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前进吧!(三)(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来是路人的男子,事实上,以此处为半径,三公里内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和尚紧张兮兮的把手放在怀里,他的大衣下面鼓鼓囊囊,还有一个公文包,头上戴着个法式的帽子,看起来是一个上班的普通人,然而胡平知道,他的大衣下边是两把自动手枪,公文包里是一把MP5K。

    三点钟方向那个手里手里提着一个大提包,穿着黑色风衣的男人,大提包里放着的是一把29式班用机枪。

    五点钟方向那个穿着英伦风格风衣的女子是凤凰特战组的,除了衣服里的手枪,斜挎的潮流军绿色学生包里是一把UZI。

    七点钟方向那个大汉手里的箱子是一个便携式榴弹发射器,只要折叠一下就可以在二十秒内打完六颗榴弹。

    九点钟方向那个蹦蹦跳跳的小萝莉裙子下面放了两把手枪,而且,这小萝莉是玩飞刀的高手。

    十一点钟那个车夫正在拉着人力车缓慢行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但是只有他知道,那个看似无人的黄包车里是一挺重机枪。

    七点钟方向那个西式高楼上,至少四个狙击组正在用锐利的眼神扫视着周围。

    仅仅这30平方公里内,明里暗处到处都是这样的人。

    御林军在番号裁撤之后,重新成为了皇家保卫直属部队的名称。新笔趣阁

    现在的御林军基本上全部都是小红给的士兵还有曾经忠心耿耿的退伍老兵,这些退伍之后却失去了生活动力的老兵离开了军营反而就不习惯了,他们自愿留下了,成为了皇室御林军。

    御林军的装备可以说是相当豪华的,其中贴身警卫有不少拿到的枪都是胡平从系统里兑换的玩意儿,很多都是现在这个时代无法仿制的。(我说不能仿制就是不能仿制,杠精滚。)

    而御林军手里拿到的武器也是和主力师同一级别的武器,不要觉得因为是御林军所以重火力就不足,事实上御林军也装备了最新研制的34式中型坦克。

    34式中型坦克约等于是T-34/76的完全体的“升级版”,六边形炮塔,低矮车身设计和500马力柴油发动机,公路最高时速48km/h,然而续航相比T-34变态一样的550km那就很好笑了,油料只能支撑他跑200km,事实上,这么设计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悬挂的脆弱,而且因为时代的限制,尽管这个时代比同时期科技要更发达,但是发达的有限,有些东西不是前瞻性的目光能解决的,例如这家伙的履带如此的昂贵,为了维持脆弱的履带拥有较好的性能能让这辆33吨的中型坦克在野地里撒欢,履带的生产要求和材料质量都到了极端苛刻的程度,但是这家伙依旧只能跑不到百来公里就必须更换或者维修,不然保证趴窝。

    所以,这家伙完全没有做到T-34那个便宜而且便于生产的特性,虽然说价格与战斗力对比的话,这家伙确实是性价比很高,但是他的价格依旧不便宜。

    所以说,如果让这俩,T-34/76和34式来单挑,那胜者肯定是34式,但是34式时代限制导致这家伙的性能暂时并没有那么可靠。

    不过这家伙采用了全新的,依靠那几辆德国虎式坦克逆向工程弄出来的火炮,只是原版的88mmL56火炮对于这种中型坦克确实是稍微大了一些。

    更重要的是,胡平在工业部提出的电渣重熔技术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突破。

    所谓的电渣重熔技术是指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纯度和改善铸锭结晶,从而可以活得更好的材料。

    材料科学是一切的基础,而电渣重熔技术所带来的高性能金属终于让计划安排在平海级甲等战列巡洋舰上的383mmL52火炮有了着落,再加上内膛镀铬技术,大夏如今的火炮技术可能已经不亚于二战初期的水平。

    而且,随着胡平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高精密机床,还有去普鲁士学习的两千名技术工人归来,大夏的精密加工工业可能已经达到了世界前三,只要在过上几年就能突破第一。

    为了把全新制造的85mm坦克炮装上坦克,34式中型坦克的炮塔大了一些,扩大了底部平面大小,但是因为低矮的车身和六边形分隔式炮塔设计,导致这辆坦克的颜值并没有因此削弱,反而看起来更加狰狞,取消了炮塔底部的颈环,所以就外形上看,这辆坦克反而更像是T-44而不是T-34,然而性能嘛......

    (外形参考T-44,但是性能参考T-34,实际上除了没有颈环以外,T-44和后期T-34的外形很像。)

    比T-34强一点。

    忽略那个可恶的履带和悬挂问题。

    比起29式,他的造价几乎相同,但是战斗力提高了大约50%,而且虽然因为时代的限制这家伙打那种超大规模的闪电战可能还差点火候,但是与同时期产品相比那绝对是可怕的。

    这就意味着,在各国坦克还停留在1915-20年代水平的时候,大夏已经到达了1935年左右,这个代差是极端可怕的,因为战争是武器进化的最好催化剂,那个时代的战争可能代表着人类军工发展速度的极限,因此,和平发展下的各国想要追赶这个进度得多花一倍的时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