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社会需要多样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用一用,以后再还给孩子。

    但这些其实都是借口,这种行为会给孩子一种最直接的认知:自己辛辛苦苦存的零花钱,最后却没有支配的权力,都会被没收走。

    从而让孩子产生一种观念:既然这样,那一开始的时候还存钱做什么呢?干脆就不存了。

    行为习惯变了,信任也变了。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娃什么事情都瞒着自己,不交心,可当孩子试图跟他们交心的时候,得到的却总是命令式的教育,甚至都不愿意听孩子将想法说出来。

    父母虽然给了孩子生命,可不代表父母就天然的对。

    这些现象,有些人注意到了,没有思考,有人注意到了会思考,而且会避免往后出现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有一些人思考过后却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父母对孩子有绝对的支配权。

    不过,这些其实都不是陆浩所关心的,他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所有父母的想法,而且改变所有父母的想法,让所有父母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做,这本身也是一件基本上办不到的事情,也不应该想着这么去做。

    条条大路通罗马,并不一定说一条路就是绝对的,就是完全正确的,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那么这一条食物链中的某一个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发生问题,那么这一整条食物链就会发生问题,整个生态系统也会发生问题,后果是灾难性的。

    放在社会中同样也是如此的道理,如果所有人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通往某一个阶层的路只有一条,那么这个社会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哪怕一直都是保持一致,但这也只是表面上的,只要出现一个问题,那么整个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会土崩瓦解,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后受伤的其实还是普通的老百姓。

    生物需要多样性,社会也需要多样性。

    陆浩看得非常清,也看得非常透,所以他不苛求改变所有父母的想法,他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利用看透和看清这一点,从中谋取自己利益。

    利用父母为儿女为之计深远的这一点根深蒂固的思想,帮助提升自己产品的销售量。

    报纸上面的内容跟电视中的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电视新闻的时长比报纸上面的版面要更加的珍贵,电视新闻中没有详细阐明的地方,在报纸中都进行了详细的阐明,而且电视新闻中对于一些观点也只是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描述,点到为止,而没有对这些观点和现象作出更细致的分析,因为就电视节目而言,时长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都比较苛刻,所以也没法对这方面做出更具体更细致的评价。

    报纸不同,报纸的版面多,而且投的稿件都是经过投稿人深思熟虑之后写的,经过了反复的修改,在刊登上的要求相较而言也比较低。

    除了胡凤写的这方面的内容之外,另外还有不少关于万佳饮料厂和ad钙奶的文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