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战前试深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子亲封的青州牧,可袁绍这便宜老爹自封的冀州牧份量更重。

    想到这里,袁谭又道:“法正孟达留守将军府,暂掌上计椽。

    我自率亲兵八百,步兵一万,以荀攸为随军军师,贾诩为监军,统领后军辎重及粮草。

    自济南国下济北国,直逼东平国!”

    “唯!”

    “唯!”

    众人得令后,纷纷离去准备。

    相对于其他人的积极态度,贾诩确实心中一声长叹。

    他本想打打酱油,随便出两个主意就好,不成想袁谭却把最脏最累的活交给了他。

    不惑之年,怎么活成了劳碌命啊!

    安排完相关事宜后,袁谭抬起头,吐出一口浊气。

    在长安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他屡屡被人利用,甚至卑躬屈膝,自然压抑了不少的邪火。

    此刻,心情方才舒畅了许多。

    想到董白和貂蝉现已安顿在内院中,蔡琰父女则不知安顿的如何。

    此时即将离城,总要去拜会一番。

    ......

    州府边的一处府邸上,挂着新做的“蔡府”牌匾。

    把守蔡府的门房,都是袁谭的亲兵,见袁谭前来,早有一人上前引路。

    刚穿过前院,过了垂门,就看到蔡邕在阮瑀和蔡琰的搀扶下从正房走了出来。

    袁谭急忙小跑上前,率先躬身行礼道:“小子袁谭拜见蔡公。

    昔日在长安中,化身管垣,言语多有冲撞,还望蔡公莫怪!”

    “唉!”

    回想起长安的经历,蔡邕一声长叹,他躬身还礼道:“原来管垣就是袁公子,可把老夫骗的好惨......若不是袁公子相救,老夫早已死于狱中!

    如此大恩,不知当如何报答!”

    “不敢,不敢!”

    袁谭连忙上前,扶起蔡邕。

    可能是太过着急,这一扶,手指却又碰触到了蔡琰的手指。

    蔡琰俏脸登时涨的通红,狠狠的瞪了袁谭一眼,便立即低下螓首。

    袁谭根本没有发现,他正一脸关切的看着蔡邕,道:“蔡公在历城,还习惯么?”

    蔡邕笑道:“老夫多次逃难,何尝不知疾苦?

    历城这些时日,已是老夫过的最为舒适之日......

    只是老夫平日只愿弹乐望典,作诗吟赋,但历城中并无老友,煞是无趣

    惟有小女和元瑜相陪,聊解郁心。”

    说到这里,蔡邕似是想起了什么,恍然道:“正巧袁公子此来,可否陪老夫作诗几首?”

    袁谭讪笑一声:“蔡公见笑了,小子只是个粗鄙之人。

    带兵打仗都已捉襟见肘,岂敢班门弄斧,与蔡公对诗!”

    蔡邕道:“袁公子莫要谦让,老夫曾听元瑜提起,袁公子所做短歌行一诗,为千古之绝唱,怎可以粗鄙自贱。”

    “小子委实不善诗词,前番所作,实属侥幸罢了。”

    袁谭再次推辞道。

    蔡邕神色登时有些不虞,垂目叹道:“公子如此推脱,想来是看不上老夫了!

    那短歌行老夫也听元瑜所叙,可万万不是侥幸便能作出。M..coM

    也罢,既如此,老夫便不叨扰袁公子了。”

    言罢蔡邕转身欲走。

    “阿翁且慢!”

    此刻,蔡琰面颊的绯红已逐渐褪去,双膝微曲,向袁谭行礼道:“袁公子初归历城,定是公务缠身,无暇估计其他......断无轻视阿翁之意。”

    蔡邕冷哼一声:“那倒是老夫不近人情了!”

    蔡琰还欲再言,袁谭插话道:“蔡公莫要生气,是小子唐突了,蔡公既有雅兴,小子定当勉力为之......不若蔡公出一题目,我们各做一首如何?”

    “好,好!”

    蔡邕还未说话,阮瑀已兴奋应允。

    上次短歌行,阮瑀被压,心中早有再争之心。

    毕竟像短歌行这种流传千古的经典,可不是随随便便再能作出,此次定要一展才华,扳回一城。

    “即是斗诗,妾身也要参与。”

    蔡琰亦是跃跃欲试。

    她瞧袁谭三番两次轻薄于己。

    看似无意,更似有心。

    如此登徒子,竟能作出短歌行这等旷世之作,也不知是真是假。

    今日临场斗诗,定要试试他的长短。

    殊不知此刻袁谭心中所想却是:早就知道蔡琰是史上有名的才女,看你情绪如此高涨,今日借此机会,定要探探你的深浅。

    (ps:虽然一日改为两更,但也有六千多字,也可拆成三章,但不太喜欢2000字断章,太生硬,影响阅读体验,谢谢支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