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6 章 孙氏番外(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偏偏庵堂提供的饮食还素得连一点油荤都不肯放,她过来之前,原本的孙氏就是被饿晕过去的。

    现在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念经,孙氏当然乐意。

    只是没想到……

    她被关在一个阴暗的小佛堂里,陪着他的只有那冷漠得不像个活人的老宫女,她跪在那庄严的佛像面前,一动也不许动。

    佛像前点着两只黄蜡烛,散发着动物油特有的腥味,一早醒来,对着那猪食食不下咽的孙氏,在这难闻的味道里,实在克制不住呕吐的欲望,张嘴就想要吐。

    却被旁边一个冷漠的眼神喝止在了原地。

    蒲团也好冷,孙氏求了很久,才求来的这个蒲团,但是,这薄薄的垫子根本挡不住从地板上往上渗透的寒气。

    孙氏才跪了半个时辰,就觉得自己的腿要废了。

    但她根本不敢站起来。

    直到该吃饭的时间,她才被允许离开那个简直要成为她噩梦的地方。

    孙氏甚至连站都站不起,她是一点一点的爬到门口,然后才稍微适应了一些,勉强扶着墙壁,一步一晃的走回房间的。

    期间,老嬷嬷全程冷眼观看。

    孙氏以为的念经:悠闲地盘腿坐在炕上,盖着一层薄被,有一搭没一搭的念一句我佛慈悲。

    实际上的念经:下跪、蒲团、一整天!

    孙氏:……给我个痛快吧。

    ……

    孙氏就这样过

    ()    了三天。

    每一天,

    她都像是活在地狱里。

    孙氏这辈子都没吃过什么苦头。

    小时候,

    她被太子妃养得很精心,所有的功课都是照着未来皇后的标准教导的。

    长大了以后,她顺顺利利的坐上了贵妃的位置,又很快得了皇后的宝座,享受着后宫第一人的待遇。

    年老之后,她又成了太后,虽然头上还有个太皇太后压着,但是对方很快就没了,虽然皇位上换了两个人,但不管哪个都对她恭敬有加。

    就算是人生最艰难的那几年,孙氏也没有真吃过这么多的苦。

    朱祁钰就算再怎么不喜欢这个嫡母,也是毕恭毕敬的把她供起来的。

    她不是不想逃跑,可是,她现在的身体很弱,她过了几十年锦衣玉食的日子,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勉强适应了这里的伙食,但是那些进补,对她来说,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更别提她现在每天都要去跪着念经,膝盖每天晚上都酸痛到让她浑身发抖、冷汗直流,别说逃跑了,她连顺顺当当的走路都做不到。

    孙氏的心气就这么一点一点的被磨了下来。

    直到有一天夜里,她从睡梦中,突然惊醒,透过窗边的昏黄的铜镜,孙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她已经十六岁了啊!

    孙氏泪如雨下。

    曾经的她,在这个年纪,和朱瞻基你侬我侬,花前月下。

    可现在呢,她却只能留在这个庵堂里,整日面对着一个不阴不阳的老太婆,枯耗她的大好青春!

    孙氏原本已经慢慢消失了的傲气在一瞬间又回来。

    从她眼里消失的光,一点一点的回来了。

    她想,我不能就这么死在这个鬼地方。

    我得去找陛下,陛下一定会救我的,他明明这么爱我。

    于是,孙氏像是重新找回了人生的目标一样,她不再浑浑噩噩的过日子,而是开始小心的观察庵堂里人的出入情况。

    甚至还强忍着害怕,朝一直被她疏远的李嬷嬷打听情况。

    要是换了个人,说不定还真听不出她的言语试探。

    可偏偏人家老嬷嬷在锦衣卫里干的就是这个活,自然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

    不过,她并没有厉声喝住对方,盘问对方的小心思,反而是又往京城去了一封信。

    不久,收到回信的李嬷嬷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笑容。

    她知道该怎么办了。

    ……

    孙氏突然发现,一直看管着她的这个老太婆,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接触。

    相反,她明明只表露出一点善意,对方却很快给予了温柔的反馈。

    渐渐的,这个老嬷嬷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触了。

    孙氏甚至有一天吃到了老嬷嬷自掏腰包给买的肉。

    甚至,在她的小心打听之下,对方还给她讲了一件让她心脏狂跳不止的好消息。

    皇太孙已经选妃,在大

    臣们眼中,

    这已经是个成人了。

    为了巩固太孙的正统地位,

    永乐帝宣布,对方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场游行巡视活动。

    如果没有意外,半个月后他们就会路过这座庵堂。

    孙氏的脑子里一下子充斥着喜悦。

    她甚至来不及去思考为什么一直对她防备有加的老嬷嬷会给她透露这个重要的消息,她只一昧的沉浸在了欣喜之中。

    等陛下来了以后,我就有救了。

    孙氏将这一点深深的刻在了自己的脑海里。

    甚至到了那天晚上,她都忍不住在床上畅想。

    陛下那么爱我……我也最爱的是陛下……他怎么可能不会救我呢?

