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这火焰山,真不好过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动手,不要动手,要讲民族团结!”

    戴着小帽的老者跟村干部说了几句,村干部明显一愣,然后来到黄钟身前,打量着他手上的小刀:“这把刀哪来的?”

    黄钟就简单说了一下和达吾提相识的过程,村干部明显松了一口气:“只有我们最好的朋友,才会赠送贴身的小刀。”

    黄钟仔细瞧瞧周围的村民,果然都是一脸笑意,看上去和善许多,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当地人都非常团结,真要是惹出什么乱子,他们剧组能不能从这里出去都不一定。

    很快,黄钟就被村民拉着,一起啃起手把肉。

    黄老师也没忘记剧组的伙伴,掏钱买了一大盆羊肉,叫林志谦他们送回去。

    不大一会,黄丁丁也来了,还带来了爸爸的二胡。

    村里人也取出一些乐器,叮叮咚咚,边弹边唱,欢聚一堂,好不热闹。

    黄丁丁也跳了一支边疆风情的舞蹈,立刻获得了村民的喜爱,临走的时候,弄了不少的羊骨头。

    都是关节部位的羊拐,也叫嘎拉哈,羊拐质地细密,小巧玲珑,小孩子最喜欢玩。

    要是女孩子,通常还会用凤仙花,把羊拐染成漂亮的粉红色,用小口袋欻着玩。

    在内陆省份羊拐很不好弄,在这边则太多了。

    因为黄钟的关系,剧组的待遇一下子上来了,不少村民送来大哈密瓜,还有一串串的大葡萄。

    这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以水果的含糖量非常高。

    “真甜啊,不愧叫蜜瓜,比蜜还甜呢。”马老师啃着哈密瓜,那叫一个开心。

    黄丁丁便纠正马伯伯的错误:“爸爸说,哈密是地名,那里产的瓜最正宗,所以叫哈密瓜的。”

    马老师当然知道,不过还是乐呵呵地点头:“还是咱们丁丁有学问。”

    有了当地村民的帮助,一下子就变得方便许多。

    看来老话说的没错:多个朋友多条路。

    第二天,剧组便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前往火焰山。

    “哇,这山真是红色的!”不少人嘴里都忍不住惊呼。

    此刻旭日初升,阳光照在山峦上,望过去一片赤红,简直就是一片火山。

    “山上不会真有火吧,会不会烫脚?”不少人都下意识地望望自己脚下的鞋子。

    “光着脚板肯定是要烫的,穿鞋子没事,这是红色的砂岩,瞧着像火而已。”黄钟笑着给大伙科普。

    结果他很快就吃到苦头,随着太阳的升高,地表温度迅速上升。

    大伙早上出来的时候,早都扮好了戏装,结果全都花了。

    众人纷纷着急找造型师王希忠老师,结果王老师晒中暑,刚才被人护送回去。

    杨导一瞧,这要是回去的话,一天时间就白白浪费。

    化的妆花了也就花了吧,正好符合火焰山的特色。

    所以观众才会在电视剧里,看到二师兄光着膀子、头上的帽子也摘了的画面。

    “来来来,快点都分几粒人丹!”剧务忙着发解暑药,这年头也没别的,每人嘴里含几粒人丹。

    这玩意,后世几乎都要绝迹,但是在当时,夏天的时候,几乎家家必备。

    小娃子都喜欢放嘴里含着,因为里面有薄荷,冒凉风儿啊。

    第一组镜头,拍摄远景,就是师徒四人和白龙马,在沙海中跋涉的画面。

    虽然只有一台摄像机,但是不得不承认,王摄像取景是真的厉害。

    只见满满沙海之中,师徒四人在沙丘上行进,身后扬起滚滚沙尘,再配上“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配乐,那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黄钟还好一些,骑在白龙马上,不过也热得够呛,感觉进了大蒸笼似的。

    好歹算是完成了这组镜头的拍摄,马老师有伤,累得够呛,一屁股坐在地上,然后就一个蹦高跳起来,牵动伤处,疼得龇牙咧嘴:“烫,烫屁股!”

    杨导正喝水呢,一瞧马老师这个举动,杨导一拍大腿:“这个好,一会重拍一遍!”

    虽然有着完善的剧本,但是在拍摄中的灵光乍现,也更为出彩儿。

    “啊,还得坐啊!”马老师差点就要摔耙子。

    等到了中午,剧组的人就原地埋锅造饭,对付一口,省得来回折腾,把时间都浪费在跑道儿上。

    剧务带来一袋子的馕,准备打点蛋花汤。

    结果敲开鸡蛋之后,剧务一声惊呼:“这下甭喝鸡蛋汤了,吃煮鸡蛋吧,刚才把鸡蛋放沙堆上,都熟啦!”新笔趣阁

    大伙都凑过来,黄钟剥开一枚鸡蛋,咬了一口,可不是嘛,蛋清都凝固了,只有蛋黄,还稍稍有些糖性。

    抬头望望天上火辣辣的太阳,黄老师也不由感叹:“这火焰山,真不好过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