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浅未得重用的成直,手上的兵权被削掉的武将军等武散官,就轻易被金国的细作买通了。

    至于其他州府,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大宋以前的旧官吏,在新上锋的眼皮子底下有所收敛,为了钱财富贵,照样敢收受贿赂,放货物人进北地。

    金贵知晓李仁孝封她女儿为贵妃,是为了要用他来做事。金贵以前在兴庆府,见过贵人们过的何种日子,他一个商人,连贵人家中的豪奴都惹不起。

    想到那破天的富贵,金贵脸上的笑容更甚了,嘴上倒谦虚,忙拱手道:“不敢不敢,小女幸得皇上看中,封了她为贵妃,只小女尚未进宫,为时尚早,断不敢张扬。”

    韩企山哈哈笑道:“此事是不宜声张,待此事之后,我再请金东家吃酒庆贺。”

    其他人神色各异,纷纷向金贵道贺。丽琼,韩企先的例子就摆

    在眼前,投靠金国之后,不但成了宰相,大将军,还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想着这次之后,他们也能如这两人一样飞黄腾达,胸口滚烫,暗暗激动万分。

    金贵等粮商,次日就去天宁寺回了寒寂,拐弯抹角同意了。双方定下了契约,寒寂支付了一成定金。

    骡马拉着一车车的粮食,送进了天宁寺。

    天宁寺施腊八张的消息放出去,燕京城的百姓激动不已,早早就期盼这腊八这天早日到来。

    大

    韩州府下了几场雪,平坦的官道上,覆上了厚厚的一层。车马经过,留下深深的车辙。

    骡马打着响鼻,不时呼哧喘气。领头的钱串子见了,朝四周警惕张望,除了来觅食的麻雀,到处都见不到人影。

    已顺利过了韩州府关衙,已经将消息快马加鞭送到了燕京。多亏北地的吏治清明,只要拿着一道公验,后面官府既不会收税,也不会阻拦,能一路畅通无阻到燕京。

    钱中子松了口气 哈哦道·

    锐律子松了口气,吩咐道:“前面半里有座饭店,就在那里歇一歇再赶路。

    在破庙歇过之后,钱串子领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粮队,顺利朝燕京赶去。

    过了顺州之后就是燕京了,钱串子望着前面的亭子,离顺州府就只有两里地的路程了,眼下天时已晚,进城歇息一晚,官道平坦,明日就能到达燕京城。

    钱串子伸展着懒腰,愉快地吩咐了下去:“大家加把劲进城,明日到燕京交了差使,咱们吃香喝辣的,好生痛快一翻!”

    众人接连赶路,早已疲惫不堪。听到钱串子的话,顿时欢呼怪叫起来:“钱老大,听说燕京城的小娘子身娇柔嫩,你可不要小气啊,一定得让我享享福!"

    钱串子啜着牙花子,拍着胸脯豪气地应了: "这趟大买卖做下来,别说小娘子,就是帝姬公主也不在话下!”

    众人听到钱串子这般说,不由得更来了劲,互相调笑着说了起来。

    这时,从顺州府的方向来了一队官差,为首的推官虞卿不苟言笑,大声道:“查公验!”

    通关度牒,户帖身份,纳赋税凭证,统统称为公验。

    钱串子愣了下,按照规定,要进城时,城门守兵才会查他们的公验。

    他们都尚未进城,官府却出来查公验,他下意识心神不宁起来。

    想要张口问,看到官差已经朝身后的骡车走了去,拿着佩刀喊道:“都下来,全部要检查核实,有无错漏之处。”

    顺州府的推官虞卿无人不知,她是宰相虞允文的族妹,伯父虞祺亦为礼部尚书,为官清廉公正,只要犯了事,任谁去求情都无用,她只会秉公处理。

    钱串子心七上八下,心道公正也好,只要老老实实,打发走虞卿这个冷面推官就是了。他赶紧掏出公验,双手递上前。

    虞卿接过公验仔细看了,脸色沉了下去:“公验不对劲,你且随我进城去衙门走一遭,待查清楚之后,自会放你离开。”

    钱串子一下慌了,忙道:“虞推官,这份公验我一路过来,从没有官府说有任何不对劲之处。虞推官,我们都是老实做买卖的人,你看这样可好,这城我也不进了,直接去燕京。让燕京更大的官来查如何?”

    虞卿脸色不变,再次重复了先前的话,扬手道:“都带走!”

    官差们一起上前,将赶车护卫的人,全部围着赶到了一起:“敢反抗,就是妨碍办案,就休怪我们不客气了。”

    钱串子扎着手,面若死灰。他们要是反抗,官差人数虽不多,但他们还带着粮食,跑不远就会被抓到。

    除非弃粮不顾。

    丢失了粮食,他们这些人,都活不了。

    钱串子哭丧着脸,跟着官差们离开。他回头看向一长串的粮食骡车还停在那里,顿时焦急地道:昊推官,我们的车马,车马如何能停在这里?

    虞卿的脸色总算有了变化,扬起了笑容道:“有人会接替你赶走,别担心。”

    钱串子莫名其妙,他想要问,被官差推操了把,呵斥道:“快走!”

