头颅,一切自然迎刃而解,反之人死鸟朝天,也管不了那么多!

    可如今六国已灭,除边塞之地外,士卒根本没有杀敌立功的机会,而且边塞之地施行军管,还人少地广,边卒可以屯田,总归是饿不死。

    但塞内就不同了,想屯田饱腹,就得去侵占百姓的田土……

    另外,塞内就算戍守的时间不逾期,也不是所有士卒都能备足一年之用的资财衣粮,若向朝廷借贷,一辈子就算是完蛋了。

    所以说,南阳军的乱象,还真就是朝廷逼出来的!

    “正如爱卿曾言,乱世之法到了今时今日,已有颇多不合时宜之处,确实应当再行变法。”

    嬴政沉吟咬牙,看向手中的两个册子。

    他也不走了,找了个凉亭坐下,借着夕阳余晖,便开始翻阅。wap.biqupai.com

    第一册军制改略,并不触及更卒正卒,乃是只针对戍卒常备军。

    嬴政看得暗暗点头,秦墨没有上来就全盘推翻现有军役制度,显然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毕竟南征百越在即,操之过急并非好事!

    改略第一条,乃是降低朝廷借贷利息,低至年息百五,借一万钱只需还一万零五百钱。

    另置分期还款之策,一次借贷可分数年还清,越早还完利息越低,若是今年借明年还,利息更是低至百三。

    嬴政刚还赞叹秦墨深思熟虑,可看完这一条降低借贷利息,不禁又是咂嘴。

    降低利息他不反对,但这也降得太狠了。

    简直是从天上,直接降到地心,朝廷若照此行事,也就是赚个辛苦钱,甚至连辛苦钱都赚不到,白给士卒百姓打工!

    秦墨就在旁边站着,见他面有异色,便道:“陛下,国库之财,取之于民,也当用之于民。”

    “臣之军制改略,也是以此为基石,若不降息,便是空中楼阁,断然难成!”

    嬴政不置可否,继续往下看。

    第二条是调整戍卒服役时间,从一年改为三年,一次服役终身免役,国战若有征召另算。

    这算是以利诱之,一次服役终身免役,对需要每年服更卒之役的百姓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但,这也确实需要朝廷降息配合,否则民间小门小户,自备三年资财衣粮,纵然有负担起的,也是极少数。

    嬴政看到这里,对降息的抵触,才算消除一些。

    毕竟三年老卒,在战斗力方面,将会远超如今的一年之卒,拉出去打仗,想必也是事半功倍!

    接着往下看第三条,嬴政心中的降息抵触,便彻底消散一空了。

    戍卒军中设置宣教官,独立于将领、军法官之外,负责士卒生活教育。

    如此,塞内镇守各郡之戍卒,便不必再局限于关中子弟,只以关中子弟为骨干,从他郡征调正卒,往别郡充任戍卒即可。

    训练作战之余,宣教官教授士卒识字明法,灌输忠君爱国之思想,长年累月如此,三年之后纵然退役,也已成秦制之拥趸。

    待回乡散入民间,或可转为官吏,更会影响深远!

    ……

    秦墨明显是受刺激太大,难得没有偷懒,所以进奏给嬴政的军制改略,不是以往的大概方略。

    而是条条款款,事无巨细,写的明明白白,嬴政看完之后抬起头,才发现天色早就黑了,身边是扶苏元嫚,还有虞姬和赵高,在为他掌灯。

    “此改甚为可行,爱卿辛苦咧!”

    嬴政心中欢喜,看向坐在一旁精神萎靡的秦墨,不吝赞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