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涮晋商下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了那些武器之后,朱由校根本就是兴奋得不能自已。

    在这样的情况下,那钱怎么可能管得住呢?

    于是朱由校花钱如流水,直接出去了五百多万两。再刨去过年的开支,朱由校的内库都要被掏空了。

    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就什么都干不了。对于朱由校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关键是内库的钱花完了还不够,这就是大问题了。朱由校该去搞钱了。

    上一次想去江南搞钱,结果半路在山东停了下来弄了一个鸡飞狗跳,暂时不能再往南去了。如果再往南去的话,估计南方就是风声鹤唳了。

    所以这一次朱由校准备换一个方向,直接赶奔北方。

    北方能去哪里?

    只能是张家口,去张家口抓那些走私的商人。

    从后来清朝建立册封的八大皇商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时代的走私是有多么的猖獗。

    建奴还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商人的走私不全是给他们的。

    在朱由校看来,无非就是谁做主就和谁做买卖。

    事实上,走私的买卖从来就没停过。那个时候的规模有多大?现在的规模有多大?

    这一次朱由校出手,相信会有一个很好的收获,能够搞到一大笔钱,同时可以把官方贸易确定下来,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大发一笔。

    用一句秦始皇的话来说,那就是“俄的,俄的,都是俄的!”

    作为一个皇帝,没有这样的心思怎么能行?

    于是朱由校就出发了。

    这个庞大的车队就是朱由校组织的,其中有内务府的商队,也有其他商户的商队,大部分都是内务府的合作商家,可以说得上是非常非常的隆重和庞大。

    当然了,这里面还隐藏着不少朱由校的护卫。那些马车上,有一部分携带的就是武器,比如燧发枪、火箭车,还有转轮式机枪车。

    那些用油布盖着的马车上,全都是子弹,整箱子整箱子的子弹。可以说朱由校这次是武装到了牙齿。

    这次出去,主要是赚钱。当然,带武器就是为了预防万一,同时也是为了试验。

    如果有战斗的话,就把这些武器拿出来试验试验,看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说不定能够让草原的民族变得友好好客、能歌善舞。

    真有那么一天,朱由校觉得就是好事情。到了那个时候,大家相亲相爱,大明倒酒煮肉,草原人民唱歌跳舞,多美好?

    车队缓缓而行,整个车队上下都在谈笑风生,透露出一股喜色。

    所有人都在幻想着这一次买卖能赚多少钱。毕竟是开春之后的第一笔大买卖,终归是要有好生意做的。

    冬天的路太难走,运输成本太高,加上去年的雪太大,一个冬天都没怎么好好做生意。

    草原上的冬天肯定非常的难熬,憋了一个冬天的草原牧族这个时候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这些东西带过去肯定能够卖一个大价钱,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这一次大家都很高兴,期望着能够大发利市。

    坐在马车上的朱由校面无表情的听着他们在不断说这件事情,心里面不为所动。

    对于朱由校来说,这一次的确是去发财,只不过发财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要知道,张家口距离京城的距离也不算太远,这一路上走得也很快,没有多少时日便到了张家口。

    一个车队来到张家口,自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虽然张家口是个商业气氛很浓重的城市,可是实际上这样大规模的商队并不多;走私贸易虽然猖獗,但是表面上还看不出来。

    如此大张旗鼓的来人,让张家口的人有些诧异。不过从这些商队的样子来看,不是一般的人。张家口上下除了有兴趣之外,想要干一票的人反倒没有,这种不好惹的人就是真的不好惹。

    朱由校还是第一次到张家口来。

    看着眼前的城墙,朱由校的脸上不知道是什么表情。

    在这个地方,大明朝曾经驱除鞑虏,也曾经无数次与蒙古人战斗。后来,这里就逐渐沦为了商业城市,开始了互相贸易。

    其中崛起的群体就是晋商,他们扮演了一个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这些晋商在这里卖铁器,毕竟山西陕西多铁,他们炼制的铁全都卖给了草原。除此之外,这些晋商还出卖朝廷的情报,甚至充当带路的,真正做到了商人无国,也算得上是典范了。

    与江南勾结倭寇的商人一样,这些晋商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不过朱由校倒是觉得,这些晋商现在都是他的肥羊,到了该吃涮羊肉的时候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