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再议醴泉,有言在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何须让人过来,此刻的勤政楼外,就已经站立着几个人影,正是当朝的宰相们,只不过此时的这些宰相心怀国家大事,恐怕也不会想到,这个灯火辉煌,金玉堆砌的勤政楼日后还有另外一个称谓...

    正是‘花萼楼’!

    ...

    李林甫神色依旧是笑眯眯的温和好脾气的样子,裴耀卿则是一贯神色肃穆,只有张九龄面容忧心忡忡。

    见到了李隆基先是齐齐一拜行礼,然后起身便提起了醴泉县城的旧事。

    “陛下!”

    “以臣之见,不管那太平起义军,究竟出发为何,既然已经做了杀戮之事,又裹挟官吏,接管了县城,便已经有了造反之实!”

    “还是早早派遣军士围剿,平定了叛乱才是首要!”

    不管后世如何著称,张九龄此时代表的是整个大唐的稳定,要安民心。

    而现在这个世道谁是民?那些每天为了吃饱饭而只能背朝天的庶民么?并不是,而是那些起码也有许多田地,算得上地主的寒门,那些门第不浅,家学渊源的世族,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民!

    要稳定住朝政,就得安了他们的心,然后才能推行国策。

    张九龄一直以来就是这么调理各方的。

    如今也是这么一个思路,太平起义军太危险了,他们初衷是好的,做的事情也是好的,但是对于这个世道来说,对于这个已经有些危若累卵的大唐而言,就好像是随时会引爆山火的火花一样。

    太过危险!

    如果真的要处理好醴泉的事情,那么第一件事就是要彻底的,迅速的,扑灭醴泉太平起义军!wap..com

    这与张九龄平时表现的仁人爱民不同,可是仔细想来,他这么做可以平息短时间内有可能掀起的巨大动乱,又不知道会拯救多少黎民百姓,似乎好像是又没有错。

    实际上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

    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应该在立场上与这些起义军最为对立,尤其是作为关陇世家权贵代表的李林甫,却忽然插言。

    “张相爷此言有些夸张了。”

    “醴泉县城确实是出了差错,那些起义军要反的可从来不是朝廷,据我所知醴泉县城的县令还是张相亲自推荐的,不也没有出什么事么?”

    “听说还依旧能够处理县城的事务,不过执行权力被下放到了起义军的手上。”

    “按臣之见,醴泉县的事情需要处理,却也得先安排人前去实地观察一番,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贸然直接提起剿灭当地的太平起义军。”

    李林甫这个时候才终于吐出了他毒蛇信子一般的毒辣诛心之语。

    “要是出了巨大的伤亡,让京畿之地的护卫力量出现了差池,造成四方不稳...”

    “难道也是由张相负责么?!”

    只见他拱手对着李隆基一拜,然后继续徐徐说道。

    “以臣所见,既然朝廷收下了醴泉田税,那么就等于是有言在先,认可了太平起义军的治理,关键是在如何将这些人安抚住,甚至是...”

    “挪个窝!”

    眸子里闪过了一抹精芒,实际上这件事的关键,也是其他人的无心之语,让这位攻于心计的宰相,想到了办法...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