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棒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不能做到占多大的便宜,但真能少吃不少亏。

    至少,也能充分占据主动,压着别人谈交易,心里不憋气,有个痛快劲儿。

    说白了,放在三十年之后啊。

    这招就跟大家逛服装摊儿的时候,说出一口低价。

    然后再也不理小贩的纠缠,直接就走是一个道理。

    小贩要不按你的价儿卖给你,绝不止步回头。

    也只有这样毅然决然,拒绝一切谈判妥协的态度,才能按照自己心目中期望的价钱买到相对便宜的衣服。

    但话说回来了,这一策略讲究一个“奇”字,它也并非一个无往不胜的利器。

    一旦被对方看穿,让人家预料到最坏后果,并做出准备,这一手的威力便发挥不出来了。

    所以说,现在这“张大勺”能不倍感惊疑吗?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出百试百灵,天衣无缝的戏,今儿竟然头一次穿帮了。

    最关键的,还是被一个不声不响的小年轻,轻而易举的看穿了。

    “嘿,今儿这事儿可是真蹊跷。你年纪轻轻就懂这个?跟谁学的?老家儿教的?”

    “张大勺”没有开价,而是选择继续探底。

    说这话的时候,他目光直打闪,显然心里是不踏实的。

    宁卫民自然清楚,这时候可不能勉强。

    反而需要极为坦诚的表现,才能安“张大勺”的心。

    于是他也没遮盖,一五一十把自己知道的都掏了出来。

    “不敢跟您面前班门弄斧,也谈不上懂。实话跟您说吧,我没爹没妈,孤儿一个。不过我倒是有幸碰上个好师父,老人家经常指点我怎么做生意。”

    “我师父呀,过去是‘打硬鼓’的。他曾跟我说过,有时候收货就能碰上横主儿。而且往往就是这种情形最好成交。因为要么是家里阔,要么就抱定了要痛快出手的心思,否则人家不会摆这样的架子。没必要呀。”

    “您这一手,我师父叫‘棒槌捶衣裳’。他是把卖东西的主家儿比作棒槌,把登门收货的比作了衣裳。因为像您这样的情况,主家儿开价就不容还价。多半儿还指着东西拿话稍打人,收货的如果舍不得走,还愿意成交。那价钱当然就得由着主家来,身上的钱还不都抖落出来了?”

    “我师父还告诉我,说用这种招数的主家儿,主心骨不容动摇,基本上就给一次成交机会。要想有所获,就别起过分的贪心。要真觉得价钱不合适,什么都别说,拔脚走人就完了。能省下的,也只有时间……”

    宁卫民这席话说完,张士慧和边建功是恍然大悟,俩人登时就窃窃私语起来。

    而被揭开了底牌的“张大勺”,心里明白了。

    可多少有点丧眉耷眼,觉得怪没意思的。

    这也难怪,那么大岁数的人了,在小年轻面前做戏,还演砸了。

    下面该怎么办啊?真开口叫高价儿啊,有点不上品哪。

    “那照你这意思,我就是个棒槌?成了,什么也甭说了。我这个棒槌今儿碰上行家了,算我眼拙。小伙子,今儿我是当了回自作聪明的丑角儿,让您见笑。”

    “张大勺”说着就冲宁卫民一抱拳,完全是一副光棍儿的架势,果然挺性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