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娶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衣,按品梳妆,从宫门口走过来,又要许久。这么折腾不断,平添旅途疲累。让他们早点回去歇着,准备婚礼吧。左右明日小九还要祭祖,并且进宫觐见过,才能去安国公府迎娶新妇。”

    高福大为意外,又感动于皇帝的慈爱。

    “圣上对楚王的爱护,真是亘古少有啊。把宫中珍藏的龙凤花烛送出,更命太子亲任典仪官,甚至连巡牧后不见外人、回宫禀告的规矩,都改了。”

    龙凤花烛原本只为楚王准备了一对,皇帝担心正式婚礼的夜晚没有,把他和皇后大婚时备用的取了出来。

    皇帝已经走到殿门口,看着外面巍峨连绵的宫殿,笑了笑。

    “朕让太子去做典仪官,还因为有几个鲁氏余孽没有扫清,担心明日有人捣乱。”

    “扫清了,”高福连忙道,“一个时辰前,刘府尹上折子,说宰相之子傅明烛捉住了几个妄图劫狱的鲁氏族人,送交京兆府。”

    那本奏折就在皇帝案头,还没有翻到。

    “呵!”皇帝冷笑一声,“傅明烛?他凑什么热闹?”

    高福垂下头,含着笑没有说话。京都的男儿郎都是要挣功名的,就算不能科举入仕,傅明烛也总想做点什么吧。

    “不过也幸好宰相这儿子眼瞎,让朕得了个好媳妇。”

    皇帝开心起来,过一会儿,又蹙眉道:“听说叶长庚伤重不起,明日谁背叶娇上花轿?”

    按照婚俗,出嫁的女子需要由族中兄长背上婚车,脚不沾地。

    “回禀圣上,”高福道,“安国公府从远亲中找了一个族兄。”

    “什么族兄也配背朕的儿媳?”皇帝有些不悦,“让老五去吧,老五虽然憨傻,但力气挺大。”

    “这……”高福故意失礼,“啧啧”几声点头,“这安国公府,真是天大的福气啊。”

    皇帝哈哈大笑。

    “这是她应得的,”他道,“她没有辜负朕赏赐金牌的期望,叶长庚又为了朝事尽心竭力。他们争气,朕才给他们福气。”

    在某些人心中,这一晚很快。可在等待婚期到来的人心中,却太过漫长。

    长得像孤单长大的岁月,像从皇陵走到京城的路。像从认识叶娇后,每一个期待见面的分别。

    星辰迟迟不落,不管推窗看多少次,天空都是幽深的蓝。

    终于,终于,似乎从这深蓝中看到一线光亮,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红日初升,绚烂的光芒顷刻间席卷大地。

    长安城响彻雄浑的钟声。

    那声音穿过街巷直达宫廷,也回荡在修缮一新的楚王府中。

    “请楚王殿下沐浴更衣。”

    “请楚王殿下启程祭祖。”

    “请楚王殿下觐见圣上。”

    “请楚王殿下上马,礼乐起——”

    李策知道,这一刻终于到来,他终于走在迎娶叶娇的路上。典礼隆重,长安城大街小巷到处是花、到处是人,到处是真心的恭贺和艳羡的目光。

    那一条他走过无数次的路,第一次,将不是独自返回。

    “这对木梳,是娘的嫁妆,今日给娇娇添福。”

    安国公府已热闹了两日,可在最后时刻,却莫名泛起依依惜别的不舍和难过。叶夫人跪坐蒲团,接过叶娇敬上的茶盏,轻抿一口,拿出礼物。

    叶娇双手接过。

    她觉得今日的喜服很重,凤冠也重,只有心是轻的,轻得似乎在飘,总也落不到身体里。

    叶柔此时进门,轻轻拭泪,笑着道:“吉时到了,王爷的‘催妆诗’都送进来三首,再不走,可能就词穷了。”

    众人浅笑起来,宫中派来的礼官也称时辰已到,请尊长赐帕。

    叶夫人最后按照礼仪,嘱咐道:“勉之敬之,夙夜无违。”

    叶娇叩拜母亲,一双桃花眼看了看四周,没见到父亲。

    父亲他,果然没有来。

    父亲没有来,兄长还躺在床上养伤,一会儿谁背她出门呢?

    喜帕落在头上,她的视线顿时只能看到一小块的空间。媒婆引着她走到门口,一个衣着华丽的男人在她前面蹲下来,她伏在那人背上。

    那人把她背起来,走过院落、甬道、连廊,过了垂花门。

    不管锣鼓声有多响,多少人迎上来取闹,地面有多不平,那人都把她背得稳稳当当,喜帕甚至都没有怎么晃荡。

    快到门口时,叶娇在他背上轻声问了一句。

    “五哥,是你吗?”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

    注:李璨说傅明烛带着脑袋出门了,是因为古代虽然认为“心”是意识器官,但也不否认头的思考作用。战国时成书的《素问》曰:“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由此可知从那时起,中国人就知道大脑(头)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