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何以得天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郭嘉觉得所有兖州要员之中,唯有刘平是真心迎天子的,由他去做联络官,与天子沟通,自然最合适。

    而且此时天子的车驾由张济杨奉郭汜董承等人护送,也无需带太多军马。

    只要天子若答应来曹氏的地盘,曹操会亲率大军前去相迎。

    下一步曹操也准备把治所移至许县,从此扎根中原之地,以图谋天下。

    回去之后刘平便向郭嘉吐槽,为什么出这馊主意,偏偏让他去。

    郭嘉却笑着跟他说,其实这是为他好。

    只要天子同意东迁,必然会封赏来使,到时候他作为曹氏的使者,白得个侯爵轻而易举。

    这一点刘平倒是认同,历史上刘协在东迁的路途中,的确只能靠大肆封赏来维持队伍稳定。

    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这样位比三公的封号也随口可赏,更何况有名无实的列候。

    甚至后世还有传说,两个农家女,用两把桑葚就换了皇妃的封号。

    可是刘平也知道,刘协东迁这条路走的并不顺利,而是一路危机重重……

    太史慈闻听要去见天子,一路上却显得尤其兴奋。

    他以带三尺之剑,升天子之阶为夙愿,没想到入刘府短短不到半年,夙愿就要达成,看来母亲当初对主人的判断真的准确。

    只要安心报效,何愁功名不就?

    ……

    天子刘协率领文武百官与嫔妃宫女,由郭汜、张济、杨奉、董承等护送,终于离开被囚禁了两年的长安城。

    至于去哪儿,众人却产生了冲突,于是车驾停在了霸陵商讨。

    郭汜希望他能移驾高陵,以便继续控制,可是张济希望他移驾弘农,那是张济的地盘。

    其实刘协本人的想法是去邺城,那是袁绍的大本营。

    袁绍此时占据冀幽并三州之地,正在谋取青州,可谓财雄势大,且袁绍出自四世三公之家,世代忠良。

    只要他能到邺城,袁绍必然能助他兴复汉室,平定天下。

    只不过他派往邺城的使者刚刚出发不久,郭汜见他已经摆脱了控制,便后悔当初放他东归了,想要阴谋把他再劫回去。

    好在侍中种缉得到消息,秘密通知董承杨奉等人,把郭汜吓跑。

    而就在此时,远在长安的李傕也后悔了放他,于是瞬间与郭汜化干戈为玉帛,又联合起来,准备将他重新劫回。

    同时,张济因为与董承杨奉不合,也加入到李郭劫人的队伍之中。

    于是双方大战于东涧。

    最终护佑他的董承杨奉兵败,死伤无数百官家眷以及士卒。

    幸亏杨奉手下大将徐晃及时率军赶到,才堪堪挡住李傕郭汜张济联军的攻击,他们得以仓皇败逃。

    此时他们一行只能露宿在曹阳郊野,董承杨奉手下仅剩六百人护卫。

    文武百官及其家眷还剩四百人左右,由伏皇后率领的后宫嫔妃宫女,由出发前的五百人也仅剩了两百来人。

    这时候突然有黄门侍郎来报:“陛下,前方发现大队军兵,不知是何方兵马。”

    ——————————————————这是求票的分割线——————————————

    3月6号上架,记得赏个订阅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