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谢主隆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

    礼部上至尚书,下至普通官员,脑袋都要炸了。

    我的陛下啊!

    你太稳健了。

    真就和稀泥。

    现在礼部官员真心希望李星云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帝王,而不是真把三省当回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

    军功是军功,封赏是封赏。

    换句话来说。

    军功就是工资,封赏就是奖金,底层士卒可能只需要军功就足够了,但校尉以上的军官,打了胜仗不可能不给封赏。

    ......

    金銮殿,偏殿。

    虽然只是偏殿,不是文武百官上朝的正殿,但也是一个很大的殿宇,走进了这里的学子,也算走进了大唐权力核心。

    偏殿之中,整整齐齐摆放着二百二十三张桌椅,二百二十三名通过会试的贡士,此时都老老实实坐在自己的椅子上。

    其实正常来说,会试不会有那么多贡士,往年的科举,至多只录取一百名贡士。

    但考虑到大唐中低层官员缺少严重,李星云专门下了圣旨,今年录取名额翻倍。

    至于高层官员,虽然也很欠缺,但这个没办法随随便便安排,否则第一个不答应的就是现在的文武百官。

    他们可以接受一步一步往上爬,大家各凭手段,但不能接受空降,莫名其妙来个人,就压在自己的头上。

    当然。

    李星云硬是安排也是可以的,他毕竟是大唐天子,大唐帝国的皇帝,但他带头坏了规矩,那以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

    就好比东汉末年的汉灵帝,他这个大汉天子带头卖官,下面有样学样,久而久之,诺大的大汉帝国走向了四分五裂。

    “四书五经,诸位能考上贡士,想必早已经倒背如流,今日是大唐复辟以来第一次殿试,在陛下到来之前,诸君默坐。”

    一名礼部官员,看了看面前两百多位贡士,他很清楚,未来,有一部分都是自己的同僚,说话方面也显得较为客气。

    同僚?

    哼哼!

    你们以为做官很舒服?

    到时候直接累死你们。

    【四书五经】wap..com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与“五经”简称为四书五经。

    ......

    与此同时。

    另一边,大明宫,乾坤殿。

    “云姬,殿试快开始了。”

    李星云趴在宋云姬怀里,双手紧紧抱着她的腰间。

    “既然你也知道要开始了,还赖在本宫这里做什么?”宋云姬一脸奇怪道。

    “云姬,你知道的,昨晚没休息好,我暂时没想好策论。”李星云小声道。

    策论。

    就是讨论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书写文章,表面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对目前朝廷遇到的政治问题加以论说,并提出对策的文章,就叫策论。

    不同于后世那个已经不存在的清朝,通过八股文这个牢笼,牢牢锁住天下读书人的思想,策论是评定一个读书人,到底有没有治世之能的关键。

    千万别小看策论和八股文的区别,八股文对人才有着巨大的摧残,八股文选的不是人才,选的是忠诚于清朝的狗,像狗一样去跪舔清朝统治者。

    “你想什么?让他们想。”宋云姬皱了皱眉头。

    “他们想?想什么?”李星云神色有些不理解。

    “星云,伱是天子,他们是臣,你不必什么都亲力亲为,三省六部早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你只需要做出正确的决断就好。”宋云姬解释道。

    或许是秦始皇死的有点憋屈,大秦帝国倒塌的也有点快,后面的大汉帝国,也太考验一个皇帝自身治国的水准,一个昏君,就能亡国。

    自隋朝首次开创三省六部制,大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皇帝的权力被下放了不少,很多事情不再是皇帝一个人管了,都下放三省六部了。

    完善的三省六部制,极大保证了一个国家,不会因为一个昏君就灭亡,大唐也是接连出现了好几个昏君。

    例如穆宗,敬宗,僖宗......

    直到李星云亲生父亲唐昭宗李晔,亲手把大唐最后一颗棺材板钉死,大唐这才被朱温父子强行推翻了。

    如果说大秦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大唐就是六个败家子,硬生生把太宗李世民积攒的底蕴败光了。

    也不是说他们个个都是昏庸。

    可不怕富二代花天酒地,就怕富二代想证明自己,这些大唐败家子,都太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超越太宗等人。

    从而导致了藩镇尾大不掉,接连爆发黄巢和朱温叛乱,虽然这两哥们清除了世家门阀,也洗干净了大唐的腐烂。

    但这就是一种猛药,一旦没成功挺过来,大唐也就完犊子了。

    有时候。

    努力的方向不对,不如躺平不要动。

    所以对于大唐官员来说,皇帝英明神武,大可不必,别乱搞就行,老老实实当个吉祥物,大唐自己就可以一点一点强盛起来。

    “正确的决断..........”李星云沉思道。

    “凡事多听,凡事多看,凡事多想,不要固执己见,多听旁人意见,就算不是最正确的决断,也不要做出最错的选择。”宋云姬声音很温柔。

    对她来说。

    才坐上皇位两年的李星云,单论政治智商,还是一个稚童,而她则是在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做了十几年的岐王。

    只要听话,一点点教,这个男人也慢慢会变得成熟,就像是在雕刻一颗璞玉,逐渐把他雕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

    半个时辰后。

    “陛下驾到。”尖锐的嗓音响起。

    下一瞬。

    位于金銮殿偏殿的两百多位贡士,包括周围的太监,侍卫,以及礼部官员,此刻都恭敬的朝着李星云跪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监和侍卫,礼部官员都还好,他们平常见惯了皇帝,心中虽有敬畏,但也不至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对于这些两百多名贡士来说,他们第一次参加殿试,也是第一次亲眼看见大唐天子,激动的无法言语。

    “平身吧。”李星云平静道。

    “谢主隆恩。”众人齐声道。

    随着两百多名贡士一一站起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礼部官员也开始分发,专门为这次殿试准备的策论。

    礼部尚书水祥运,则是单独拿着一份策论,快步来到了李星云面前,好让他知道这一次殿试考核的策论。

    “陛下,这是殿试的策论,您可以过目一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