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这下稳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台下观众致谢,说话的时候,还微微有些气喘。

    观众对这个台风爽朗可爱的少女,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再次登场:“我们的金元萱今年才17岁,她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她还不是我们今天演唱会年纪最小的歌手,下面有请来自华夏的组合登台,他们中最小的演员,今年才四岁半!”

    噢,台下响起一片惊呼,然后是热烈的掌声,对待小孩子,人们都容易给予最大的宽容。

    聚光灯下,一袭长裙的黄丁丁现身。

    小家伙脸上带着笑,大眼睛亮晶晶的,在这十数万人前面,根本就一点也不紧张。

    她身上的长裙,明显戴着鲜族的传统风格,这下,令台下的观众更加喜欢。

    结合报纸上的报道,观众的心中,忽然都充满期待。

    等到长鼓一敲,伽倻琴一响,台下立刻鸦雀无声,观众对本民族的东西,最是熟悉和亲切。

    这旋律,带着浓浓的民族特色,又带着几分古雅和悠远,一下子就融入到观众心中。

    黄丁丁清脆的童声,也随之响起:

    ??????????(伊人欲来何时归来)

    ??????????(伊人欲去何时离去)……

    歌曲是用朝鲜语唱的,声音轻灵干净,就是这样最纯粹的童声,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这优美的曲调,典雅的歌词,令现场所有的本土观众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震颤。

    就是那种恨不得也敲着长鼓,跟着一起舞蹈、一起吟唱的感觉。

    似乎这首歌曲,早就存在,存在于他们的灵魂深处。

    就像多年前的老友,猛然出现在面前。

    台下,一些观众都缓缓地闭上眼睛,用心聆听。

    而更多的观众,则目光热切地望着黄丁丁,恨不得这是他们的女儿,不知道多少人内心在疯狂呐喊:我的我的!

    随后,一个同样清澈的女声接替了童声,是吴静。

    在这些歌手之中,她最刻苦,跟老崔学的朝鲜语最是标准,所以成为这首歌的演唱者之一。

    吴静也穿着一袭长裙,一身古典的装扮。

    在黄老师手底下,吴静可没少得到锻炼,也算经历过大场面,虽然心里还稍稍有点慌,但是却还是能稳住场子。

    她的声音,带着女性的温柔,让人感觉极为舒服。

    观众们的心弦再次被拨动,仿佛是他们民族中古典的美女,正在向他们轻声呼唤。

    他们再次被征服:我的我的!

    吴静并不知道,自己这一首歌,就成了无数南韩男子心目中的女神。

    等到吴静唱完一段,老崔沙哑的声音也加入进来,透着一股子历史的沧桑感。

    不同于黄丁丁和吴静,他的发音更加自然,一听就不是外人,更能为现场观众接受。

    三种声音,演绎出不同的风格,叫观众仿佛经历了一场视听盛宴。

    而当最后一边吟唱,三个声音合在一起,观众再也抑制不住,开始互动。

    人们扭动着民族的舞蹈,嘴里跟着一起哼唱。

    这一刻,台上台下,彻底融为一体。

    数万人的大合唱,那场面何其壮观。

    就连现场的南韩歌手们,都感觉不可思议,差点吼一嗓子“思密达”。

    他们刚才登台的时候,都没有达到这种效果,偏偏叫三位来自华夏的组合,彻底引导了观众的情绪。

    “黄先生真是高明!”赵容弼也叹为观止,望向黄钟的眼神,又是羡慕,又满是敬意。

    同时还有些失落,他一个本土的歌手,竟然不如外人,这叫他们这些本地歌手情何以堪?

    难道这就是华夏古语里面所说的: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港岛的歌星们也都彻底服气,梅姑和甄妮还有罗大右,都和黄钟有过不同程度的合作,现在算是彻底看清楚黄钟的实力。

    在他们努力在华语乐坛争雄之际,人家黄老师已经把手伸向其他国家。

    而且还一抓一个准,无论是岛国,还是南韩这边,都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绩。

    罗大右也不由得心中感叹:华语乐坛,竟然出了这么一位强人,只怕再成长几年,就会成为领军者。

    而梅姑的脑海里,更是浮现出黄钟那厚厚一摞的歌谱,那都是宝藏啊。

    同为华人,大家的心中也涌起一股自豪。

    身处异国,他们就是一家人。

    台上的演唱已经结束,可是台下的大合唱依旧再继续。

    现场的音响师赶紧再次播放《呼唤》的音乐,台上台下,又唱了一遍,这才渐渐停下来,不少人脸上,依旧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这一首歌,便彻底征服了现场的观众。

    黄老师脸上也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下稳了,就等着卖唱片数钱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