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曹嵩的想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击乌桓和鲜卑,带兵能力本就不差,而且麾下多精兵,本就处以优势的地位。

    可以说现在袁绍自己都已经捋起袖子上了。

    ......

    很快,诸葛玄、管承等人也进入了黔陬县。

    袁谭当即开始了升帐议事。

    鉴于王典对于军事不如郭誕,而且本身在琅琊国有很大底蕴,便于招募人才、发展内政等。

    袁谭首先征辟王典为黔陬令,也就是黔陬县的县令。

    下达的政令,主要就是屯田、发展经济和招募附近的流民和海贼山贼。

    拜管承为翼河校尉,带两千水军,从东海绕过东莱郡,从北海进入黄河中,去安德县找臧洪。

    此时的北海,也就是后世的渤海。

    黄河目前还没有改道,经乐安郡的北部抵达平原国。

    田楷驻扎的安德县和刘备驻扎的平原县,都在黄河的北岸。

    而臧洪驻扎在黄河南岸。

    有了这支两千人的水军,臧洪和张郃就控制了黄河的制水权。

    管承的另一千水军暂由翼海校尉郭祖代管,依旧驻扎在少海,负责清剿海贼,兴建水营。

    刘政带兵三千,驻扎在黔陬县,帮助王典管理黔陬县。

    太史慈因为一人破千军,被拜为越骑校尉,掌管袁谭麾下骑兵。

    徐盛被拜为千人督,协助太史慈管理骑兵。

    “起骑兵三千,步兵五千,郭誕为参军,太史慈为先锋,诸葛玄为随军主簿,两日后出发前往北海国都昌。”

    众将得令,纷纷抱拳:“唯!”

    待所有人都退去,袁谭留下了郭誕。

    “刘政、郭祖、管承三人如何?”

    郭家目前和袁谭是深度绑定,也就是说,这么多人中,只有郭誕才是袁谭的心腹。

    郭誕道:“他们都很倾慕袁家,我以法治之,当无碍。”

    袁谭又询问了几件事情,便让郭誕回去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郭誕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大帐中,只剩下袁谭一人,他稍稍收拾下,便准备去找王越练剑。

    忽有亲兵汇报,说是曹嵩求见。

    这老头已经六十岁了,依旧精神矍铄,此次搬家,还带着不少的妾室。

    不知道他来是什么事,袁谭便让人引曹嵩进来。

    曹嵩既然上了他的贼船,离开就是不可能的了。

    财富倒是其次,关键类似人质,以后曹操想反叛的时候,就要考虑下他老爹全家的性命。

    毕竟此时社会风气,就是孝道。

    “显思啊,听说你准备兴兵攻打北海国了?”曹嵩一进来就开门见山。

    袁谭道:“曹公说笑了,我是听闻北海国黄巾贼肆虐,而北海相孔融不能制,导致生民涂炭,是故发兵以安黎庶!”

    曹嵩道:“老夫自成年入仕,历任县令、太守、司隶校尉、鸿胪卿、大司农、太尉。

    至中平五年罢官,已有近四十年的宦海生涯,如今所求不过是安享晚年。”

    曹嵩这话的意思是我是老狐狸了,现在又无欲无求的,你就别忽悠我了......

    袁谭想了想道:“我父在冀州与公孙瓒对敌,家眷安置在兖州刘岱处,曹叔在东郡对抗陶谦,如今都是兵荒马乱。

    如今东莱郡已然大定,曹公若是要安享晚年,不若在此安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曹嵩道:“老夫正有此意,这黔陬县虽然偏僻,但景致极好。

    老夫已找人购下一处宅院,此来就是想告知显思,我年老体衰,不想再去北海了。”

    袁谭:“......”

    搞了半天,曹嵩是这个意思,不过这样正好。

    曹嵩又道:“幼子曹德,颇有才干,不知东莱郡还有空缺?”

    袁谭一怔,随即笑道:“太尉发话,自然是有的。”

    曹嵩的太尉是花钱买的,袁谭喊了半天曹公,到了这个时候喊太尉是什么心思......

    曹嵩自然心知肚明,他道:“打仗么,打的就是钱,有了钱,才能招兵买马,打造甲兵。

    东莱郡临近海边,内又多山,晒盐和矿业,当为支柱。

    老夫愿出钱出人打理,收益你七我三。”

    相对于袁谭想和曹嵩深度绑定,其实曹嵩更想和袁谭深度绑定。

    袁谭知道曹操以后能做大做强。

    但曹嵩不知道,曹嵩知道的是,曹操现在跟着袁绍混,是袁绍手下的一员统帅。

    而袁谭是袁绍的嫡长子,虽然过继给了袁基,但那就成了袁家的嫡长子。

    袁家的产业,自然要袁谭来继承。

    现如今他和袁谭深度绑定,对两人来说,都是好事。

    “那就辟曹德为不其令。”

    不其县,位于少海(胶州湾)的东侧,其区域包括后世的青岛、崂山等大片区域。

    在这里,自然更急方便晒盐。

    曹嵩大喜,道:“大军开拨,粮草还有缺,老夫情愿奉上钱三千万,用以购买物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