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西线无战事(二)(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卢国总司令霞飞认定普鲁士的主力不在北边,而是在自己的正对面,而北线不顺的普鲁士人势必要往北线增兵。

    然而事实证明,增兵确实要增兵,但是不是从左翼往右翼增兵。在他的正对面只不过是巴伐利亚王太子的一个集团军,甚至这个集团军在目前并不满编。

    当普鲁士人入侵比利国的时候,高卢鸡立刻欢欣鼓舞了。

    为什么?

    一方面比利国是大威尔士帝国的蛋*蛋,这被普鲁士人戳一下约翰牛就得跳起来。

    另一方面他们在阿萨斯和洛林地区展开了全部的五个主力野战军,正好面对普鲁士的左翼,也就是南线。

    此时,霞飞的思路很简单,你普鲁士在北边打的越凶狠,人越多,你正面的兵力就越少,我法兰森勇士正好从这里突破。

    既然你普鲁士人胆敢包抄我的侧翼,那我也同样包抄你的侧翼,只要进攻顺利我就可以切断你所有的补给线,而且这样,失去补给的普鲁士右翼军团很快就要歇菜了。

    既然你想打我的侧翼?

    好!那我就把你的正脸锤的稀巴烂,挺进莱茵河,干掉威廉姆二世这个狗杂碎!不就是换家?谁他妈不会一样?

    其实在上个世纪末,在870年那一场普高战争高卢鸡落败之后,高卢鸡就一直想夺回阿萨斯地区,可是混乱的迷雾始终笼罩着高卢鸡的高层,他们始终无法达成统一意见,在此之前,他们的计划是逐步防守,消耗普鲁士的力量,然后用一场决定性的大反攻日翻日耳曼小傻逼,为此高卢人在边境上修建了一条防线,这条防线虽然比不上马奇诺但是也绝对算得上是坚固,为了让普鲁士人来冲这些要塞,高卢鸡还专门留下了几个山口例如沙尔姆这种缺口引导普鲁士人进攻。

    然而,紧接着,在时间进入900年以后,大文豪雨果挥动着自己的手臂,慷慨地写下“怀揣理想,利剑在握”的口号,在这样慷慨激昂的口号的号召下,高卢人民迅速恢复了元气(当然离不开对殖民地的敲骨吸髓),这让高卢人在900年后,特别是在m897式75mm速射炮出现之后掀起了一股崇尚进攻的热潮。

    高卢政府在920年8月颁布了的新《野战条例》,这成为了高卢国陆军的全新指导思想。这部条例一开头便是牛逼哄哄的豪言壮语,气概不凡:“高卢陆军,现已恢复其传统,自今而后,除进攻外,不知其他律令。”然后直接列出八条军令,全是TM的刀光剑影,杀气腾腾:“决战”,“锐意进攻,毫不犹豫”,“勇猛凶狠,坚忍不拔”,“摧垮敌方斗志”,“无情追击,不顾疲劳”。这个条例把防御战完全踩在脚下,去你妈的防御,拿皇可不是用防御横扫欧洲的,对进攻的热心丝毫不亚于他们对法棍(高质量穿甲弹)和葡萄酒的热爱。新的条例宣布:“唯有进攻战才能达到积极的战果。”这个条例的作者还给第七条军令用上了斜体字以便醒目,条文说:“军心士气重于一切,一切战争都是军心士气的较量。一旦失去征服敌人的希望,失败便不可免。胜利并不归于蒙受伤亡最少的一方,而是归于意志最坚强、士气最旺盛的一方。”

    (事实上历史上有人试图阻止过这种不正常的进攻狂潮,这些人包括米歇尔,还有后来争议颇大的贝当,法兰西最后的雄鸡戴高乐。只是这些人在这个时代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排挤,或者就是类似戴高乐这种根本没啥影响力,特别是可怜的米歇尔,这家伙曾今认为应该把德国佬全部拖死而不是速战速决,不过被当时的法军高层认为是痴人说梦,认为他是“懦夫和异端”,没过多久,“胆小”的米歇尔将军就被剔出了决策层。).c0m

    (然而最后,米歇尔将军拿着步枪和德国人在第一线拼过刺刀,和法国士兵一起烤老鼠肉,胆小不胆小不知道,但是时间证明了他的战术的正确性,可惜最后他被所有人忽略了。)

    从870年开始,高卢就筹划着对普鲁士的战争,并且已经做出了十六个计划。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高卢人拿出了最后一个新方案。

    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第十七号方案。

    (乐,有人说我不懂军事,乐,乐死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