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异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他担心的情况完全没出现。

    宁卫民眼神不但始终澄清,听得全神贯注,相当认真。

    甚至在他诉说的过程中,还感同身受似的,连连点头附和。

    一直在说“没错……”

    “对对,是……”

    “应该,应该……”

    于是情感受到了认可和尊重的张士慧,也就有了充足的勇气,毫无遮盖的说出了所有掏心窝子的自白。

    并为此大感轻松与快慰。

    或许,这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缘分吧。

    一次本应该在常人之间,会弄得彼此提心吊胆、心生疏离,甚至很有可能发生不愉快的借款。

    就这么非常和睦的达成了。

    既没有借据,也无需担保。

    偏偏双方还都心生一种难言的满足感,感到彼此的情感更接近了。

    借钱的事儿能办到这个份儿上,也只能说是一种异数。

    …………

    手握五万五的现金,宁卫民心里总算踏实多了。

    这就是说,他至少不会百忙一场,眼睁睁的错过命运摆在他眼巴前儿的这个机会了。

    再怎么样,哪怕是明天就进行交易,他也能从中截留下来两三成的字画。

    于是这个时候,为了争取更大的胜利成果,他又做了几件力所能及的事。

    其一,他尽量通过京城饭店的外国人把这些人民币换成外汇券。

    因为用人民币直接买画儿,等于一块两毛五的人民币当一块钱外汇券用。

    比黄牛党1:1.2的兑换比率还高,实在不划算。

    既然能省点儿,当然就得省着点儿,多买下一幅画,几乎就是上千万啊。

    其二,他私下里找了一次库管员小齐。

    不但拉在小齐在外面吃了顿饭,还塞给小齐一百元钱和一个单子。

    目的是想让小齐,利用这几天,帮忙照着单子,把他列出的那些画家的作品挑出来。

    然后集中收敛起来,以便于他交钱时直接弄走。

    这件事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知道画家和画家不一样,他写下的画家,可都是日后亿元俱乐部的成员。

    一幅能顶旁人十幅的,可以直接提高这笔生意的含金量。

    其三,宁卫民又联络了公司的几位高管。

    以一年为期,许以百分之三十的年息,找他们借外汇券。

    说实话,现在他的信用还很有限,这些人即使愿意借给他,也不会太多。

    他预计每个人顶多一两千块而已。

    而这就是愿者上钩的尝试了。

    无论能借来多少,也总比没有强。

    至于最后,宁卫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尝试。

    那就是把借款的主意,还打到了皮尔·卡顿这个老板的身上。

    因为知道法国老头儿得在欧洲过圣诞节。

    宁卫民的攻坚对象,自然就得瞄准卡顿先生在华的首席代表宋华桂。

    而且他自知还不能只凭一张嘴直接要钱,他得证明自己的价值,成功率才会高。

    于是他就用了一天一宿的时间,加急赶出了一份《有关大陆市场初期开拓发展》的企划书,才好去觐见自己的顶头上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