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所谓权力,就是门外有敌,手里有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非便是门外有敌,手中有刀。”

    说罢,姚恕跪拜一礼,却是不敢再说了,而赵光义,却是也已经听明白了。

    门外有敌,手中有刀,那那些没有刀子的人自然就会需要有刀子的人庇护,对于手中有刀之人的命令自然便会事事遵从。

    这个道理在乡野之间适用,放在朝堂之上,自然也都是一样的。

    而张琼,就是眼下开封城上上下下心中所认定的门外之敌,不以雷霆之势灭杀,不足以震慑霄小!

    然而张琼只是仗着官家宠信一时豪横,所影响的也只是开封一府之地,而赵光美和他的商行,才是天下人真正的生死大敌!

    是税赋,钱财,但其实更是命脉,说白了,这还是由朝廷的制度决定的,因为两税法就是给了基层官吏以极大的权柄,而各地官府也好,基层官吏也罢,不贪污腐败的话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后世之人都以为北宋恩养士大夫给的待遇特别好,然而且不说现在的赵匡胤时期高薪养廉还只是一个雏形,一应吏治改革都还没有开始呢。

    就算是养,其实北宋的高薪养廉指的也是那些“大人”们的,也即是那些四品之上的正副宰相,至少也得是正副部长级别的干部,到各地知府知州一级已是极限,再往下,北宋也是养不起的。

    而那些科级、处级的中基层干部,实际上他们的工资水平一直都没高过,县令的工资收入还比不上一个有技术实力的手工业者,折算成现代购买力的话说破大天也就是月薪一万的水平,这算高薪么?

    至于那些正经干部下边的小吏,也就是真正办事儿的庞大公务员群体,宋朝跟其他的封建王朝没有任何区别,都是零工资的,仁宗朝以后才有极少数业绩优秀的部分,才可能被吏部记录在案,由朝廷发放一点俸禄意思意思,而就这一点点,就已经是相比于其他朝代的极大进步了,其他朝代连这一点点都没有。

    不给公务员开工资,还要求人家不贪污不腐败,让人家全家喝西北风过日子?

    而且中央朝廷还一直在割地方官府的韭菜,转运使制度虽然还没设呢,但强干弱枝这四个字真的不是赵匡胤的首创,打朱温那会儿就已经暗戳戳的开始了,赵匡胤只是集大成者而已。

    可地方官府手里难道真的可以一点钱都没有么?手里没根骨头,叫狗来狗都不来。

    往小了说,商行的出现已经耽误各地的文官官吏发财,甚至是生存了,往大了说,这其实已经严重危及所有文官体系的生态了。

    毕竟自古以来,武将和兵卒负责保家卫国,文官和胥吏负责治理一方,天行健,地势坤,这是这个世界一直以来运行不变的真理。

    然而要说治理地方,什么叫治理地方?最直观的期限,其实不就是能在不逼反本地百姓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为朝廷提供尽可能多的赋税么?不就是能作为朝廷的爪牙,发动徭役么?

    而现在商行崛起了,今年全年的利润居然离谱得比三司都高,光是上缴给朝廷的部分居然也有足足五百多万贯,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目前两税法的这个框架之下,商行越是发展,各地官府能收到的税赋就会越来越少。

    甚至就连徭役,其实完全也可以用商行的名义,出动地方上的各支节度使军去做,给钱不就得了么,赵匡胤都舍得给河工发钱,如果徭役不再是无偿的,而是给钱的,这天下有的是会争着抢着去做苦力的人的。

    天下的财富或许并不是有数的,但是商行多赚三分,其他人至少也要少赚一分。

    这代表的绝不仅仅只是他们能够过手的钱财会越来越少,本质上,所有文官集团的影响力,都会越来越低。

    禁军和商行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如果既能够打仗,又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在自己养活自己之余还能够养活朝廷,那官家还要他们这些文官干什么?

    礼乐崩坏,近在眼前,国将不国,非是虚言。wap..com

    当然,这一切到底是好是坏还很难说,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赵光美和商行,确实是已经将天下所有的文官,乃至胥吏都逼到对立面去了。

    兔子急了,尚且要咬人呢,就连这开封城中那些个开酒楼的,面对商行的强势下场,都会本能的团结起来与樊楼拼死一搏,何况是这些文官呢?

    利益之争,尤可退让,生死之争,必将全力一搏!

    确实不自觉的在心中嘀咕了起来:“所谓权力,在于门外有敌,手中有刀,如今,门外大敌已经有了,这刀……是在我的手上?”

    有那么一瞬间,赵光义的心,突然亮了一下,原本已经熄了与赵光美争斗,踏踏实实做个辅助的二弟、二哥的心思,却是又渐渐的淡了。

    “张琼,不过是一跳梁小丑,在自寻死路,杀他自是不难,只是三弟和商行,到底是连着禁军,我赵家既是依托于禁军得天下,自也只能依靠禁军来守天下,撼之何难啊。”

    姚恕却道:“恩府,商行扩张得如此之快,禁军内部自成体系,难道真的就利于大宋的稳定么?忠孝节义,才是真正的安定天下之道啊,或许,臣下以为这个时机,或许很快就会到了。”

    “哦?机在何处?”

    “机在荆楚、湖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