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家老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来队伍很长一段时间能够见到的最大最繁华的地方了。

    因为基本上出了这里,可能一路上,就只能是见到一些很小很小的小村庄了。

    补给在这里都得到补充,然后,队伍便再次浩浩荡荡地进发。

    ……

    因为已经是冬天。

    所以这路上走起来,倒也不觉得有多冷,反而还有利于保暖。

    这大概便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总感觉接下来几天,可能便会下雪,不过下雪其实都应该算是好的了。

    最怕的,就是路上下雨。

    如果是那样,那也只能是在路上耽搁多几天了。

    等到太子妃这边出行了五天后。

    李承乾这边,也是在地里看到了夭夭的信。

    说已经在路上了。

    说实话,他还有点担心父皇、母后会拒绝。

    没想到……

    竟然还真的同意了。

    此时的他,就如同第一次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而心有惴惴。

    等到看到夭夭信中,父皇、母后都完全没有提及这事,他顿时便放心了下来。

    他种下的小麦,如今都已经长出六七片叶子,看上去绿油油的。

    在此过程中,李承乾也是认识了之前那户人家。

    那户人家,老人叫刘文成,一般人也叫他刘二,下头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媳,外加两个孙子。

    当然,若不是他经常去借人家的农具,外加刘二那两个孙子调皮,自然,或许也就谈不上亲近了。

    两孙子一个叫大狗,一个叫小狗,毕竟都说贱名好养活嘛。

    一家五人下来,大概分得的地是七十亩,其中,十五亩拿来种麻,五十五亩用来种粮食、蔬菜,另外,还有一亩的园地。

    而赋税每年是租四石三斗,布匹四尺,另还有麻二斤。

    所以说,因为各地情况不同,所以,这每人种多少地,也不是一件十分确定的事。

    但对于刘文成一家来说,这过得也还行。

    每年收成,除去吃喝,都至少能有超过一半的盈余。

    当然,刘文成一家主要是种栗米,可不像李承乾这样,种没什么人吃,甚至都不能当赋税用的小麦。

    是的,小麦如今并没有被列入到税赋的征收范围之内。

    因为如今在北辰的很多地方,像小麦这种作物,还被视为是野草一样的存在。

    “李家老大,你为何要种这种没人要的东西?”

    大狗一混熟了,便过来问李承乾。

    原本刘文成,还有刘文成的儿子刘和正还有点担心,自己儿子会不会冲撞了这些身份尊贵之人,没想到,最后发现,这些人倒也挺和气的。

    其实……这或许也不免跟李承乾也有了自己的儿子有关。

    看到这最大不过六岁,最小也只有四岁的大狗、小狗两人,就感觉像是看到了长大后的儿子。

    因此,这才不由得多出了几分和气。

    而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说如今这大狗、二狗年纪还小,可却也已经是颇为懂事。

    若是到了农忙的时候,常常跟着其父一起到田间劳作,懂得的知识,却也不比大人少。

    当然,这或许也跟本身这家人,估计前几代的身世就不差有关。

    大狗就对为何李家老大要种这么没用又不好吃的粮食来做什么,充满着疑问。

    而李承乾这边也是回道:“这东西可不是我要种,而是一个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人让我种。我也不知道为何要种这个东西,不过相信她总不会有错的。”

    大狗便道:“那人是谁?”

    李承乾便道:“不用多久,她就会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