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艺术追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弄到手岂不是方便了许多?

    于是宁卫民就跟宋晓红提出,希望她有机会能帮忙牵个线,或者找负责人帮忙提一提,询个价格。

    他说在电影拍摄完毕后,自己希望可以买下剧中的全部服装和道具。

    你瞧,要不说呢,人的脑子是干什么用的?宁卫民这个人,他还就有这个本事。

    连花钱的事儿到他这儿都能变成赚钱的,随时都能找着便宜占。

    无独有偶,这个时候和崔建的境遇相差不多的还有一位,和宁卫民也挺熟。

    只不过这主儿不是搞音乐的,是电影圈子里的。

    而且绝对不是寂寂无名之辈,早已成名多时。

    谁啊?

    陈培斯。

    虽然凭着这几年春晚的精彩演出,这位“陈小二”和朱时茂搭档的CP,已经家喻户晓,红遍大江南北。

    甚至凭借一己之力,带红了原本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品”这种表演形式,开辟了一个小品的新时代。

    让许多原本平平无奇,要貌没貌,不能唱不会跳,还说不了相声的人,都因为他找到了出路。

    按一般人的想象,这样的事业成就算得上功成名就了,搁谁身上不都得美得冒泡,过上人上人的日子吗?

    可实际上呢?

    说出来或许有人不信。

    这对于陈培斯来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因为这年头的明星,实在不大容易把流量变现,基本上只有走穴一途。

    而且表演小品于陈培斯也仅仅是捎带手的副业而已。

    他毕竟是个电影演员,而且还是个挺有想法,挺有追求,挺有抱负的喜剧电影演员。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这辈子能拍摄一部影响力类似于日本《寅次郎的故事》那样的,如实反应平民百姓生活的系列喜剧。

    可惜由于国内客观现状的种种限制,偏偏在电影主业的进展上,他处处碰壁,深感施展不开手脚的痛苦。

    没错,《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的第一部《父与子》,确实是在陈老爷子拍桌子瞪眼下拿到了“准生证”。

    也靠着宁卫民大方的资

    助,顺利拍摄完毕了,而且很快就可以上映了。

    但问题是,这只是一锤子买卖,并非长久之计啊。

    电影局这次收购《父与子》纯属无奈,同时还下了“下不为例”的警告。

    所以陈培斯已经创作出来的第二部续集的剧本,肯定就没法再靠父亲的面子继续拍摄了。

    他还得再去求人,想方设法给他的第二部电影再要一个“准生证”来。

    而他偏偏是个不善于交际,也不会求人的人,让他去走衙门口盖章太难了。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一直到1985年的年底,陈培斯也没跑出什么眉目。

    倒是与他参与一同创作的编剧,在东北那噶有关系,专为此事找到了“长影厂”。

    只是“长影厂”尽管觉得剧本有潜力,表示同意接拍。

    但却又否定了父子搭档的这种陈氏喜剧的独有模式。

    他们那边的创作意识还比较守旧,要求电影必须展示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说不能以喜剧人物为主角,一定要是一个正面的人物。

    因此决定要把剧本改成政宣剧,连电影也要改名叫《嘿,哥们》。

    这样,陈培斯便面临着一个怎么都窝心的艰难选择。

    到底是要让自己的心血彻底白费?

    还是把“孩子”送给别人,由着人家去任意打扮?

    更没想到的是,在元旦之后,就连“八一厂”都开始给陈培斯施加压力了。

    说今后不许他在外面折腾了,要求他好好专注本职工作。

    结果陈培斯的处理方式和他所扮演的“二子”完全不同,特别直眉瞪眼,直截了当。

    一点弯儿都没带拐的,就主动扔了铁饭碗,连授衔和分房的名额都不要了,毅然决然从“八一厂”转业。

    甚至为了坚持喜剧的理想,就连当初录取他的“田阿姨”劝他回心转意,他都没动摇。

    只是父亲虽然理解他,可家里的媳妇却不干呢。

    老婆哭了好几天了,说他是“名满天下却身无片瓦”,很为今后家里的日子发愁。

    这下陈培斯倒是有点含湖了。

    因为虽说他不拍电影的时候,闲下来能靠着“走穴”捞几个钱,可毕竟这份外快不稳定。

    而且一直负责组织演出的“大猫儿”年前都挨批了,听说上面有声音要求严肃处理刘晓芩。

    要是连她都折了,那这事儿今后还能不能干,能干多久也就说不准了。

    陈培斯不能不怕,他都没工作了,已经让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啦。

    总不好再让一家老小为自己担惊受怕吧?

    所以刘晓芩联系他去天坛公园挣外快的事儿,他哪儿敢答应啊?直接给推了。

    嘴上说是不稀罕,可实际上是害怕给家里惹事,怕带给妻子更多的担心。

    可当他再从给他拜年的刘晓芩嘴里,听说宁卫民已经回到京城的消息,那又不一样了。

    因为有愧于心啊。

    陈培斯当然知道天坛游园会是宁卫民操持起来的。

    他有坎儿的时候,人家那么帮忙。

    现在轮到他了,却一推六二五,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琢磨来琢磨去,实在怕宁卫民误会,就想要见个面把这个问题澄清一下。

    要说还幸好,现在宁卫民不管这档子事儿了,否则他还真没脸见这个面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陈培斯也想要当面和宁卫民交接清楚了,那就是钱财之事。

    实际上去年宁卫民给《父与子》那部电影凑上的四十万,陈培斯就没花了。

    拍摄实打实的只花了二十六七万。

    偏偏宁卫民交代他买套四合院,用于长期拍摄的事儿,他又没时间去办。

    如今面对这前途未卜的情况,他甚至都不知道这院子是该买不该买了。

    他总不能还不知道下一部电影能不能获批生产,就刨个大坑,让宁卫民跳下去吧?

    于是没别的,陈培斯也只能硬着头皮约见宁卫民,把自己的处境解释一二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