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刘邦:敬,邓绥! 季驰光:邓姐运气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她身后的宫女死死的低着头,不敢抬头。

    【鹤归:按道理说,刘祜和前头两个皇帝的血缘关系都挺近的,要不然也不能挑上他。再说了,刘祜看着年轻还健康,完全不用担心未来,偏偏还有一些杠精总喜欢跳出来指责。】

    【北笙:这种时候跳出来的大臣肯定不可能是那种忠心耿耿的,绝对就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跳的。】

    【秦始皇的宝贝:就说那个大司空周章吧,皇帝都登基一年了,非得出来给人找不痛快,还上下串联,利用别人对wuli邓姐的不满到处搞破坏。】

    邓绥笑笑,蘸了蘸墨水,在蔡伦新供上来的那张纸上落笔。

    周章。

    藏的倒挺深,还不安分。

    ……

    “主要是邓姐运气真的不太好。”

    季驰光想想就唏嘘。

    邓绥掌权的时期刚好是东汉天灾最多的时候,她执政十五年,起码有十年都是在连年的天灾中度过的。

    “邓姐掌权的时候,水灾几乎没缺过,还时不时来场地震、飓风和冰雹。”

    “这些气象灾难,持续了整整十多年。”

    刘邦看得目瞪口呆:“这还能撑?”

    刘邦想想就觉得牙疼。

    难怪能和吕雉并称。

    这种见鬼的环境里居然还能够坚持十多年……刘邦看了都要给写个服字。

    但凡心智软弱一些,恐怕就是一场灾难。

    吕雉却叹气,她没有再给刘恒喂饭,而是拿手帕给他擦了擦嘴,将孩子交给了乳母。

    刘邦侧目:“怎么了?”

    这两天不是热衷于跟她的新儿子培养感情吗?

    怎么突然撒手了?

    吕雉却不理他,只是目光沉沉的看着天幕,突然说了一句:“陛下,你要知道人言可畏。”

    刘邦皱眉,他很快就听懂了吕雉的言下之意:“不能吧,那个新上来的继承人才多大?”

    不是说未及弱冠?

    又是半路出来混上的皇帝,没什么执政经验,这时候要是强制不让邓太后掌权……就这么个娃娃能撑得住?

    吕雉摇头:“陛下心怀天下,旁人可未必。”

    就有这么些蠢货,只看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

    ……

    “而这个时候,朝堂上已经对太后有了很多不满之声。”

    “首先是李固,这位是东汉中期的名臣,率先指责邓绥,认为地震是因为邓绥掌权,阴气过重。”

    “紧接着是刘向,观点大同小异,他总是认为冰雹是因为邓绥掌权,阴盛阳衰。”

    【二凤:我#¥&%!这两位大哥是不是有病?】

    【chuya的兔子:我真是被狠狠的无语到了,这种时候你指责邓绥,你没那个大病吧?你把邓绥弄下去了谁掌权?才十岁的皇帝?他才当了一年皇帝,根本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教育,他行吗?!】

    【壳破咩die:真是无语,女人怎么了?女人吃你家大米了?邓绥辛辛苦苦一辈子,她对不起谁了?这种时候能不能看点实际的?光顾着看她的性别,你怎么不看她的功绩?】

    【南方难依:事实就是这俩根本青史无名,能被我们大家知道,全靠他们蹭邓绥的热度……话说那个刘向和西汉的那个应该不是一个人吧?】

    【楚清棠:不是,虽然那个刘向也骂过许皇后,但不是同一个人。】

    天幕之下,李固和刘向被骂得脸色通红。

    宫中,邓绥难得露出笑颜,吩咐着宫人给她温了一壶酒。

    那两个人,因为学识渊博,颇有才名,她本就在风尖浪口,不好动他们,因此即便他们骂得再狠,也只能容忍一时。

    不过她不好直接下手,看着他们被骂,心里却也高兴。

    只是……

    邓绥看了一眼被送上来的酒,沉吟片刻,又吩咐道:“去给哀家再拿些纸来。”

    虽然高兴,但想起天幕说的十多年灾异,邓绥刚刚轻快了些的心情又沉了下去。

    她得先记下来。

    酒什么时候都能喝,但天幕关于天灾的讲解却很难再有。

    邓绥眼光灼灼。

    这些天灾要是能记下来,那一定能少死不少人。

    天灾连年的情况下,每一条人命都弥足珍贵。

    至于天幕会不会讲?

    这个邓绥倒是很有信心。

    毕竟……

    主播看着好像挺喜欢她的?

    ……

    “延平元年,天降陨石,大规模的水灾爆发,此后水灾持续整整六年。”

    邓绥猛的抓紧了自己的裙摆。

    她闭了闭眼,但是根本没有时间沉浸在伤痛之中,而是很快收拾好心情,奋笔疾书。

    她要全部记下来!

    “永初元年,特大水灾爆发,从而引发了山洪,同时还带来了飓风和冰雹。”

    “世人将其归咎于邓太后的掌权。”

    邓绥握紧了笔杆,咬牙切齿。

    季驰光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

    “永初年,京师、并州、凉州,爆发了饥荒。”

    邓绥的笔猛的一停。

    季驰光沉默片刻,还是说出了那句。

    “人相食。”

    邓绥咬着唇,把这句话又记了上去。

    京师是一个国家最繁华的地方,居然也……

    而并州、凉州,都是靠近游牧部族,民风彪悍,兵强马壮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乱起来……

    邓绥没敢继续想下去。

    “从永初四年起,大汉有了连续六年的蝗灾,其中以永初五年的情形最为恐怖,全国同时爆发蝗灾。”

    东汉的百姓也在听天幕,一时间人心惶惶。

    “真的不是因为太后执政,牝鸡司晨,违背天命,这才引来了这些灾异吗?”

    “怎么不是?自从太后掌权,我们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先帝那时候可没这么多天灾。”

    百姓们的议论却被季驰光的声音打断。

    “但即使是在这样连年天灾的情况下,邓绥依旧杀出了一条血路。”

    各地议论的百姓皆是沉默了一瞬间,随后爆发了更大的议论。

    怎么可能呢?

    这样的描述,想想就让人觉得未来没有盼头。

    邓太后就算再怎么强势也只是人,她能怎么办?

    但是季驰光告诉他们,邓绥可以,她真的可以做到力挽狂澜。

    “每每有一个地方发生灾祸,邓绥就夜不能寐,她下令大肆削减宫廷支出,用于救济灾民。”

    “自从她执政以来一直到她去世,东汉的粮仓几乎没有关过大门,只要粮仓里还有一粒粮食,她都会拿去救济百姓。”

    百姓沉默了下来。

    “她派人安置难民,并将公田悉数赐予贫民,又派心腹大臣去受灾严重的地方,赈灾救济,开仓放粮。”

    “她免除了受蝗灾严重地区的租税,又将粮食调往受灾严重的地区,力求做到赈灾及时。”

    “她下令免除辅地区年的田租、更赋、口税。”

    反对邓绥的贵族们也沉默了下来。

    “她掌权之前,接手的是一个满目疮夷的汉朝。去世之前,还给刘家的是一个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的江山。”

    “史书称曰: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同一时间,看天幕的刘邦等人也沉默了。

    久久,刘邦倒了一杯酒水,敬向天幕。

    “敬,邓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