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不同的阵亡方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呢,哪一支威武之师不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呢?

    回报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取得胜利,让他们的名字被世人所铭记。

    “阵亡士兵的名字和身份要记录好,战后要给他们立碑!”秦汉对身后的参谋说道。

    “是!”

    当秦汉安抚朱剑侠的时候,库珀总督也收到了炮兵全军覆没的消息。

    库珀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内心就有一些吃惊。

    步兵还没有接战,骑兵和炮兵就损失殆尽了,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该死的斯特林和马奎尔,都是一群中看不中用的废物,如果自己能分身指挥,那么一定不是这个结果。

    不过,幸好敌人的炮兵也哑了火,看来损失也不小,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库珀把视线投向了正在远去的步兵,只要步兵推上高地就算赢了,炮兵没有了可以再训练,骑兵没有了可以再雇,都不是太大的问题。

    在双方炮兵较量的时候,讨伐军的步兵往前推进了六七百米的距离,他们并看不到炮战的结果。

    在爆炸声和硝烟味的刺激下,血脉中逞凶斗狠的基因觉醒了,一边欢呼着一边大步朝前走去。

    和稍有纪律的步兵营比起来,民兵更容易被气氛裹挟,他们的步伐从最开始齐步走变成了快步走,最终发展成了小跑。这就导致他们和后面主力营的距离越拉越远。

    三利军的阵地上非常安静,只有军官来回巡视提醒的声音。

    整个阵地上一个有四个步兵营,其中有三个步兵营被安排在了第一道战壕,一个步兵营被安排在第二道战壕——利雄鹿的第一营,这是秦汉特意给他安排的位置。

    第一道战壕里的三个营从西到东分别是第四、二、六营。

    也就是防守任务最艰巨的就是第二步兵营。

    秦汉之所以把他们安排在这么关键的位置,是因为二营长刘二是几位营长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也是最老成持重的一位。

    正面战线将要面临一场非常残酷血腥的战斗,年龄大一些的指挥官更适合来指挥。

    刘二此时正现在一门加特林机炮的旁边,一边嚼着烟草一边用一块鹿皮擦拭自己的军刀。

    统制把指挥开火的权力交到了自己手上,只要二营阵地的枪一响,其他各营也会跟着射击,所以他的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统制三番五次的嘱托之下,刘二深知三利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超过敌人,全力开火的话很有可能瞬间就把敌人吓跑了,所以他们要留出一点“杀戮距离”。

    “杀戮距离”这个概念是秦统制发明的,是“武器有效杀伤距离”和“实际开火距离”之间的一个差值。

    这意味着开火之后,即使敌人立刻溃退,三利军手里的武器仍然可以追着敌人的屁股,继续杀伤敌人。

    有了“杀戮距离”的概念之后,三利军的作战就变得简单了很多,只要合理控制好“杀戮距离”的长短就可以了。

    想要多杀伤敌人,那么就要多留出一些“杀戮距离”:如果想要保证阵地的安全,尽快击退敌人,那么就要少留一些“杀戮距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