    如果说曾经对朱瞻基的爱情,利益掺杂七分,真情只有三分,那现在的孙氏,已经把对方当成了救命稻草。

    仿佛只要朱瞻基看见她,对方就一定会一眼爱上她,并且愿意为了她忤逆祖父,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来救她。

    孙氏躺在床上,脸上带着幸福满足的红晕,畅想着自己脱困以后的生活。

    等她成功出了这个鬼地方,她一定要一把火烧了这里。

    那么就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这里受过多大的屈辱。

    她就可以回到皇宫,继续过她人上人的生活。

    至于那个李嬷嬷……哼,看在她对自己勉强有些帮助的份上,她就不要对方的命了,不过,谁叫这些年她对她的遭遇视若无睹呢?

    到时候就把她打上五十棍子,赶出去好了。

    孙氏欢喜的畅想着美梦,甚至忍不住,咯咯笑出了声,完全没有留意到,门口有一道黑影悄然离开。

    ……

    朱瞻基莫名其妙的接到了祖父要求他巡视大明的任务。

    现在的朱瞻基,已经不再是当初缩在祖母身边求保护的孩子了,相反,他高大俊朗,文质彬彬,看起来就是个非常出色的继承者。

    朱瞻基困惑的去找祖父。

    “您让我巡视大明,这个我懂,可为什么一定要去这个地方?”

    他指着永乐帝私下给他的密旨的一处。

    “这里既不是边境,也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人物,税收也很正常,每年虽然也有些案子报上来,但都不是什么大案,怎么偏偏一定要让我去一趟这里?”

    永乐帝意味深长的看着他:“等你去了,你就明白了。”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富有深意的道:“瞻基,不要让朕失望。”

    朱瞻基:“?”

    他一头雾水的来,又一头雾水的回去了。

    不过,虽然怎么都想不通祖父的用意,但是已经布置下来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朱瞻基收拾好了行囊,和新婚的妻子胡氏做了告别,然后,带着他自己的班底,踏上了征程。

    ……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祖父一定要让我来这个地方走一趟了。

    朱瞻基木着一张脸,看着眼前这个哭得梨花

    带雨的女人(),

    ∨()_[((),

    救命。

    本来一切都很正常。

    这些年,因为祖父的锐意改革和进取,大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边地的建设也在一步一步的加强,国内的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开展,民心归附,四海升平。

    至少,现在再让朱瞻基上去干活,他就算脑子再怎么抽也不会弃边了。

    毕竟现在的大明压根儿不缺那点钱。

    所以,朱瞻基的巡视,意料之中的顺利。

    自从天幕给他们科普了乾小四的南巡面子工程之后,几乎每一位皇帝都吸取了教训,虽然仍然保留了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但是也会坚持微服私访。

    所以这回,朱瞻基每到一个地方,都只是会简单的接见一下大臣,处理一下当地的大小事务,然后就会直接偷溜出去,看看百姓的真实生活。

    结果……

    他这边刚到一个地方,才把正事干完,正准备上路的时候,突然,他听见祖父派来的一个人开口了。

    “小主子,您这段日子也辛苦了,不如出去打猎吧,正好,今日天气晴朗,适合打猎,您也可以放松一下心情。毕竟,做事也要劳逸结合嘛。”

    这个人是他祖父永乐皇帝的人。

    这件事情是他们祖孙俩都心知肚明的。

    毕竟皇孙一天天长大,皇帝一天天年老,两个人的矛盾总会越积越多。

    并不是说是他们两个感情不深厚,相反,朱棣祖孙俩的感情一直都很好。

    但是,感情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是双方都需要努力去维系的。

    而多疑这种容易摧毁感情的东西,又是所有年老帝王都会有的通病。

    所以,为了不让祖父对自己起疑心——主要是他也确实没干啥坏事,不需要太过防备——朱瞻基干脆就把一个众所周知的永乐皇帝的探子提拔到了心腹的位置。

    这样,虽然让他的一切行动都暴露在了祖父的目光中,但是也成功的让他获得了朱棣的最深信任。

    不过,这个探子虽然吃的是永乐皇帝的饭,但是对朱瞻基本人也挺忠心的,所以,在对方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朱瞻基其实没有起任何疑心,只当是自己的心腹心疼自己过分疲劳,所以才给了这么个建议。

    再加上他也确实有一阵子没出去野了,于是就顺水推舟,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下来了。

    直到他来到那座山下。

    直到他看见了那小路上慌不择路逃跑的女人。

    直到那个女人说自己姓孙,是邹平人。

    朱瞻基:我麻了。

    我说为什么祖父一定要让我来这里走一趟,敢情是担心我被触发什么奇怪的一见钟情buff吗?

    朱瞻基可以发誓,是,自己一开始确实对这个姑娘心怀怜惜之情,毕竟作为一个正常男人,看见一个瘦弱又可怜的漂亮姑娘惊慌失措的模样,他下意识的产生一点同情之心,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    并不是一见钟情或是爱慕有加,仅仅只是一种想要帮忙的态度。

    直到她含羞带怯的说自己姓孙。

    朱瞻基:“……”

    告辞!

