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休整再出发(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阙机及其所部勇士两千人带路,沿着山沟迤逦向北进发,并顺路扫荡各个小的鲜卑部落。

    因为是阙机出面,绝大多数小部落都选择了投诚,至于逃跑的部落,几乎没有。

    哪有看到部落大人,就扭头逃走的道理。

    至于部落大人有没有投奔汉人,鬼知道啊!

    大军先是抵达了后世的隆化县,再沿着现在一个名字古怪的小河,后世名为伊逊河的河流,到达了后世的围场。

    然后调转方向向东,同样沿着一些不明的小河前行。

    在大军行进了一千二百多里后,种地抵达了一块非常平坦的草原。

    此处在后世颇为出名,原名乌兰哈达,后改为赤峰市,还曾经作为辽的都城。

    属于内蒙古区域内的中心城市。

    此刻还仅仅是一片草原,上面零星的驻扎着比较小的鲜卑人部落。

    鲜卑人和乌桓人一样,都是实行的部落制,只不过鲜卑的部落稍稍偏大些。

    就如同阙机麾下的勇士,同样是从各个部落中抽掉出来的。

    相对来说,部落和宗族有点像。

    只不过宗族更大,更杂,在经过不断的战乱,宗族的影响力急剧降低。

    只有一些大的宗族,或是有强力人物的宗族,才拥有更强的凝聚力。

    而大多数的宗族,都被打散。

    目前鲜卑人的部落,倒是维持着正常,有大的部落,抽勇士数百人。

    有小的部落,抽勇士数十人,乃至数人的都有。

    这种出征,和之前阙机拼命不同,小孩和妇女不会再序列。

    而勇士也根据体格、战斗能力做了一个选拔。

    对于后续鲜卑人的管理,袁谭的想法依旧是打散,汉化。

    汉化,主要是语言和教育层面,至于鲜卑人怎么穿衣服,剃不剃光头,吃什么东西,则没有强制要求。

    就比如说,鲜卑人出征,携带的几乎没有干粮。

    都是奶酪、肉干等物,只要在河边赶路,饿了啃几口,再灌点水就行,

    这种情况下,也难怪大部分鲜卑人活不时间长。

    而且每个鲜卑人携带的肉干和奶酪数量也不同,

    有的家里富裕些的,带的就多。

    有的家里贫困的,带的就少。

    至于好还是差,那就要完全看,帐里那位的手艺了。

    反正是乱七八糟,什么都有。

    就好像后世大家一起去徒步般。

    当然了,他们现在既然成了袁谭的兵,各种套路就规范多了。

    由于鲜卑人都成了俘虏。

    在袁谭这边,成为俘虏后,就类似于后世的集中劳动和学习。

    劳动就可以兑换到一定功勋,功勋达到一定数量,且汉语学会之后,就会获得汉人的身份。???..Com

    这个时候,就可以继续劳动,获得钱粮,用来购买土地和田宅。

    有了数万的鲜卑人,奶酪、肉干的制作,就像是类似流水线的作业。

    然后每个勇士分多少奶酪,分多少肉干,就有了定数。

    汉人骑卒中,也有不少喜欢奶酪的,也需要相当的部分。

    至于饮水方面,大军行进基本都是沿着河走,如果没有河,斥候就会放出去几十里找水。

    在这方面,鲜卑人本就是专家。

    不过袁谭军中喝凉开水的习惯,却是早就贯彻下来的强制要求。

    就算是轻装简从,铁锅也是要带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