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难眠之夜(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两人在电话里对准好时间。

    等挂完电话后,许旭瞅着坐在沙发上的父母神情,问了个好之后,就溜达回到房间里后。

    万事俱备,坐在窗前书桌前,提起笔盘算了一下家底。

    若是以今日九千一的收盘价去交易,27股豫园商场股票可以拿到二十四万五。

    加上七千块存单,去除买房拿出来的五万、交易的印花税等成本,自己面对即将而来的股票认购证,可动用资金在二十万左右。

    如果拿这二十万全部买认购证,可以买到六千六百张......

    一个个数字在许旭的笔尖写下,就在许旭在计算着可动用的资金时。

    回到主卧房间里的许父许母,也在小声交谈着。

    “买完房子也有快二十万块钱呢,都让孩子去买那认购证呐?”

    “孩子主意大得去了,我们的目光也跟不上啦!”

    “是这个理儿,可那么多钱,全部扑到上面去,我晚上要睡不着觉了。”

    “哪有全部扑上去,不是答应买个房子了么?只要不是脑门一热的去赌博,就不要栓着。他也长大了,有干事的想法。咱们这样的家底,以后能给到他的帮助不多,想要发大财,按照咱们的想法肯定做不到……”

    老许絮絮叨叨着,开导着妻子的同时,仿佛也是在开导着自己,做着自己的思想工作。

    很显然,虽然口头是附和了许旭的想法,但是这个晚上,已然被认购证一事,搞得心绪不宁。

    而事实上,被弄得心绪不宁的,不只是老许一家。

    此时的万家灯火里。

    随着今日证券报等本市几个报纸上,都大字明晃的报道着股票认购证这件事儿,此刻每个沪市里的股民,都在谈论着认购证到底靠不靠谱。

    经过一年多的培育,除了深城外,全国就没有比沪市更好的股民土壤。因此这个夜晚,不少家庭的餐桌床头的话题,围绕着这个股票认购证展开。

    街巷巷尾的麻将馆里,一边搓麻,一边言语表达着自己的看法,说到激昂处,手头劲道将麻将打得贼响道:

    “这个认购证30块一张也特贵了!”

    “我排队抢买的大众股,才1元1股,我就不明白,咱这个认购证的价格,比发行价还要贵?”

    “呦,老哥你居然买到大众的原始股啊,听说到时候上市的发行价得有6到8块钱,要发财啦!”

    于是,这一处麻将馆的讨论顿时歪了楼,从对认购证的讨论变成了对老哥买到原始股的羡慕。

    而在这民间更多的地方。

    围绕着认购证的认知讨论在不断扩展。

    在广大民间,“30块一张”“抽不中钱打水漂”“中签率难以保证”的初始认知,如同春风入巷般的发酵。

    就算中了,一张认购证能够买到新股的数量,按照报纸上报道的规矩,也是会被限制在30股,这就意味着想要多买股,就必须多买认购证。

    这样一来,很快的,就形成“认购证多少有点骗钱”的印象。

    政策的水土不服性,在广大的小市民中扩散看来。

    而一些关系灵敏的大户,也在这个夜晚,从各方渠道交流着信息。

    比如,沪上金陵路的某别墅内。

    一个挺着大肚皮的浙省老板,手里拎着的大哥大由于通话时间过长已经有点儿发烫,此刻依然响亮着嗓门说道:

    “老陈,我看这个认购证,可以当做是一个期货来做,绝对稳赚不陪。”

    “这样,深股那边我全部卖出去,把资金都拢到沪市这边来。”

    “呵,老瞿,你这是要梭哈赌上一把,大气!我来组织我那纺织厂里员工身份证……”

    对于大户而言,买不买不是他们所纠结的。

    手中雄厚的资本让他们习惯于算大账,而不是普通小市民的算小账。

    况且,比起普通市民的信息渠道,有着优越性的他们已然心中有了决策。而且,作为原始股购买的唯一方式,不买认购证就意味着主动推出原始股市场,这一块蛋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的。现在买多少,才是他们所需要考虑的。

    也没有人想着要吃独食,这个盘子太大,独食也吃不下去,朋友之间资金联合,增强购买实力一起发财才是王道。

    在这个认购证宣布出世的夜晚,有太多人顶着外面月光,在床上辗转难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