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万里长城今犹在,民族脊梁永不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受到不少专家的抨击。

    “民乐新奏,赋予更多的时代性,才能为更多的人接受,这也算是一种尝试吧。”

    黄钟知道,女子十二乐坊,就是靠着奇迹这首曲子扬名的,也算是乐坊的代表作之一。

    安教授手指轻轻在办公桌上敲着,思量好一阵,他这才继续说道:

    “小黄,不是我保守,这首曲子,私下练练倒是无妨,但是千万不要在正式演出的时候拿出来,不然的话,只怕又是一场口水战。”

    无论对黄钟还是对乐团的学生,安教授都是从关爱的角度出发。

    他经历的比较多,知道年轻人有一腔热血,但是也容易遭受毒打。

    能挺过来的,或许能成名成家;但是许多天才,也就此一蹶不振。

    “安老师,谢谢您的建议。”黄钟也真诚地道谢,“有机会的话,我想带着乐坊去岛国那边演出,推广民乐的影响力。”

    安教授稍一琢磨,就明白了黄钟的意图,于是又笑着点指两下:

    “也不错,要是这首曲子在国外闯出名头,那在国内遭遇的批评就会小许多,你呀你,还蛮滑头的。”

    黄钟嘿嘿两声:“没法子,斗争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新笔趣阁

    安教授也便彻底放心,想想上一次黄钟掀起的关于流行歌曲的论战,最后愣是啥事没有,还闯出不小的名头,挺令人放心的。

    于是安教授又瞧瞧另外一首曲子,这次他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万里长城”四个字。

    长城是华夏的象征,是民族的脊梁,歌颂万里长城的曲子,那必须听听。

    安教授看着曲子,手上打着节拍,动作幅度也越来越大。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的乐曲,尽显万里长城的壮美,兼具历史感和沧桑感,又不乏现代音乐元素。

    安教授看了一遍,只觉得浑身舒畅,不知不觉,竟然出了一身透汗。

    “痛快,痛快,这首曲子太好啦!”安教授连连赞了几声。

    一直在旁边当摆设的李健群,不由望了黄钟一眼:能让音乐学院的教授赞不绝口,这曲子想必是极好的。

    “小黄,这首曲子就交给我了。”安教授恨不得现在就去指导学生排练。

    正好下课的铃声响起,他便拉上黄钟,直接去了排练室。

    “黄师兄!”一群姑娘瞧见黄钟,立刻围了上来。

    “不能叫黄师兄,应该叫师父,唐僧师父。”曾格格笑嘻嘻地拉着黄钟的胳膊,她过年也看西游记了。

    黄钟伸手拍拍她的脑瓜:“那好,伱就给我当二徒弟。”

    说完又转向其他人:“以后这就是你们的二师兄。”

    “嘻嘻,二师兄!”吴童还真敢叫,而冯小泉则吓得溜到一旁,和吴童保持距离。

    曾格格使劲瞪了吴童一眼:等一会收拾你。

    然后她又摇晃着黄钟的胳膊:“那你可不能偏心,叫宋菲当大师兄。”

    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有年轻人的地方,从来不缺乏笑声。

    连跟在后边的李健群都羡慕不已:还是年轻好啊。

    安教授拍拍巴掌:“这是小黄新创作的万里长城,来,大家试一试。”

    众人不由得眼睛一亮,冯小泉连忙从安教授手中接过乐谱:“黄师兄又有新作品啦!”

    随即就被曾格格给抢了过去:“没你啥事。你兴奋个什么劲儿。”

    冯小泉好想揍人,可是瞧瞧周围压倒性优势的女生们,他还是忍了。

    这典型的阴盛阳衰啊,还好,还好有黄师兄给咱们男同胞争气。

    你们这些女生再刁蛮,不也得乖乖演奏黄师兄的作品。

    还真别说,这么一想,冯小泉这心里立刻平衡多了。

    把乐谱分发下去,各声部都十分齐全,而且曲子的旋律并不复杂,大伙稍加熟悉,就能上手。

    安教授也想过过瘾,临时客串一下指挥。

    这首万里长城,是黄钟根据前世岛国的一段乐曲万里长城改编,增加了多种乐器,旋律也比原曲更加丰满,更多了几分恢弘大气。

    乐曲声奏响,一股历史的厚重和沧桑感立刻扑面而来。

    仿佛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延绵万里。

    演奏的姑娘们,瞬间感觉自己身上直起鸡皮疙瘩。

    作为一名听众,李健群也感觉自己仿佛化作一名古代的战士,手中持戈,站立在长城的垛口,迎接数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

    这是一首能够令人热血沸腾的乐曲,能够点燃每一名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激情。

    即便数千年历史沧桑变化,我们的血,并未曾冷!

    “好!”

    等到乐曲结束,门口响起一声大吼。

    只见满头银发的姜副院长站在门口,原本有些佝偻的后背,竟然也挺得溜直。

    姜副院长目光炯炯,望向黄钟,朗声赞道:“万里长城今犹在,民族脊梁永不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