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走向歧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营级部队的基础上填入预备兵员进行扩充。

    然而白头鹰的顺序是反的,是先拉人组成一个个营团级战斗组,然后再组成师,再组成军,这套系统极其低效和臃肿,甚至每个营,团的人员数量和装备都是地方自筹,装备和训练素质参差不齐。

    此时的啊美利坚还在使用南北战争期间的那套体系,实际上之前的正规军只有13万,目前的五十万陆军是由国民警备队扩充而来,而其他分散在各地的民兵......

    甚至不乏使用滑膛枪的部队。

    对不起,作为现在持枪率最高的国家,未来的世界警察,他的军队现在就是这样,这还是经过了本时空客观存在的外部压力后经过加强的阿美利卡军队,此时的阿美利卡淳朴人们相信,就算是大夏已经占领了巴纳亚这块地,他们也很难继续伸出自己的触手,因为大夏的本土毕竟隔着一个大平洋。

    “你们从未考虑过战争失败的可能性!”

    加里森有些颓废的坐在了椅子上:“威廉,我知道你们海军得到了国会的‘信任’,也知道你们为白头鹰所付出的努力,但是相信我,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

    “不,我们有那个能力。”

    威廉毫不迟疑。

    自从多次战败以来,海军已经被确定是保卫艾美莉卡的最重要元素,因此,海军在经费上收到了很多支持。

    与此同时,因为要防范陆军中的波拿巴分子,因此,比起支持陆军,支持海军明显是更好的行为,毕竟海军的军舰开不上地面。

    然而国会的老爷们明显忘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在一个大国所维持的军备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而现在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海军一家独大,海军的决策基本上可以影响国家的决策。

    在一战爆发以前,世界不少主要列强,特别是以德国,奥匈,法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列强军队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是非常剧烈的,这是因为军队常常认为自己是国家的守护神,因此制定出许多许多高危的作战计划,而一旦形式出现了一些变化,军队内部的人就主张使用强硬手段迫使自己的敌人屈服,一方面更好的要军费,另一方面却是对自身的一种道德绑架,而因为此时保密需求,政府内部却对此毫不知情。

    举个例子,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遭到刺杀之后,奥匈元帅康拉德要求立刻进攻塞尔维亚,而与此相对的,奥匈帝国总理则反对,皇帝则犹豫不决,结果,元帅跟总理和皇帝说:“我们的部队已经和塞尔维亚人交火了。”,于是皇帝相信战争已经爆发,在宣战书上签字,造成了接下来一系列的惨剧。而因为时代的局限性,此时的国家想要进入战争动员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这就会经常造成所谓的“军部独走”(昭核:???)的情况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也是为了“保卫国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动员已经成了常态,这其中最明显的是德国,德国的整个国家都是为了战争而准备的,整个国家就是为了军队而服务。

    而现在的白头鹰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国家决策层对于海军的控制能力很强也很弱,海军会依据自己的判断而做出自认为最正确的决定,而海军的决定往往和政府自己的决定没啥鸟关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