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郭大兵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唯!”

    郭祖大喜抱拳,心中暗道,公子说俺不认识字,俺回去就要学。

    俺也整一本兵法,专讲水兵。

    嗯,于禁不是叫于子兵法么,俺叫《郭大兵法》!

    “公子,张雋乂上书,说是乐安郡已平定,贼寇已清,请公子明示下一步的行动!”

    袁谭闻言笑道:“雋乂是想述职了,罢了罢了。

    平原国大定,他颇有功劳,龙凑大战,他出兵渤海郡也是起了牵制的作用。

    传令,让他留两千兵于乐安郡太守王脩,自率本部人马到东平陵驻扎。”

    “唯!”

    ......

    将军府的事情处理完毕,袁谭扒拉两口早食后,又匆匆赶到了州牧府。

    刚进府门,就见郭图等人在商议口赋减免多少合适。

    袁谭直接一锤定音,自今日起,青州永久不再征收口赋。

    “公子仁德!”

    “公子宽厚爱民啊!”

    一听这干干瘪瘪夸赞,袁谭就知道鼓吹署的孔顺和华彦不在。

    郭图以前也是此中好手,只不过现在身为长史,沉稳多了。

    想到郭图对于政事的处理,袁谭不禁微微点头。

    不愧是出身治法世家。

    当郭图不再谋求党同伐异后,处理政事就是八个字“依法办事,公平公正”。

    看着两鬓已有些斑白的郭图,袁谭决定要尽快的把华佗给请过来。

    接着,辛毗开始汇报。

    新改制的复合弓样品已经制作完成,射距可以提高十步,精准度也有提升,重量反而有所下降。

    后续开始准备小批量的生产和准备。

    得益于长安大量匠人,马钧已经拿到了床弩、巢车、箭楼、投石车的图纸,他正在尝试改进和发明。

    ......

    一个上午就这样忙碌了下来。

    袁谭在州牧府中和众人用完午食后便回到府中小憩。

    看看下午时辰尚早,袁谭闲来无事,便又再次赶到了蔡府。

    府门是进了,但蔡琰却是不愿相见。

    只托婢女从来一个木盒,打开打开之后,里面只有一帕雪白的绢帕。

    “一个字都没有?”

    袁谭仔细的看着绢帕,心中疑惑。

    思忖一番无果后,袁谭转身离开。

    他并没有发现,在一处房间的纱窗下,蔡琰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簌簌落下。

    刚出府门,忽然一股冷风袭来,袁谭顿时觉得头脑有些发热。

    强撑着回到府中,袁谭便昏昏沉沉的躺下了。

    “公子这是受了风热?”

    邹婧吓了一跳,手指放在袁谭额上试探,随即令人请医者前来。

    不多时,医者中一名精神矍铄,目光锐利的中年人匆匆赶来。

    此人名为樊阿,据说乃是华佗高徒,极善针灸。

    原是徐州彭城县人,因郑玄在徐州时,多请其医治,所以有了来往。

    后听袁谭仁政爱匠人,且医者也可封爵后,樊阿便携家带口搬迁到了青州历城。

    “公子这是今日劳累过度,有心所致。休养两日便好!”

    樊阿下了几针之后,又开了些药。

    袁谭服过之后,浑身温懒舒适,便安静的睡去了。

    第二日一早,便从邹婧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

    蔡邕之女蔡琰发出告示,以斗诗择夫婿,声称只看才华,不看家世。

    只要能夺魁,不论为妻为妾,皆可嫁之。

    袁谭一怔,再拿起怀中绢帕,这才发现其上泪迹斑斑......

    邹婧推了推袁谭的手道:“蔡姊姊都已表明心意了,公子还不快去?”

    袁谭仰头看向屋梁,淡淡道:“蔡邕是海内闻名的大儒,青州学官的儒学博士,蔡家是兖州陈留郡的世家。

    文姬此言,不过是小娘子之间的脾气罢了,蔡公怎么可能让他为妾。

    更何况,我青州如今蒸蒸日上,天下世人都在看着呢。

    我若纳蔡文姬为妾,天下世人又怎么看我。

    只会说我凭借权势,逼迫蔡邕,强纳蔡琰!

    如此一来,我宽仁的形象毁于一旦,青州的声明也毁于一旦,士人又怎么会慕名来投奔青州。

    就算我军事能力再强十倍,中兴十三州的时间也必拖后十年不止!”

    邹婧着急道:“公子怎生这样?岂不是要伤了蔡姊姊的心。再说了,中兴十三州有什么用!”

    袁谭把绢帕放在几上,正色道:“中兴十三州,纸笔刀兵万世侯,是对追随我的人的承诺,我必须要做到。”

    说到这里,袁谭看向邹婧略显青涩的面庞,道:“到那一天,世间安泰平和,所有孩子都可以在父母的爱护下,平平安安的长大。”

    “公子!”

    邹婧急急上前两步,抓住了袁谭的手。

    想起自己的身世,已是泫然若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