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夫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自己鼓掌。

    听听,她这才叫说话好听。

    姜敏最终红着脸,答应叶娇,不再卷入此事。

    “这回能击退突厥,全靠楚王舍身筹谋。虽然这是国事,但下官感激不尽。若有需要帮忙的,”他郑重道,“请楚王妃直言。”

    叶娇没什么需要姜敏帮忙的。

    李策说了,姜敏因为在朝堂上为他们说过好话,在调运粮草时多次去信催促胡稼,已经成为太子的眼中钉。

    他能独善其身,就够了。

    而京兆府府尹刘砚,因为同审卖粮案,已经卷入漩涡,出不来了。

    刘砚眉心的纹路越来越重,像一条深深的沟壑。沟壑旁的眉毛皱成两团疙瘩,眼神锐利清澈。

    他庆幸自己有协审案件的权利,但他恨自己不够聪明,不能从繁杂的线索中,为叶长庚和李策脱罪。

    在京兆府办案数年,刘砚第一次见到完美的栽赃。

    人证物证俱在,不是说一句“我不知道”就能翻案的。

    他把希望寄托在李策身上。

    楚王李策,足智多谋,他应该有能力自保。

    李策站在大理寺公堂,看一眼堂下跪着的突厥人,又看一眼躺在春凳上哼哼的尹世才,问道:“卖了多少粮食啊?”

    李策没有看过案卷,不知道其中细节,而往往细节决定一切。

    “回楚王殿下,”尹世才道,“九万石。”

    李策面色不动,问:“卖了多少钱?”

    尹世才道:“卖了四千两白银。”

    李策面色不悦,摇头道:“大唐市价,一两银子二十石大米,你们这是亏本生意。”

    尹世才的脸立刻白了,他扬声道:“这可不是我们卖的!这是……突厥人说,这是从楚王和叶将军那里买的。”

    李策笑了笑。

    这笑容居高临下,仿佛他不是站在堂下听审,而是站在一条道路的岔口,吹着迎面而来的风,慢条斯理拿着树棍,为过往行人指明方向。

    李策问道:“尹大人有没有查过,突厥人用什么车运,运了多少车?”

    这个数据尹世才不记得,他只能勾着脑袋看崔玉路,希望崔玉路能翻一遍案卷。

    崔玉路道:“三百辆车,运十次,第十次时,才被尹刺史查获。”

    “三百辆?”李策点头,“四轮车吗?”

    尹世才这回抢着回答:“当然是四轮车!四轮车运得多,一次能装三十石!三百辆运十次,能对得上。”

    “对不上。”李策冷笑道,“四轮车载米三十石,二轮车载米十五石,这是我大唐的算法。为什么?因为大唐有夯土严实、条条畅通的官道!大唐有制作精良、轮毂结实的车辆!突厥境内土壤松软,一辆车拉三十石,必然陷入沙土、难以挪动。”

    大堂一片静谧。

    在这难捱的安静中,尹世才喃喃自语,为自己辩解。

    “就算……就算不是十次,他们多运了几次,也不……不影响这桩案子的判罚。”

    “怎么不影响?”刘砚冷喝一声,“尹大人查获的出入境通关文书上,明明白白写着十次。如果没有运出九万石,那么余下的去哪儿了?难道被尹大人自己吃了?”

    这话说得毫不客气,崔玉路提醒道:“刘府尹慎言。”

    尹世才也委屈道:“下官的饭量很小啊。”

    他抚着胸口喘气,表示自己快要被楚王冤枉死了。

    “退堂吧!”崔玉路最后下令道,“午后召粮草督运胡稼来此,再行审理。”

    李策转身离去,又突然停脚,问:“既然案件还很复杂,兵部的叶将军,可以暂时离开吗?”

    崔玉路面露难色,刘砚却道:“让他回去吧,切记不可出京。”

    临近中午,安国公府送往大理寺监牢的饭做好了。

    叶柔提起食匣,少夫人裴茉却走了过来。

    “妹妹,”她的眼圈有些红,试探着道,“让我去吧,我想去。”

    “嫂子是大户人家的姑娘,怎么能抛头露面呢?”叶柔笑着阻拦,“不像我,这两年管着家里的生意,常常到处走动,脸皮都厚了不少。”

    裴茉微微咬唇,还是握住了食匣的把手。

    “夫妻之间休戚相关,他坐牢,我送饭,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我戴上幂篱,就好了。”

    裴茉步入马车离去,叶柔在原地驻足,唇角渐渐散开笑意。

    都说裴家的姑娘跋扈,看来他们家运气好,娶来了最贤淑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