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秦法固然暴烈,但,至少在独尊儒术之前,春秋战国的时候,人家那些国家的命数反而都比后来的那些长呢。

    以前的赵匡胤还真是从没这样想过,只是今日他见识了这些群臣的嘴脸,却是忍不住在心中狐疑:“这儒学,到底是延了王朝的命,是天下一统的基石?”

    春秋战国之时,真的以儒为国策的国家好像也没几个,但都能传承久远,何以后人尊了儒,却反而再没有超过过三百年之大限呢?

    今时今日之宋国,与昔日的秦国,确实也是很像啊!

    宋初么,其实尊儒尊得并不厉害,赵匡胤本人也不是儒生,甚至看不起儒生,再加上赵光美的熏陶,脑子里偶尔有点大逆不道的想法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作为一个理智的帝王,这点大逆不道的想法很快就被他给藏了起来,打算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跟赵光美聊聊。

    而此时的殿内,不止是赵匡胤对那些文臣颇为不屑,就连李平军对那些谩骂和指责也丝毫不放在心上,他的枷锁已去,此时挺直了腰板背着手,傲然地抬着头,仿佛在俯视着一群小丑,面上全是桀骜不屑之神色,仿佛跟他们打嘴炮只会跌了自己的份儿一样。

    好一会儿,等众人的骂声停了,那李平军这才从容而自信地道:“多说无益,臣自知犯下的乃是不赦之死罪,官家速速动手斩我头颅便是,吾今日身虽死,自有浩然正气长留。”

    赵匡胤闻言咪咪着眼,却是冷哼一声。

    他当然想杀人,但若是让这样的货色名垂青史,实在是让他心中不快,关键是他不服啊,他不服这货嘴里满口仁义道德的歪理。

    狗一样的臭东西,就应该像狗一样的去死,怎么能让他死得其所呢?凭什么你死得跟个英雄一样,我反倒是像个昏君,三弟反而像个佞臣了,凭什么呢?

    见状,却是陪着李重进上朝来的“老实人”张永德一声冷哼道:“你以为你骨头很硬么?若当真是问心无愧,为何要将家眷送去南唐?哼哼,如今尔等家小已尽数收押,官家心善,不忍残虐尔等,老夫却是个心狠手黑之人,我这就命人将你儿子一片片的活剐了,看你还硬么?我一个退休之人,却是不畏人言,什么都不怕的。”

    闻言,李平军嚣张的脸上终于出现一丝惊惧,却是瞅都不瞅张永德这个武夫,而是冲着赵匡胤道:“臣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臣之家小生死,尽在官家,臣,无话可说。”???..coM

    “…………”

    他无话可说,赵匡胤却是也无话可说了,却也没有杀他,而是下令将他重新关回了大牢之中,自己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后宫郁闷不已。

    然后下午的时间,听说那一万仍然软禁在开封的一万多儒生就又上街了,愣是破天荒的从军营中闯了出去,现在正在皇宫门口闹事儿呢,杨信还跑过来问他杀还是不杀。

    真的,赵匡胤感觉自己快把后槽牙都给咬碎了,就差一点就要脱口而出一个杀字,但最终,还是做了好久的深呼吸,吩咐道:“都抓起来,但别闹出人命”

    最后,赵匡胤实在是觉得气不过,又拿着弹弓去花园打鸟去了。

    却见杜太后居然也在花园里,赏花,本能地就将弹弓藏在袖子里,然后笑容满面地上前请安:“娘,今日怎么出来赏花来了?”

    杜太后笑着道:“今日之事,我已经都听说了,你现在心里不好受吧?是不是想杀他们,又心中不忿?”

    “娘您明鉴。”

    “这算什么明鉴,不过娘也要提醒你,当年,朱温,李存勖他们也是如此,对这些个文人死鸭子嘴硬感到不忿,总觉得一刀杀了感到不忿,所以这刑罚之道,才会变得越来越残忍,直至出现了凌迟之刑的。”

    赵匡胤闻言,心里却是更堵得慌了。

    他当然也有乾纲独断的能力,实话说,论集权,他其实是远在朱温之流之上的,朱温他们能做的事他怎么可能做不到?

    事实上他也有点想把那死鸭子凌迟处死,想看看把他切成片的话这货的嘴还能不能如此之硬了。

    只是啊,谁让他多年来一直都拿他们当了反面典型,且时时引以为戒呢?谁让他一直装模作样的告诉天下人,他虽然也是军人出身的皇帝但和前面那五个开国之君都不一样呢?

    谁让他想让大宋可以延绵下去结束乱世呢?

    憋屈,也得忍啊。

    只得道:“娘您放心,我知道了。”

    “你知道个屁!”

    “啊?”

    “你心中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你未必就对老三在淮南所做之事真有信心,如今群情汹汹,那货又死鸭子嘴硬,满嘴的漂亮话,你敢说你真的没有动摇么?若是当真没有动摇,你赵匡胤又岂是因畏惧人言,就缩手缩脚之人?事实上别说你了,就连我,也觉得此人所言,未必就一点道理没有。”

    “啊,这……可是……可是老三,大妹,还有,还有……”

    “我当然不是说他们会欺瞒于你,咱们自己家人,怎么也比外人可信,只是官家,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啊,老三这人,呵呵,人小鬼精,他若不是知道这些狗东西棘手,你以为他为什么把人活着给你送开封来?以他那张扬的性子,早在淮南就应该把他们都砍了。”

    “啊~”

    赵匡胤恍然大悟,然后气得直跺脚道:“原来如此,老三他简直是太坏了,好处他要权占,然后把屎却往我身上甩!”

    “呵呵,你明白了就好。”

    “那娘,孩儿,应该怎么办?”

    杜太后笑着道:“你想怎么办,我不知道,不过对老三在淮南做的事,我却是……有些好奇,你不好奇么?我想去看看,如今那边到底是什么样了呢?”

    赵匡胤闻言,立刻局势茅塞顿开:“对啊!老三他赖在淮南不回来,那边确实也离不开他,可咱们可以过去啊!”

    说罢,赵匡胤大喜,却是连忙回了端文殿召集群臣开会,或者说是宣布,他要巡幸扬州,同时还要把这些钦犯,还有那一万个淮南过来游行的,统统都给赵光美带过去。

章节目录