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一百六十四章 开国之难(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清军十余万人就吞下大明江山,朱元璋眼前一黑,再也撑不住了往后倒去。

    “父皇——”藩王们惊呼,手忙脚乱接住朱元璋,嘴里一个劲的喊“太医。”

    每次天幕出现太医一定会在旁边候着,免得有人气急攻心晕厥过去,这回也不例外,太医很快挤进人群,给朱元璋做急救。

    扎了几针后,朱元璋悠悠醒来,正好听到努尔哈赤被一炮轰死,但他脸上毫无喜色,反而阴沉得可怕,“对面的皇帝都被一炮轰死了,为何大明还是亡国了?”

    **

    大秦

    秦始皇面沉如水:“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朕建立的!”为什么没有他?

    有没有搞错?他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刘邦是乱臣贼子,夺了大秦的江山,后面的又夺了大汉的江山。

    明明他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凭什么没有他?

    汉高祖时期

    刘邦得意道:“乃公白手起家,仅用七年便平定天下,后世无人能超。”唯一一个也是七年平定天下的还不是白手起家,真不愧是他。

    朝臣们纷纷恭维。

    “后世不行啊,居然屡次让异族入侵中原,屠了这么多城池,死了五千万人。”大汉开国之初,最多也就一千多万人口。

    想到这里刘邦忽然笑不出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沉着脸道:“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异族入主中原岂会对汉人百姓手软,后世经历过一次居然还会放任这样的事再次发生。”

    哪怕一直主和不想打仗的汲黯听了都痛心疾首,“一万万人的王朝居然输给了百万异族。”他是不赞成打仗,可那是他觉得打仗损失得更多,不值得。

    可若异族入侵,不打造成的后果只会更严重。

    霍去病:“再就业里怎么没有我?我也想去那个朝代,打跑异族。”

    卫青虽然没说话,但紧握地拳头从未松开。

    唐太宗时期

    尉迟敬德大声道:“大明是没有人了吗?近千倍的差距还能让异族入主中原?”

    李世民吐出两个字,“内乱。”国都亡了依旧党争不断,可想而知明朝内乱有多严重。

    “而且大明居然有两百万农民起义,比隋末那会还严重。”杨广已经够天愤人怨了,明朝的皇帝到底做了什么才会导致两百万农民起义?

    众人感叹朝代更替造成的混乱局面,连各朝代的开国对比都顾不上。

    李渊倒是注意到了,但他以为是夸他,没想到……又白高兴了一场。同时心里还有些微妙,大唐的开国之君是他!!

    二郎是能打,但如果没有他的支持,二郎哪里来的兵马粮草,哪里来的家底?

    不能因为他没有上战场,就把他踢出开国之君的列表吧?

    【当然这都是汉人王朝,清如果要对比的话应该是和元对比。

    公元1206年春天,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完成统一,用时73年。

    南宋那会还是有不少人才,从一开始的岳飞、辛弃疾到亡国时的文天祥等,但凡南宋能出一个明君都不至于走到亡国的地步。

    明末……人才凋零,明朝直到亡国还在党争不断。甚至当时灭了明的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后来的南明都没有几个把清朝当成主要对手,从来就没有集中全部精力对付过清朝。

    使得清朝统一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像样的对手,如果遇上的是项羽、王莽刘玄、王世充窦建德、陈友谅等人,他们绝对不会这么顺利。

    只能说天时地利人和,清朝气运滔天,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候。

    如果明末的乱世有岳飞这样的军神,清朝还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吗?

    答案是肯定没有。看看皇太极手下的人才就知道了,多尔衮,鳌拜,索尼,莽古尔泰,代善,阿敏,洪承畴,祖大寿,范文程,哪一个称得上顶级人才?

    尤其是洪承畴、祖大寿、范文程、吴桂这批吃里爬外、厚颜无耻、背信弃义的所谓人才哪一个比得上张良、萧何、韩信、房玄龄、杜如晦、徐达、李善长、刘伯温?

    让人不禁感叹,不仅设想假如明末出现岳飞这样的军神,再加一个顶级谋士,明末那种糟糕的情况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想知道的话关注小黄车哦!】

    洪武时期

    朱元璋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直叫,天幕的话一字一句都跟针似的扎进他的脑袋,疼痛欲裂。

    他脸色铁青道:“满清气运滔天,不就是在说我大明运气极差吗?”

    朱樉心道:这何止差啊,满清那么点人就把大明江山给拿下了,简直就是差到了极致好吧。

    朱棣劝道:“父皇,您消消气,早点知道总比不知道好。”

    “老四,你还说呢,都是你的子孙后代把大明败光了。”

    朱棣:“……是非功过,父皇心里有数,儿孙干的事要是都赖到祖宗头上来,那在座的一个也跑不掉。”

    朱元璋心累得闭了闭眼,前半辈子在打江山,后半辈子守江山,他想成就大明万世之基业,可历朝历代哪有什么万世基业,国祚能有四百年已经要烧高香了。

    他总结历朝历代亡国的教训,却创造了新的亡国教训。

    呵,何其可悲。

    汉高祖时期

    刘邦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项羽那厮真不是人能抗的,要不是我心态好,早就被项羽打崩了。”

    有大臣拍马屁道:“项羽匹夫之勇,岂能和陛下相提并论。”

    刘邦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匹夫之勇这个词是韩信说的,也是韩信告诉他项羽不足为惧,最后也是韩信打败的项羽。

    唉,韩信怎么年轻他这么多呢,要是和他一样的年纪该多好。

    唐太宗时期

    虽然气氛有点冷,但是群臣还是忍不住道:“为什么没有我们?只有玄龄和克明?”

    房玄龄抚着胡子悠悠道:“我觉得名相篇可能有我。”

    杜如晦:“我也觉得。”

    【名将篇第一批再就业的就是这五个人了,后面还有第二批、第批,至于是谁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宝贝稍后自己看书吧。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卷明相篇都有谁。

    不同于人气抉择的帝王篇和意难平的名将篇,明相篇是自由应聘上岗。没有人应聘的情况下,阎王才会随机派遣人去。

    众所周知汉武帝的丞相是最难当的,汉武一朝,丞相是最危险的职业。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任命了十位丞相,其中有七个死于非命,剩下几个被罢免的比较多,善终的只有一两个。

    当汉武帝的丞相,要命啊!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几个明相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