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上报上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大体介绍完之后,便开始是大段对《无悔追踪》这部小说的文字评价: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想要从一部小说里所看到的,既要有对精彩故事、感人情节的期待,也要有对时代、地域、人群等与之相关信息的获取要求。小说《无悔追踪》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让读者从文字中感慨四十年社会史的衣着、样貌,生活形态和水平,并了解到老胡同的形象,触碰到时代印迹……”

    “从字数上讲,这部小说已经够得上长篇的标准。而长篇写作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情节安排之间叙事结构的张弛有度控制,尤其是不同事件推进过程中,过渡段落的处理,这是容易让读者感到叙事疲惫的地方。”

    “但翻开小说《无悔追踪》,可以发现,里面没有觉得可以快速翻过的、认为冗余的地方。整部小说让所有的过渡片段,都保持着强烈的阅读吸引力,读者可以通过墙纸的变化、字报的更换、对话的引导,去不断挖掘种种小小的细节,得到意味深长的品味。”

    “尤其难得是,随着读者对历史认知程度的加深,每次重新去看待这些细节上的变化,都会揣摩出不一样的韵味,然后读得津津有味,这样的阅读体验感,是极其难得的……”

    从上到下,整篇文字评价,并不吝啬对《无悔追踪》的夸张。

    许旭遍目扫视下来,心中不由得升起感动的情绪,老杜对于自己的帮助,是不求回报的,对他而言唯一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多动笔多写。新笔趣阁

    这时,杜家福从许旭的手里接过自己的行李,嘱咐道:“还是那句话,好好的写,别浪费了你的笔力,走了。”

    许旭认真的点了点头,看着老杜通过安检走进了车站。

    而此刻,正在老杜即将出发要抵达的京城。

    陈小旭正和一大众文工团的战友们练习完早课。

    去往食堂吃早饭的时候,结伴而行的室友随手拿起食堂报纸架山的文艺报。

    作为文艺团体,文艺报是文工团必订的报纸。

    在早饭的窗口前,姑娘边排队边读报。

    当看到评论栏出现对《无悔追踪》小说的评价时。

    走在旁边的陈小旭,薄薄的耳廓顿时一动。

    探头看了过去,漂亮的丹凤眼里,洒出明亮的光芒。

    于是转身,也从门口旁边的报架上,去拿取了一份文艺报......

    同一座城市,东西相望的东兴隆街十月编委会。

    爬墙虎小楼的编辑办公室内。

    地中海编辑给自己冲了一杯枸杞茶,然后拎起长长的报纸夹,挨个儿翻阅起今日几份报纸。

    在翻完人字头的官报之后,来到文艺报正翻阅着的时候,忽然一声嘿呦!

    旁边几个陆续来到办公室的编辑惊讶问起怎么了。

    地中海编辑指着文艺报拿出半个板块篇幅对《无悔追踪》的评论,脸色很意外着道:“你们快来看,我们刊登的《无悔追踪》上文艺报了!”

    嚯!

    几个到来的编辑一听,纷纷是目光一亮。

    走上前一看,嘿,可不是么,小说《无悔追踪》的字样,正清清楚楚的出现在报纸之上。

    彼此目光相视之间,心中惊叹。

    即便眼前的这则评论不在首版,但对于文艺报全国发行、各家文艺单位必备的恐怖地面覆盖力而言,但凡这么一刊登,至少就能带动相关小说信息,直接进入到若干圈内人的视野。

    要知道,文艺报的覆盖人群,可不仅仅是文学行业,还覆盖了戏曲、话剧、美术、电影、电视等但凡跟文化二字相关的,它都会一网打尽。

    如果说自家《十月》的有效人群触达量是每期70万册,那么文艺报的触达量至少可以轻松再多两个零。

    庞大的覆盖量带来的宣传力道,还仅仅是其一。

    其二,文艺报凭借其地位,能被它所选中的,本身就是一种口碑站台。

    事实也正如十月编委会大清早上班的几个编辑所预料的这样,伴随着这一日文艺报的出报,在这样一个早间时分,诸多业内人翻看着报纸时,都注意到了这一个让文艺报艺术部当家人大加赞赏的小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