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赌叶娇(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己杀的吗?

    如果他知道,会怎么看她?

    这纷乱的思绪一闪而过,格桑梅朵突然拔掉一根发钗,扎向自己的大腿。

    疼痛让那些思绪散去。

    他怎么看自己,重要吗?

    格桑梅朵转过身,不看那个离开的身影。

    而此时的叶长庚,被高飞的一只鹰吸引视线,抬头看向天空。

    他的目光掠过这座临街的小楼,注视着雄鹰,久久未曾移动视线。

    雄鹰,这应该是高原上常有的鸟儿吧。

    心中有一张面孔浮现,叶长庚含笑摇头。西北太平,他不需要再到边关去了。

    李策的宅院就在不远处,他今日来见胡稼。

    “胡大人经此一劫,必然否极泰来,再无伤痛。”

    看望病人,总要说些安慰人的话。

    胡稼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只有眼珠子在转,嘴在说话。他气息微弱,声音也很轻,需要凑近才能听到。

    “大夫不让下官起身,”胡稼絮絮叨叨,“不瞒叶郎中,我连拉屎都是在床上,好大一滩。大夫说幸亏拉出来了,不然就说明肠子破着,早晚烂死。”

    他说话颇有画面感,叶长庚的手本来放在床上,闻言僵硬地缩回去。

    “听说……”胡稼转动眼珠道,“听说那山洞里的弓弩,都是西北军丢的?胡说八道!太子殿下率军打仗时,下官就在……就在军器监,那时候没听说丢弓弩,怎么这会儿就丢了?”

    他倒是光明磊落,并不藏着掖着。为太子做事,就为太子辩护,并不见风使舵。

    叶长庚道:“此事的确蹊跷。所以我来,便是想请教臂张弩的事。包括如何制作、分发、签收、储存、保养。想看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为了给李璋洗脱冤屈,胡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叶长庚认真听着,神情渐渐冷峻。

    胡稼说完这些,不忘了问起监牢的事。

    “都死了?”他问,“这事儿跟臂张弩有关吗?”

    “证据不足,”叶长庚道,“我不敢乱加判断。”

    “拜托叶郎中了,”胡稼保持肚子不动,勉强伸出手,拍了拍叶长庚的胳膊,“您为太子殿下做的事,等我回京,一定告诉殿下。”

    “我不是为他,”叶长庚疏朗地笑笑,“我为大唐。”

    胡稼神情僵硬,努力转过头,再点一点。

    “佩服佩服……”他说到这里,眉心忽然蹙起,手指慢慢移向屁股,脸也红了,“我,我又想……”

    叶长庚连忙起身告辞。

    他今日还没有吃饭,并不想看床上突然出现一滩东西。

    政事堂用了整十日,配合大理寺,查明了西北军遗失臂张弩的原委。

    有人举告,说是战争结束后,太子亲自下令,提调三百一十七件弓弩,转运回京。只不过靠近京城时,太子命人把弓弩送往河东道晋州藏匿。

    只不过那时太子还是晋王。

    人证物证俱在,大理寺整理案卷,交政事堂。

    政事堂内几位朝臣面面相觑,都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还要再查。

    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丞相傅谦。

    “这不可能!”他拂袖道,“太子绝不会做这样的事,大理寺查得不详,案卷错漏百出,这样的东西,本相是不会呈送圣上的。”

    傅谦平日里谦逊沉稳,常自称本官,称“本相”还是头一回。

    其余朝臣窃窃私语,不过这件事最终还是要看魏王李琛怎么决断。

    他也在摇头。

    “藏匿军械是重罪,”李琛道,“本王也不相信太子会这么做,但是……”他顿了顿,继续道,“但是圣上在等消息,眼下查到什么,不如就送过去吧。”

    “谁送?”傅谦沉声道,“魏王去送吗?”

    他的声音里颇有些愤怒。

    谁去送,谁便得罪太子殿下。说不定,还会触怒皇帝。

    李琛的目光环视一圈,落在兵部的席位上。

    “说起来,”他缓声道,“这是兵部的事。”新笔趣阁

    正在出神的叶娇听到此句,下意识地,便往兵部尚书身后躲藏。

    去你的吧,我可不去。

    好事儿没有我,背锅少不了我,你们这些当官的,都是这样。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