    ……

    孙氏发现,最近庵堂里似乎有些古怪。

    她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看守自己的人似乎有些松懈了。

    孙氏试探着去问李嬷嬷,结果却得知了一个令自己大喜过望的消息。

    似乎……皇孙要过来了呢。

    老嬷嬷难得给了她一个笑模样,整张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看得出来是真的很高兴:“听说皇孙要来这边打猎,为了避免意外,还特意派人去请当地的猎户帮着清场子。哎,这当地人哪里有我们做得好?这不,大家都担心皇孙的安全,就特意把人手混进去帮忙了,所以这庵堂里人就少了些。”

    孙氏脑子轰隆隆的。

    她几乎克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皇孙殿下居然要来了吗?”

    陛下刚好要过来打猎,庵堂里的人手又刚好要撤走一部分,那对她的行动,可真是大大的有利。

    满心的欢喜已经冲垮了孙氏的心防,她甚至已经来不及考虑,为什么李嬷嬷这个一向非常严格的看管者会在她这个犯人的面前讲这么重要的消息。

    她现在只顾得上欣喜。

    于是,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逃离的工作似乎顺利得不可思议。

    老嬷嬷在吃饭的时候被人叫了一声,那人是在院子外喊的人,所以,李嬷嬷不得不放下碗筷,离开了一段时间。

    孙氏趁着她离开,在她的碗里下了一点自己的剩菜。

    她本来是想要收买这里的小尼姑,找一点泻药来的。

    只可惜,她进来的时候还只是个几岁的小人儿,家产又被抄得干干净净,整个人穷得只剩下柜子里的几套衣服,实在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去收买人,而且,她也担心贸然行事会暴露自己的意图,只能作罢。

    不过,好在李嬷嬷是老人了,哪怕外表瞧着像钢铁一般坚硬,内里的肠胃却依旧脆弱。

    只要一点过期的腐烂食物,就能叫她上吐下泻。

    孙氏把自己前两天偷偷留下的一点剩菜存了起来,一直存到上头长了白毛,然后才在今天早上将白毛全部给摘了,收拾得鲜亮了些,然后,她悄悄的将这个搅和进了今天的面里。

    她满心忐忑的做着,浑然不觉阴影里有一双一直死死盯着她的眼睛。

    不久,老嬷嬷回来了,在孙氏不安的目光中,她顺顺利利的吃完了剩下的东西。

    没多久,老嬷嬷开始闹起了肚子。

    为了避免出事,她把孙氏反锁在了房间里,自己去方便了。

    孙氏把蒲团垫在自己的胸前,闭着眼睛,大力的朝着门撞去,不顾疼痛的狠狠撞了几十下,总算把那年久失修的木门撞开了。

    孙氏长出一口气,丝毫不敢懈怠,拿

    上自己先前偷偷打包好的东西,朝着自己早就看好的一条逃跑之路跑去。()

    ?小雪狮提醒您《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陛下看起来还是这么的精神,他穿着一身打猎时候穿的骑装,张弓搭箭,人群中最耀眼的就是他了。

    孙氏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努力回想着皇帝曾经最喜欢的模样,酝酿了一下情绪,眼含泪光的冲了出去。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她成功闯入了这个打猎的队伍,没有被流矢射中,也没有被什么不长眼的人冲撞,反而非常顺利的被带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而眼前的陛下看起来对她似乎也非常同情、非常有好感的样子,对她的态度一直都很温和。

    正当孙氏打算再接再厉的时候,就听见对方问了她一句:“你是哪里人?可是遇见了拐子?要我帮着送你回去吗?”

    孙氏红着脸看了他一眼,怯生生道:“妾身姓孙,是邹平人……”

    她话还没有说完呢,对面的朱瞻基的脸瞬间就绿了。

    朱瞻基直接下意识的一把推开了她,向后退了好几步,看她的眼神跟看洪水猛兽没有区别。

    “卫兵!卫兵!”

    她听到对方大声的呼喊。

    原本还只顾着护卫四周的卫兵一下子就拥了过来。

    朱瞻基用一言难尽的目光看了她一眼,转头对自己的心腹们道:“今天就到这吧,我们就不打猎了,先就回去吧。”

    他又指了一个人。

    “你,骑一匹快马回去,通知所有人,即刻收拾行李,告诉他们,我们在这里耽误的已经够久了,实在是有负皇恩,必须马上就往下一个目的地出发。”

    这个有孙氏的地方他是一刻钟也待不下去了!

    孙氏脸上深情款款的笑容还没来得及完全展示出来,朱瞻基就已经翻身上马,才刚刚骑稳,他就狠狠地挥了一下鞭子,朝着来时的方向全力冲刺。

    整个人的背影都充斥着落荒而逃的意味。

    祖父救我!

    我再也不来这儿了!

    孙氏:“?”

    直到她被带回去,直到她在那里念了一辈子的佛,她都没有想明白,那天究竟是哪里出了岔子??!!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