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十二支箭(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他兄弟顿时显得灰头土脸,没想到以前并不怎么出众的曹安民,竟然一下子成绩如此优异,今天拔得头筹,毫无争议了。

    曹节撅着小嘴来到刘平身边悄悄地道:“刘平哥哥,输了也没关系,先皇御赐的玉佩大父还有好几块,我再去问大父讨要,大父一定会给,到时候我再拿来给你。”???.biQuPai.coM

    “你怎么知道,你夫君一定会输?”刘平眨着眼睛,在曹节耳边道。

    “安民哥哥只用了八个数,而且十二中十,难道你还能赢?”曹节满脸都写着疑惑。

    看着曹嵩都准备给曹安民“颁奖”了,刘平微微一笑,招招手,把马钧给叫了过来,低声说了几句。

    马钧点点头,连忙跑回屋子,拿了一支他做的连弩出来。

    “平儿,你这是拿的何物?”

    曹嵩这才意识到,刘平拿的弩与汉廷军队中的弩似乎不太一样。

    汉军的弩机有箭匣,有望山,有唯一的出箭口,如此才能保证精准度,可是刘平手中的弩机,出箭口好像有一排。

    其实这已经是马钧在诸葛连弩的基础上改进了的版本,“诸葛连弩,谓之元戎,一弩十矢俱发”,可是刘平手中这弩机,经改进之后,一次可以发射五十支弩矢。

    而且,诸葛连弩有个巨大的弊端,那就是无法解决上弦的问题。

    汉军弩机,射一支箭,射程一般在一百五十步左右,但是同样的力道搭上十支箭,有效射程便仅剩下五十余步,若想增加射程,只能增加弦力,那样需得用脚来上弦,如此便失去了灵动性。

    所以诸葛亮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牺牲射程来保证数量,毕竟战场上近战的时候居多。

    可是马钧改进之后,用杠杆巧妙解决了上弦的问题,一个普通人,通过弩机上的长短杆,也能压出五人以上的弦力,如此既保证了数量,又保证了质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的马钧见到诸葛连弩之后,一口断定可以将威力增加五倍的原因。

    “这便是孙儿想让大父来看的弩机,”刘平将手中弩递给了曹嵩。

    曹嵩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疑惑道:“这东西怎么用?”

    “让孙儿给您演示,”刘平接过弩机,从马钧手中接过弩矢。

    他惊奇的发现,这弩矢并不是特制的弩矢,而仅仅是将羽箭的箭尾给锯掉了而已。

    原来这便是马钧所想的主意,羽箭带着箭尾,是无论如何不能装进箭匣的,但是将箭尾锯掉,长短与弩矢相当,他再将弩机稍加改造,就可以通用了。

    毕竟到了战场上,成捆的锯掉箭尾,又不是多麻烦。

    刘平没敢多装,一次性装入十二支箭,然后笑着对曹嵩道:“请大父开始计数。”

    曹嵩自然没见过十几矢俱发的弩,于是对那“人肉计数器”点点头。

    “一”计数器刚喊出一个数字。

    “嗖!”刘平手中的弩机已经同时发出十二支箭。

    而且那十二支箭除了有两只上靶外其余全部脱靶,没有一支命中红心。

    甚至还有一左一右两只,跑到了旁边的靶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