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平地一声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却没有下文,有关于他的流言蜚语却是居然渐渐变得多了起来,而且也并不只是在文官清议,就连军中,尤其是他所掌管的殿前司之内,有关于他嚣张跋扈,目无王法的流言居然也喧嚣尘上。

    偏偏这张琼平日里处事太直,一时间真真假假,居然也分不清具体情状,这个哑巴亏他还真是吃定了。

    至于查税之事,却是再也没人去提了,一时间好像谁提查税,谁就是禁军一系的走狗,就是李处耘的帮凶一样。.c0m

    此外,商行正式并入三司,三司直接变成了四司,赵匡胤特意下旨,商行的经营,必须建立在四司之下,必须为朝廷所掌控。

    而颇有些有意思的是,原三司使薛居正却是外放为许州知州。

    表面上,这是因为禁军在湖南干的事儿太过分了,朝廷不得不派了一位宰相级别的大人下去安抚当地民众,同时赵匡胤还下旨,湖南百姓中凡此前造反拒绝禁军过境的反贼无罪,同时免去湖南当地三年的赋税,以做弥补,由薛居正下去,好像确实也是最合理。

    毕竟,若是派范质王溥等人的话,未免有点太对付了,他们到了地方上也未必能有实权,可区区一个湖南,总不能把赵普或是赵光义给派过去吧?

    一时间,谁来补薛居正之位担任三司使变成朝中上下最为严重的政治议题,虽然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但朝野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由赵光美这个副使直接升为正使肯定不行。

    秦王殿下虽然聪慧又有能力,但做事太过随心所欲不讲规矩,他本人平时又忙,连上朝都不上,又哪有精力去管三司这么复杂的各种乱七八糟事呢?

    赵光义认为,这个三司重任,还是要找一个精通经学,正途从科举中出身的传统官僚来干啊,因此他举荐了素为百官所推崇,学问好能力强的新一代文官俊彦,知制诰卢多逊,一时间,满朝文官基本上全都对此表示强烈的认同,一时间他的呼声很高。

    不过赵普却不喜欢卢多逊,或者说,这俩人干脆就是有仇,卢多逊是几乎少有的,站在文官立场上敢于直接跟赵普争夺权力之人,甚至还曾经上书说过赵普的坏话。

    因此赵普举荐的乃是同为归德府幕僚出身的,赵匡胤私人幕僚沈义伦,这人在归德府的时候就是管财务的,宋朝开国后也一直在户部挂职,可以说是专业对口,且他本人给你赵匡胤的关系无疑要更近得多。

    这两个人之间,卢多逊的声望明显更高一些,不冲别的,就光是他胆敢以文官的身份来怼赵普,就足以让他在文官系统中的威望如日中天。

    宋初的文官,实在是太弱势了,以至于任何人只要有胆子露头,都会被疯狂的追捧,而赵普虽然表面上是个文官,但他毕竟不是正统进士出身,那帮文官还真不愿意带他玩。

    说白了,虽然大宋开国还不到两年,但是赵光义和赵普的矛盾,却是已经渐渐的浮出水面来了。

    对此,赵光美这个当事人反倒是不置可否,赵匡胤询问他的意见,他也只是笑呵呵地说,都行。

    赵匡胤要玩平衡,有意打压自己,这是跟自己提前打过招呼的,这个时候他又怎么能乱跳呢?

    一时间大家自然也是搞不清赵光美的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难不成,秦王殿下这一次真的要认栽了?

    直到这一日,赵匡胤和朝臣们正在议事,赵普和赵光义两人仍旧为三司使之职争论不休,突然就听“轰隆”一声,好像有一道大雷落在宫里一样,所有人都被这冷不丁的响动吓了一跳。

    “发生什么事了?”

    “听声音,好像离着皇宫不远。”

    “又有天雷把屋顶给劈了?”

    “这大晴天的哪来的雷?”

    赵匡胤和百官全都懵逼不已,连忙命人去查探,好一会儿,还是王继恩禀报道:“官家,是……是张琼,他说,是奉秦王殿下之命,帮忙试验新武器。”

    “张琼?和老三?新武器?什么新武器,到底什么情况?老三?你又搞了什么鬼?!”

    就见人群中的赵光美笑呵呵地道:“哎呀,我想起来了,我这不是搞了个炸药包么,就让张琼帮我试验一下威力,哪成想他这么冒失,这是在哪炸了?王公公,炸哪了?听这声音,似乎离着皇宫不远啊。”

    “炸……炸在荣国公的府上了。”

    “王继勋?”

    赵匡胤莫名其妙的看了赵光美一眼。

    “你特娘的到底在搞什么!王继勋又哪得罪你了?”

    赵光美闻言一摊手:“大哥,我啥都不造啊,不过听声音,我这新式武器应该是成功了,恭喜大哥,我大宋从此之后又多了一个神兵利器,不如,就请大哥好百官随我前去一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