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泰山立道和一些小细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西将军,但又怕袁谭多心。

    一时间踌躇难定。

    ......

    袁谭麾下的文臣武将,除了镇守四方的,也基本全部抵达。

    于是在正月初一,众人随着天子登临泰山之巅,祭祀苍天、大汉、圣人。

    并立大汉圣人道。

    圣人道,在后世的说法,其实就是立宪。

    这件事情筹备许久,圣人道法也修改了很多遍,渐趋完美,可说是带有大汉封建特色的宪法。

    至于留名一事,原本大家对于谁排在第一,争论不休。

    最后还是袁谭一锤定音,不以地位排名次,而是以姓氏的笔数来定。

    听到这个消息,于禁开心的几乎跳起来......

    浩浩荡荡的派头,隆重的仪式,......

    对于天子的安置,袁谭早有谋划。

    其实就如同以前的天子对待诸侯国那般,给你个郡国,然后你在郡国里可以有一套百官公卿的系统。

    但是不好意思,你没有行政权、军权。

    不过袁谭有点抠门,只给了天子刘协一个东平陵县,在后世章丘的西北。

    最关键的问题是,袁谭同时把大汉的机构系统,写入圣人之道。

    东平陵县的一切税收、食邑,归天子所有。

    但管辖权却在东平令手中,而东平令由丞相府任命。

    天子对天下享有名义上的拥有权。

    也就是说,圣人之道,已经规定了大汉的制度系统。

    具体政务,则交由上公太傅统一支配。

    太傅的任期为六年,最长不超过两期。

    上公太傅之下,设五个部门。

    丞相府、御史台、大理寺、百子会、将军府。

    丞相府对大汉天下享有行政权。

    御史台享有司法权,并独立于丞相府之外,直接对太傅负责。

    大理寺享有立法权,同样独立于丞相府之外,且不受太傅干扰,只对泰山圣人道(宪法)负责,大理寺成员由受过青州太学系统教育的博士担任。

    百子会,是由袁谭提出,这个部门没有任何行政权,平时不常设。

    主要职责为监督太傅的推举流程及过程。

    将军府首脑为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受太傅辖制,但只能对大汉以外用兵。

    对于袁谭的这些奇思妙想,袁绍等人无法理解,因此和袁谭爆发了相当大的争辩。

    在一套设计下,天子将会彻底沦为吉祥物,和后世的教皇有的一比。

    真正的实权,则落入太傅的手中。

    但太傅又没有行政权,行政权在丞相手里。

    丞相虽然有行政权,则必须在司法系统的监督下做事,也就是要受太傅的制约。

    关键问题在于立法的大理寺不受丞相府和太傅的制约,他们又是一帮子受过太学系统教育的文人,不用想,这些人以前就是被大道理洗脑的那群人。

    这群理想主义的人,又没有司法权。

    将军府虽然是一把利刃,但又不能对内用兵,又被杜绝了内部政变的口子。

    百子会虽然没有啥权力,但又可以在六年一度的太傅推举中,发挥一定作用。

    据说袁家二代掌门人,在立道之前,爆发了激烈的辩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