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缺少统帅........要不.......朕御驾亲征?”李星云试探性问道。

    此话一出。

    朝堂上面文武大臣顿时就惊了,吓得他们一个个连忙跪了下来。

    开始用各种方法劝阻李星云,断绝李星云想要御驾亲征的想法。

    “陛下三思。”

    “陛下不可。”

    “陛下安危,重于泰山,千万不能,以身涉险。”

    “陛下,缺少统帅,可以临时提拔一个大将军。”

    “自古以来,君王御驾亲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大唐复辟不久,经历不起一丝动荡,还望陛下可以收回成命。”

    “陛下,御驾亲征,绝不可取,无论是高祖,还是光武,亦或者太宗,他们所面临的处境,与现在处境完全不一样。”

    文武百官一个个苦口婆心劝阻,倒不是御驾亲征不现实。

    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

    他们都曾御驾亲征,除了隋炀帝杨广这个倒霉蛋之外,其他三位君王的御驾亲征,都成功为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李星云不行。

    他懂个屁战争。

    朝堂上面的文武百官又不是傻。

    谁不知道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代又一代不良人前仆后继,死伤无数,耗费三十年光阴岁月得来的,几乎是手把手把皇位挪到了李星云屁股下面。

    后面又是运气爆棚,岐王爆出女儿身,未动一兵一卒,便成为了大唐帝后,成功解决了大唐复辟期间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帝国,复辟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

    没有一个真正的贤能辅佐,就算复辟,也是满目疮痍。

    如今文武百官也反应过来了,大唐复辟不久,就如此欣欣向荣,出现了盛世的征兆,这与李星云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全是那位大唐帝后的功劳。

    可现在李星云想要御驾亲征?

    说句九族有可能掉脑袋的话。

    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那个不是把李星云按在地上摩擦的君王,甚至连隋炀帝杨广都比李星云强上很多倍。

    唯一让他们欣慰的是。

    自家这个君王他听劝。

    这不。

    李星云看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心里也熄灭了御驾亲征的想法。

    一来是他不会领兵作战。

    二来是没必要独断专横。

    按理说。

    以李星云拧巴的性格,别人说他不行,他一定要证明自己可以,可现在不同了,经历帝后宋云姬【女帝】的调教,他已经不是曾经的他了。

    现在的他,听得进劝。

    不听劝?

    晚上就被九天圣姬打,第二天床都爬不下来。

    关键是李星云还不知道说什么,毕竟九天圣姬修炼的是幻音决,可以和他修炼的天罡诀,进行完美的阴阳调和。

    为了他好。

    能说什么?.c0m

    再苦也得自己受着,腰子酸也只能忍着。

    ............

    “既然御驾亲征不可行,众爱卿可有大将军人选?临时提拔一个大将军,也得足以服众的人。”

    李星云一脸遗憾,这是不被人认可的遗憾,但也无话可说。

    刚刚文武百官说的高祖,光武,太宗,他是一个都比不上。

    这时候。

    听到李星云放弃御驾亲征后,大臣们心里面都松了一口气。

    李星云想做妖,可以,但不能现在做,大唐初复辟,需要他这个大唐天子维稳,他的安全比任何事情都要来的重要。

    国家之所以叫国家,就是有国才有家,而天子就是国家的支柱,他这个支柱若出问题了,那这个国家也就完犊子了。

    至于李星云后面那句话。

    他们有没有大将军人选?

    文武百官一个个都沉默了,因为无论是李存勖还是王彦章,都没有资格服众,也不可能被推举为大将军。

    大将军,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没有能力,根本不会有人服,他们有些明白了,那些人为何敢造反。

    就在朝堂沉默,寂静无声之时。

    大唐文武百官,泾渭分明的武将集团里面,一名白发苍苍,年过半百的老将军,慢慢从人群里走了出来。

    “臣刘伯君,自荐大将军,愿为陛下分忧。”

    这中气十足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注意。

    “刘将军?”

    “不是,疯了?这不是海上作战,而是陆地平叛。”

    “他自荐,他谁啊?”

    “等等,如果说非要选出一个有资格担任大将军的人,也能服众的人,恐怕也只有这位了,其他人都不够资格。”

    “为何?”

    “他姓刘,先祖是刘弘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夔国公,正二品辅国大将军,死后有资格陪葬昭陵的大将军。”

    【夔,kui,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昭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

    【唯有真正的国之重臣,死后才有机会陪葬昭陵,这是无上的荣耀,这份荣耀,远比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乾陵强。】

    【刘弘基,大唐开国元勋,虽不如程咬金,秦叔宝等人出名,但也是大唐开国之际,最不可或缺的一名大将军。】

    ..........

    “刘将军,你确定吗?”李星云语气有些惊诧。

    这位刘将军是在皇长子李承嗣出生后,确认大唐复辟不是昙花一现之后,方才携十万大唐水师归降大唐。

    但他已经年过半百了,白发苍苍的模样,让李星云不禁有些怀疑,这位老将军,现在还能不能提剑杀敌。

    或许是注意到了李星云的眼神。

    对于自己年纪方面的些许怀疑。

    刘伯君没有辩解什么,只是说出了一句名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不等李星云开口。

    这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用力的拍了拍自己胸口。

    “不瞒陛下,臣刘伯君,虽已年迈八十,跨越花甲古稀,抵达耄耋之年,依旧能食斗米肉十斤,披挂上阵。”

    【耄耋,mao,die】

    “这个............刘将军,朕不是怀疑你现在能不能领兵作战,你虽然精通海上作战,执掌大唐十万水师多年,但大海和陆地是不一样的,你能适应陆地的战争吗?”

    李星云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随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陛下,大海上的男儿,上可海上纵横,下可陆地杀伐。”刘伯君语气一丝不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