    到了腊八这天,飘飞的小雪停了。天公作美,出起了明晃晃的太阳,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头天晚上,寺庙前就架起了一长排大锅,僧众们忙着熬煮腊八粥。腊八粥里放了各种豆子与少许的糯米,陈米一起煮。虽比不上富贵人家的精贵,但胜在煮得软精,又是天宁寺施粥,冲着这份福气,人人都想争着去吃一碗。

    燕京城的百姓几乎倾巢而动,领别籽的百姓实在太多,天宁寺立了规矩,每户人家凭着户帖,只能一人领上一小碗。

    />施粥从天不亮开始,到了下午时,排队领粥的百姓,还排着长队。

    一旁的道上,骡马不断拉着粮食,送进寺庙里。

    领粥的队伍中,不知是谁起头说道:“天宁寺买了这般多的粮食,咱们再去买的话,岂不是买不到了?”

    “咦,你说得对,粮食铺子一直称缺粮,粮食见天的涨价。天宁寺买这般多的粮食,估计得将粮食铺子都买空。”

    “全燕京的百姓,今日大半都来天宁寺领腊八张了,光一人一碗,哎哟,我算学不好,可算不过来,究竟要用多少粮食。”

    “先前我来天宁寺的时候,路过粮食铺子,见到平时卯时末就要开张的铺子,还大门紧闭,可是铺子要关张了?”

    “没粮食卖了可不得关张。”

    “我家二舅舅昨日去买了,铺子的伙计说,从明日起,铺子的米面都要涨价,一石米得要五贯钱。当时我二舅舅没搭理伙计。五贯钱!亏得伙计说得出口,可是足足长了近两倍!”

    “照我看呐,伙计没说谎,五贯钱算甚,没了粮食,你手上捏着再多的金钱也没用!”

    领弓粘的队伍中吵嚷了起来,有那心急的,粥也顾不得领了,捧着碗忙不迭朝家中赶去。

    燕京城的粮食铺子,关张了大半。其余小粮铺,粮食被一抢而空,粮价隔着时辰涨,最后足足到了六贯一石。

    太平日久的燕京城,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百姓们恐慌不安,又怨气横生。

    天公不作美,天欲让人亡。晴了两日后,又下起了雪,冷得人骨头缝都疼。

    闲汉混混们叫嚣着饿,将聚福粮食铺的大门砸开,冲进去抢了一通。

    聚福粮食铺虽没几颗粮食,闲汉混混们还是很满足,随手将隔壁的铺子也砸了,进去一通乱抢。

    有其他不安分之人有样学样,趁乱走出了家门。

    “做买卖的都为富不仁!抢啊,抢了他们我们就有饭吃了!”

    “没了粮食,买不起柴禾,这是要人死啊!”

    “死了总要拼一拼!”

    闲汉混混们叫嚣着,到处打砸,燕京城到处混乱不堪。

    快到过年,往年家家户户忙着洒扫,置办年货,赏雪请吃酒,今年却风声鹤唳。

    只有

    铺子门前披红挂绿的彩楼,偶尔散落在街头的对子,能看到些新年的影子。

    有从开封府来到燕京的百姓,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金人兵临城下时,城内缺衣少食的恐慌。

    韩企山的马车,停在燕京最繁华的御街口。从车窗往外看去,街两旁平时最热闹的铺子,十铺关了九铺。

    府衙的差役不顾严寒,忙得焦头烂额,试图稳住局势,四下驱赶伺机而动的混混闭汉们。

    韩企山脸上缓缓浮现出得意的笑容,赵寰如今还没甚动静。她只怕早就乱了阵脚,听到外面乱了,想起当年开封府的惨状,躲在宫里不敢露面。

    没粮没柴禾,同以前赵佶一样,别说百姓,朝堂上的那群官员,就得先将她生吞活别了。

    真是女人当不得大用,她以为自己拉拢女人,学了点王安石的变革,就能稳定江山,让天下海晏河清。

    她祖宗宋太.祖活过来都没用,何况她一届女流之辈!

    韩企山不由得又感叹,赵寰还是有点本事,掌个一家一族的中馈,甚至掌管后宫都能胜任。

    至于天下江山,始终是男人的天下。哪怕是武氏身为异数,能登基为帝,都是靠着男人。

    韩企山抚着胡须,看着街头的凄清,哈哈笑了起来。

    突然,里面身着官服,外面套着风帽的燕京府尹与推官骑在马上,冒着风雪来到了街头。

    韩企山眼睛倏地睁大,脸上的笑容更甚。

    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赵圆珠,陈艳。

    仪福帝姬赵圆珠,起初被完颜宗望占去,完颜宗望死后,完颜冒将她赐给了完颜宗弼、生了个儿,子后,完颜宗弼抬了她为次妇,即地位次于正妻的夫人。

    陈艳本是宫女,生得娇艳动人,完颜宗弼将她纳为了妾室。

    完颜宗弼南下攻打大宋,两人跟着赵寰一起跑了。完颜宗弼咽不下这口气,将她们两人恨得牙痒痒。

    这次完颜宗弼给韩企山下了令,让他将其两人捉回去,不行就杀了。

    韩企山盯着两人,暗中观察着周围的情形,他正欲下令,沉闷的马蹄声响起。

    从燕京皇宫的方向,一群骑在马上的精兵,身着玄衫,浑身上下散发着比天气还冷的寒意,疾驰而来。

    />韩企山脑子嗡地一声,神色大变。

    赵寰的亲卫队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