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想解决用工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些不明白?”朱由校看着左光斗笑着说道:“想让朕给你解释一下?”

    听了这话,左光斗就有一些无奈。

    陛下还是那个陛下,虽然脸上的笑容很灿烂,似乎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可是这话说出来,让自己怎么往下说。这还是要敲打自己啊!

    朱由校也很无奈。

    看在左光斗是自己心腹大臣的份上,再加上他是户部的尚书,这才把他叫到这里来说一说。如果换成普通的臣子,朱由校才懒得管。

    “启禀陛下,是臣愚钝,没有领悟陛下的深意。”左光斗连忙说道:“可是这一次改革,户部又是重中之重,臣怕误了陛下的事情,才来求见。”

    朱由校看了一眼左光斗,然后就大笑了起来。

    “这两年朝堂上的风气不怎么好,所有人都学了拍朕的马屁。怎么,你也学啊?”

    朱由校语气中带着玩笑的说道:“可别学这些乱七八糟的,朕现在想听点真话是越来越难了。你们要是再不说真话,就没人和朕说真话了。”

    左光斗看着朱由校连忙说道:“臣等对陛下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行了,不说这些了。”朱由校摆了摆手,语气之中有些落寞。

    自从他的权威越来越重,下面的人对他的畏惧也越来越多,这种事情也是难免的。到了这个地步,这些人和他说话也越来越小心。

    “说说这次的事吧。”朱由校看着左光斗说道:“你是担心所有的田地都纳税,地主会长田租。百姓的日子会不好过?”

    “即便是朝廷免税,这些人也会如此做。”

    “是啊。”左光头点了点头,有些担心的说道:“现在虽然朝廷收入少一些,可是已经行了两百多年,天下也算安了。朝廷现在也不缺这些钱,何苦碰这个?”

    朱由校的面容也严肃了起来,看着左光斗说道:“你以为这只是钱的事吗?”

    “你看看现在的大明朝谁手里面还有这样的特权?除了读书人之外,谁能不交税?”

    “朕就是想通过这些事情,告诉所有的读书人,该给的好处朕会给,但是朕不给的他们不能拿。”

    听了说话之后,左光斗很无奈,霸气的皇帝。

    可是陛下您霸气了,这天下百姓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左光斗站起身子就想反驳。

    朱由校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说道:“你是户部尚书,朕问你一件事情,大明这几年的粮食是增产了还是减产了?”

    “回陛下,是增产了。”左光斗连忙说道:“虽然这几年各地天灾不断,但是随着新作物的推广,大明的粮食是增产了的。”

    “这两年漕运的粮食越来越少,京城已经快要能自给自足了。各地虽然经常有灾荒,但是朝廷赈灾也及时,主要就是粮食增多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

    随着玉米、土豆和番薯的推广,大明的粮食的确是在增产。各地虽然屡有旱灾,也有水灾、地震,但总体上粮食是够用的。

    毕竟现在大明的人口也刚一亿出头,但耕地不少。化肥虽然没有推广,但也开始少量的试验了,粮食的杂交也实验也开始进行了。

    从这以后,大明的粮食会越来越多,直接结果就是粮价的降低。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人口的新一**增。

    历史上这些事情都是发生过的,只不过不是在大明,而是在清朝。

    清朝也两百多年,在明朝末年还死了那么多人,可是到了清朝中期人口就已经突破了三个亿。

    等到了民国时期,那就可以喊四万万人口了。

    而现在的大明,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随着粮食的增产,人口也会暴增。

    有些事情要未雨绸缪。

    得开始向外拓展了。

    粮食的生产,必然会导致工商业的兴盛。如果不引导,那是会出问题的。

    “现在粮价比较低,”朱由校感慨的对左光斗说道:“谷贱伤农的道理你也应该明白,朕这一次就是想让一些佃户不再种地。”

    “这几年户部的商税没少收钱吗?各地都开办作坊,所需人力几何,你们户部应该也知道。”

    听了这话之后,左光斗抬起头看着朱由校猝然而起,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陛下是想解决用工荒的问题?”

    这个问题左光斗知道,围绕着百工院的作坊就在京城不远,那里雇佣的人力已经达到了七十多万,这还是有登记在册。

    打零工找活的没算,如果计算起来,肯定有百万之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