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 同一条船(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易拉得公司的名义,以有偿方式把专利授权给华夏皮尔卡顿公司和金利来,三家企业就可以一起生产拉杆箱了。

    他心里惦记的是,这么着好算账,而且等于又重新获得了易拉得领带的专利。

    今后把这两项专利再授权给别的企业,他还能源源不断获得授权收益。

    而皮尔卡顿和金利来也会利益均沾,还能变相降低了授权使用费。

    没想到宋华桂不但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用意,而且一口就答应了。

    直说这个办法好,基本上算是照顾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很公平。

    根本没用宁卫民多费什么口舌。

    不过这件事要想最终确定,还得跟金利来的曾宪梓进行协商和沟通。

    经过三方的共同评估,才能确定股份置换和转让的比例,以及授权费的收取标准。

    想想看,没有勾心斗角的唇枪舌剑,没有贪得无厌的针锋相对,更没有借势压人和威逼利诱。

    若不是有一个这样人品贵重的老板,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儿?

    也就难怪宁卫民心里熨帖,更死心塌地,为宋华桂效力了。

    这就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啊。

    更何况话说回来了,虽说宋华桂是反对宁卫民私下里给日本人刨坑下绊儿,用不光彩的手段在利益上找平衡的。

    但宁卫民并不缺少志同道合的同盟军,而且他的队友们也很给力。

    邹国栋,对于日本人同样没什么好感。

    在这件事上,他和宁卫民的看法几乎一致。

    认为无毒不丈夫,日方既然苛刻强横,把他们当软柿子捏

    那就该让小鬼子自投罗网,吃点闷亏,长长记性。

    因此表面上虽然没说什么,私下里却又给宁卫民回了个电话。

    告诉他说,宋总顾不上这事儿。

    如果谈成,国内建厂的事儿一旦进入实质性阶段,恐怕还是自己来负责对接。

    自己不但完全支持他,财务部熊健民也愿意配合,让宁卫民尽可随意发挥。

    最后就是顺便问了问,日元应该继续持有还是见好就收。

    听宁卫民回复说不要怕,起码能拿一年,肯定还能涨下去。

    邹国栋简直乐疯了,头一次夸宁卫民是公司的功臣。

    还在电话里主动许诺,说真等公司的大厦盖起来,到时候一定给宁卫民安排一间朝向好的房间做办公室,绝对比自己的办公室面积大。

    瞧瞧,这不就有了八戒和沙师弟了嘛。

    而且这八戒还不贪吃,这沙和尚还能管账,通经济。

    哪儿找这么完美的团队去?

    就这样,到了第三天,宁卫民又紧锣密鼓的和日方接触上了。

    不用说,宁卫民连社长长谷川英弘的面儿都见不着。

    要想真正促成此事儿,还得先解决高田副社长和石川监事才行。

    否则即便他代表华夏公司,答应接受日方不合理的苛刻条件。

    怕这两条存着私心,打心里盼着他打退堂鼓的拦路虎也会从中作梗,让这件事无谓多生波折,甚至被搅黄了。

    具体怎么做,其实说来也简单,对症下药呗。

    有私心的人,当然还得用私利才能打动他们。

    而且高田和石川的利益诉求还是有所区别的,对他们还能进行分化。

    宁卫民从谷口和香川透露的信息中,早就敏锐的发现他们俩其实也不是一回子事儿,一个管销售渠道的,一个管财务的,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所以宁卫民这次就没去找高田,而是先去单独见了石川,打算先攻克他这一关。

    宁卫民先告诉石川,说华夏公司经过研究考虑,虽然对日方的条件不是很满意。

    但考虑到大家都是同一品牌,此举确实对提高品牌含金量有益,最终大家都能受益匪浅。

    于是还是打算接受条件配合日方建厂,请石川代为转达华夏公司的诚意。

    不过,还是希望日方再考虑一下华夏公司的商品在日销售的问题。

    总不能有来无往,日方都跑到京城建厂了,可一点好处都不让华夏公司从日本捞。

    华夏也可以开放本土市场给日本公司嘛。

    还可大家的货物在款式上和品类上还是略有区别的,为什么不互通有无呢?

    另外,华夏公司对投资额度和持股比例也有异议。

    鉴于华夏公司的经济实力偏弱,最多只能出资三亿日元。

    所以愿意在政府关系,税收优惠,工业监管,以及拿地成本上多出些力,来换取合资厂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还希望日方能够体谅,多在资金投入和生产技术方面多承担些责任。

    果不其然,这样的表态让石川方寸大乱。

    他对于宁卫民的要求,就显得极其敷衍,言不由衷,根本提不起精神来。

    不过没关系,宁卫民很快就表达出对合资厂财务方面的担忧。

    他口称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合资厂来说,现金流才是最重要的,华夏毕竟是穷怕了的第三世界国家嘛。

    要是日方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并且保证财务部门的工作运转正常,那什么事儿也办不好。

    所以华夏这边还有最后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很希望能石川监事本人能亲自负责与华夏公司这边共管合资厂的财务工作,或者是由他委派的人来进行。

    否则的话,华夏公司一方实在不能对日方的财务能力和重视程度感到放心。

    也就没信心能保证合资厂的建设按部就班有序进行。

    那么为了保险起见,也就只能放弃双方的合作机会了。

    这个条件华夏公司也没有退让的可能性,还希望日方能郑重考量,成与不成希望月内能给个答复。

    于是这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等于宁卫民代表华夏公司主动向石川抛出橄榄枝。

    心甘情愿把华夏公司的利益和石川这个人绑在一起了,宣告与他同进同退。

    石川又不傻,自然为这个很有可能扩大自己在公司内部话语权和实权的机会动心。

    至于高田副社长能否从中获利,可就不是他优先考虑的问题了。

    就这样,石川再度被宁卫民拉上了同一条船。

    这家伙不但坚定的表示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要为华夏公司争取到更合理的条件。

    并且还愿意代替宁卫民出面去做高田副社长的工作。

    看他兴奋且激动的样子,似乎很有做日奸的潜质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