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道入长安(本卷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而在山壁之中,李瑁跪倒在老子圣祖像前,依旧哽咽未止,直到一碗清水摆在了他的面前。

    他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惊惧,有了一丝安定的依靠之感,看向了那个少年真人,或者说面容上看去,已经是青年的真人!

    正是...周清都。

    ...

    望着自己这个弟子,周清都将装着清水的碗摆在地上。

    “你来找吾,虽然我不算满意,却也十分的高兴。”

    “至少你还没有忘记,自己心中有一丝牵挂和底线,不能断掉!”

    与李瑁的交往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偶然相遇,周清都本来没有收弟子的意思,后来是得了他的道蕴,便出言指点了一下,便被他缠上了。

    最终是周清都暗中和武惠妃见过一面以后,在这位母亲的恳求下,才最终收下了李瑁这位寿王做记名弟子。

    不得不说有了一位皇子作为弟子,周清都的势力铺张开来就极为的迅速,很快就摆脱了楼观道的限制,只不过周清都也回报了相当多的东西。

    无论是寿王如今的修为,还是他的见识谋略,尤其是对于国事的认知,都已经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你以为他是如何搞出来的那些新农具?

    并且步步为营,在发展势力还有维持李隆基心中好感有一个极佳平衡的手段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周清都早就已经安排好的。

    只是周清都对于皇子夺嫡的事情确实不感兴趣,与李瑁的关系也不算太好。

    所以之前就干脆把他赶走了。

    如今因为武惠妃的事情,李瑁不惜暴露了自己和周清都的关系,却也代表了他心中始终还是有一根底线存在,这对周清都来说就算是不差了。

    思己才会及人,周清都并非是什么圣人,自然也从不以大爱天下无私奉献来要求他人。

    所以他看出发点,始终是因为自己拥有了,考虑到天下人却从未拥有,才会想到惠及天下人。

    李瑁此举虽然打乱了他许多的布置,但也无非是让他用另一种办法插手进了长安的局面当中。

    反正是迟早都会走这么一遭的事情,因为什么原因,又是用什么理由进入,又有什么所谓呢?.c0m

    “将水喝掉,把你母妃的情况,一一告知与我。”

    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周清都让李瑁起身,听他细细将事情缘由说来。

    让自己的这位老师有个评判。

    ‘果然,黄天道人展现的东西,还是让那些老而不死的东西抢先动手了。’

    ‘惊扰了大唐国运,就可以令它们的束缚更加减少。’

    ‘看来这一次,还真非我不行了!’

    在李瑁说到事关古仙之后,周清都神色依旧不变,只是点了点头。

    “听来,确实是麻烦!”

    听到这话,李瑁也不由心神一紧,在他所知的存在当中,也只有这个神秘叵测的老师,拥有近乎解决任何麻烦的能力。

    若是他都说麻烦的话...

    正当他有些万念俱灰的时候,又听到周清都继续开口。

    “但...也只是麻烦!”

    只见他轻松一抬手,将李瑁领到了自己身边。

    “走吧,与吾一齐,入长安!”

    同一时间,在周清都的心灵之中,原本云雾缭绕的山高水远之所,渐渐浮现出了一座浩瀚巨城,人流交织,红尘万象。

    今日道人下山,亦是道入长安!

    (本卷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